訪談:“非典”沖擊制造業不會“傷筋動骨”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5月25日 10:15 中國經營報 | ||
-嘉賓: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部預測部副主任范劍平 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經濟研究所所長陳東琪 -主持人:本報記者孫宏 “非典”對制造業的影響在6、7月份顯現 主持人:今年4月份,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為8.9%,與第一季度的9.9%相比回落了1個百分點,“非典”對經濟的影響已經有所顯現。從目前看,“非典”對旅游、航空、餐飲造成了很大影響,如果這種局面持續下去,會不會對我國的制造業產生一定程度的沖擊。 范劍平:在社會分工發達的今天,行業、地區間會形成各種類型的產業鏈,局部鏈條斷裂會影響到整體經濟運行,雖然“非典”疫情對第二產業的直接影響并不是很大,但由于產業之間存在投入產出的產業關聯關系,“非典”會通過對需求的影響、對服務業的影響波及到第二產業。 今年1至4月,全國的工業生產仍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汽車業和電子信息產業增勢迅猛,還有從“非典”疫情中獲益的一些行業如醫藥等等。為了抗擊“非典”,政府也在一些方面增加了開支,政府采購大部分都會轉化為工業產品,這必然會抵消一部分居民消費不足帶來的損失。 隨著形勢的發展,人們對疫情走勢的判斷也會發生變化,現在還不到6月份,疫情就下降很快。原來對疫情影響的估計是盡量控制在第二季度內,我對這種估計充滿信心,如果快一點,6月中旬工業生產秩序就會恢復正常,這樣的話,我國經濟所遭受的損失不會很大。 現在來看,“非典”對經濟的負面影響會在第二季度更多地顯現出來。我國經濟經過第二季度的波折,三四季度又會逐步回升,全年可能是U字型走勢:一季度增長很快,二季度受到一些影響(對制造業的影響可能在6、7月份顯現出來),三季度可能還有一些滯后影響,四季度開始國際國內交往恢復正常,外商投資外貿活動都會恢復正常。 陳東琪:我認為,“非典”危機不會向縱深方向蔓延。最近全國疫情明顯下降,早在5月初,廣東的疫情就開始好轉,這縮短了疫情對人們心理恐懼產生影響的時間。由于影響時間很短,“非典”對經濟的負面影響也會很短暫。 消費信心與疫情密切相關,當然也有心理因素。只要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商業活動逐步恢復正常,生產訂單、對外出口、國內貿易都會恢復正常。“非典”對服務業的影響也只是在疫情期內,如果疫情很快過去,這些行業就會很快恢復到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上來。 “非典”對經濟的影響最多反映在第二季度,尤其是5月份,餐飲、航空、旅游等與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密切相關的服務業會受到較大影響。如果時間延長,還會影響到第二產業,特別是工業,如有些工廠因為有病人導致隔離、停產或者關閉等。到目前為止,這種情況沒有出現,而且現在疫情已經開始好轉,可以說,到6月份更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不可能對工業生產造成直接影響。 “非典”影響不會向縱深發展 主持人:我們注意到,4月份,全國工業生產增速比一季度回落2.3個百分點。這是不是說,我們的制造業已經開始受到了沖擊? 范劍平:對制造業而言,“非典”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投資、消費和出口三個方面的需求影響上,要看“非典”對制造業的影響,關鍵看最終需求。 一般來講,企業現在生產的產品都有訂單,很少沒有訂單先生產的情況。現在企業擔心的是下一步的生產,因為在出現需求萎縮的情況下,“非典”直接導致了一些制造業訂單的減少。 “非典”對投資也有一些滯后影響。據江蘇省統計局調查,5月份“非典”疫情對蘇州投資的影響逐步顯現。 短期影響是在建項目的建設進度放緩。一是各地普遍反映大量使用外來民工的建筑工地由于“不進不出”的措施,勞動力嚴重不足;二是進入設備安裝的項目,由于外地技術人員、設備安裝人員不能進場,推遲工期;三是部分近期新開工的外資、外地民資項目由于公司高層推遲來蘇,導致企業開工延期。這將直接影響今后幾個月的投資完成額。 長期影響是投資項目的儲備:一是招商引資工作受阻。受疫情影響,目前“走不出去,請不進來”,大量已達成投資意向的項目推遲考察、簽約。二是市場變化影響投資項目實施。受疫情影響,服裝、面料、食品、電機等內、外銷市場行情回落,使一些原準備擴大生產規模的企業改變了投資項目的實施。三是項目前期工作困難極大,一些項目可行性研究、審批的會議受到限制,導致部分項目無法實施。而蘇州所在的華東地區受“非典”影響較小,華北和廣東等地的投資所受的影響將會更大。 “非典”對第三產業產生了不小的沖擊,而第三產業中有很多消費品如旅游紀念品等與第二產業必然相關,第二產業的很多產品也跟商品零售業直接相關,商品零售業受到重創,這部分產品必然會積壓,反過來影響生產環節,要求生產相應做出調整。從需求的角度來講,“非典”對制造業肯定會有一些影響。 前一段時間有些地方對“非典”反應有點緊張過度,對進出車輛人員進行限制,影響到交通運輸業,導致物流不是很暢通,現在第二產業面臨的最大影響因素可能會是物流。隨著“非典”疫情的控制,社會恐懼心理在慢慢減淡,中央也積極采取措施,相信這個問題應該能很快得到解決。即使遭受以上方面的損失,第二產業也不會傷筋動骨。 第一季度以來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的態勢遠遠超出原來預期水平,可以說即使受到“非典”影響,把這些負面影響全部考慮進去,制造業肯定不會傷筋動骨,仍然會以較快的增長速度度過這場沖擊,第二產業的增長速度仍然會出現歷史較高水平,迎來非常景氣的時期。 陳東琪:“非典”對第二產業的影響主要是消費不旺而導致的訂單量減少。我認為,這些影響也只是淺層次的,更多是心理上的影響。 應該看到,很多消費需求并不是被取消而只是被推遲。四五月份取消的訂單只能說明是暫停購買行為,并不代表永遠取消這種消費行為。這個月暫停購買,也許隨著疫情的好轉,下個月就會購買。對一些企業而言,可能出現四月底五月初銷售下降,但過不了多久又出現銷售回升。由于之前推遲了購買,現在又集中購買,銷售實現了動態平衡。消費行動不會改變,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在“非典”疫情蔓延和高峰期間,中、西部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勢頭不減。在這次“非典”沖擊中,北京、廣州的第二產業其實也沒有受到多大影響,外資仍保持快速發展勢頭,北京5月份前兩個星期工業生產受到了影響,但中旬以后的勢頭很好,“非典”影響不會向縱深方向發展。 時間因素在這場危機中十分重要。如果疫情時間比較長,一些受到沖擊比較大的企業會扛不住。但從最近幾天的數據看,全國的疫情都在好轉中。只要“非典”在短期內得到遏制,它對經濟活動的影響是短暫的,微弱的,不會對第二產業形成很深影響。我國經濟正處在工業化升級的初始階段,經濟快速增長的趨勢不會改變,“非典”充其量只能將經濟增長速度拉緩一點。“非典”不會造成經濟危機,不會造成整個社會生產鏈條的中斷。現在疫情變化的情況很快,而且市場信心的恢復也會很快,“非典”對經濟活動造成影響的時間也不會很長。 從長遠看,“非典”撼不動“中國制造” 主持人:4月份,我國出口表現十分搶眼,單月進、出口值均創歷史新高。我們也看到,自我國發生“非典”后,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對我國人員的進出進行了限制,這能否影響到我們制造業在全球的地位? 范劍平:目前“非典”還未對外貿出口造成大的實質性影響,但隨著時間的拖延,風險會累積釋放,我國的畜產品和食品的出口、紡織服裝以及玩具產品等的出口風險都將增大。出于風險的考慮,一些海外客戶會分散下單或者轉移采購地點。許多國際交往要等到國際衛生組織取消對中國是疫區的警告之后,在這期間的一些出口訂單會流失,對外貿出口的滯后影響會更長。 “非典”對出口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一是對外交往的經濟活動難度加大;二是商品出口的難度加大。全國各疫情地區的進出口企業,3月份以來客戶拜訪明顯減少、未來訂單看低,如果這種形勢拖延下去,不利于新客戶的開展,更不利于今后外經外貿的發展。在“非典”最嚴重的時候,由于訂單在握,一部分出口產品的生產沒有受到影響。估計“非典”對出口訂單的影響會在此后的幾個月中顯現出來。 另一方面,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我國產品出口增長比較快,一些國家也趁機對中國產品提出了“綠色壁壘”。“非典”發生后,一些國家對中國產品提出了更加嚴格的消毒要求,特別是對紡織品、兒童玩具類產品,經銷商也怕萬一查出問題,造成比較大損失,從而減少訂貨,甚至很多客戶就不從我國訂貨。在制造業方面,國際上的競爭很激烈,不從中國進口可以從其他國家進口,這肯定會對這些產品產生很大影響。 我國是以內需為主的國家,只要國內恢復了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由于出口因素造成的影響也不會太大。一旦“非典”沖擊過去,國際衛生組織宣布中國不再是疫區,我國產品的出口就會走向正常。 陳東琪:“非典”絕對不可能造成經濟危機,因為疫情已經明顯得到控制。我國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率達到9.9%,4月份達到8.9%的增長速度,第二季度估計在8%左右,到第三季度又會上升,全年的增長達到8%沒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