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繼承者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5月21日 15:38 《商務周刊》 | ||
記者/仇勇 虞立琪 “我現在就要放棄我的統治、領土以及政務了,請告訴我,你們當中哪個最愛我?情愛最篤者,邀賞最多。” ——莎士比亞·《李爾王》 也許每一個人生來并非是絕對平等的。當李嘉誠、劉永好、魯冠球們的孩子們像其他嬰兒一樣被剪斷臍帶,在哭泣中來到這個世界上時,他們顯然比大多數的孩子要幸運得多。這真讓人惱火和嫉妒。在通往財富和權力頂峰的路途上,只要他們愿意,他們可以比大多數人更早到達。而且一路鳥語花香,平平坦坦。 但是,我們尚不清楚他們到底具有了怎樣的領袖氣質,他們是否可以主宰這個社會中財富的流動和命運? 經濟學的理論總是試圖解釋我們這個真實的世界中,一切經濟現象和活動的規律,并嘗試預測未來。但是,還沒有一種理論能夠讓我們相信,經濟和財富的命運將取決于某些少數人,并試圖預言這樣的一群人的誕生。或許正如奧麗亞娜·法拉奇所好奇的那樣:他們在掌權時和不掌權時是否能左右一切? 新領袖誕生 23歲的李兆會的名字已經開始逐漸被人們所熟知。在父親李海倉遭遇意外后,這個年輕人被家族決定繼承了父親的海鑫集團。毫無疑問,在2003年的中國內地富豪排行榜上,他將會成為最年輕的上榜富豪。從山西聞喜縣到更大范圍的普通百姓的財富與快樂,將握在這個年輕人還沒有長出繭子的手中。與他同齡的劉永好之女劉暢的名字,已經出現在民生銀行和金鷹成長基金的股東名單中。雖然從比較實際的角度評價,這種現身還只能看做是一種符號式的意義,但是我們仍然可以談論這樣一種可能性:由她執掌的南方希望公司,是否會在中國未來的資本市場上成為又一個“莊家”? 已經到達企業權力頂峰的少帥還有很多。方太公司現任總經理茅忠群、格蘭仕總裁梁昭賢、日發控股董事長兼總裁吳捷、橫店集團總裁徐永安、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紅豆集團總經理周海江……事實上從上個世紀90年代起,這些人物就已經開始扮演企業財富主人的角色,他們接過父輩的權杖,發揚光大。 除此之外,還有一批被父輩賞識的年輕人仍在讀書或者在公司里鍛煉,他們的儲君之位從他們出生的那一刻起,恐怕就已經定下了。魯冠球把兒子魯偉鼎放在萬向財務公司總經理的位置上培養著;盼盼集團董事長韓召善的兒子韓國賀現在是集團的副總經理;力帆集團董事長尹明善讓兒子尹喜地負責力帆足球俱樂部,而16歲的女兒還在英國念書;劉永行和南存輝都把孩子送到了美國去深造。在西方一些著名的學府里,中國民營企業家的第二代正在學習如何執掌他們未來的財富和權力。 他們比父輩們更開放、更有野心、更敏感也更蠢蠢欲動。當然,他們是少了些父輩們當年血戰江湖的拼殺經歷——這或許不是壞事,對于他們來說,目前更重要的事情不是想方設法如何去破壞舊規則,而是如何盡快適應新的游戲規則。 他們也被父輩們寄予了非常高的期望,這是好事,但又或許不是。 父親的安排 在2002年《福布斯》中國內地富豪排行榜上名列第27位的吳良定,是中寶集團的創始人。10年前,他把總經理的重任交給了兒子吳捷,6年前,他又把中寶系內的日發集團董事長的位置禪讓給了吳捷。 “當年和我一起創業的元老也在考慮,誰來接替我?這個人一是有能力可以把企業做下去,二是可以代表他們的利益。”吳良定解釋他讓位給兒子的原因,最后,“大家一致認定吳捷最合適”。 就像中國歷史上那些聰明的皇帝,吳良定在50歲以后也開始考慮如何給兒女們留下一份永久的家業。吳有四個兒子一個女兒,這似乎比面對一個獨生子女時的問題要復雜得多。最明智的辦法就是像古代皇帝那樣封王封地。他果真這么做了。吳良定在創辦中寶集團后,又派生出日發集團和萬豐集團,這三個集團之間互相沒有控股關系,也沒有產業沖突。吳的想法是,讓吳捷繼承日發集團做紡織機械;正在英國讀MBA的三兒子將來繼承萬豐集團搞汽車;他最小的還在上初中的小兒子,將來有可能繼承中寶集團,也有可能再派生出另一份產業。吳的二兒子目前在杭州的一家研究所里做高級工程師,吳不打算再勉強他回來做企業領導者。 吳良定有非常根深蒂固的中國傳統觀念,認為家族產業傳兒不傳女。所以,吳的女兒只在中寶集團里做國際貿易的部門經理。吳希望她將來可以將這部分資產獨立出來,成立國際貿易公司。 “家族式管理和家族式企業是兩碼事。”吳良定一再向《商務周刊》強調,“我們已經做到下屬子公司的經理全部由家族以外的人擔任,這是第一步;將來還要把集團總裁的位置也讓職業經理人來做,家族的后代只享有控股權。”吳的家族目前控制著三個集團53%的股份。 吳良定并不打算將所有資產都留給孩子們,他希望在死后能把自己的財富成立一個基金,來幫助那些考上大學卻無力支付學費的孩子。吳良定的安排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案例。對于傳化集團現任董事長徐冠巨來說,問題也許簡單一些。 1986年,正在杭州萬向公司財務部當會計的徐冠巨,突然染上了治愈可能性極小的溶血性貧血,為了給徐冠巨治病,徐家在兩個月里就欠了2萬多元債務。身為農民的徐傳化看著兒子被病魔折磨的面龐,下決心背水一戰,從一口大鍋開始了創業之路。沒想到第二年就贏利3萬元,徐冠巨的病也意外地好起來了。 徐冠巨和父親以及大哥一起開始了最初對財富的追求。1995年,徐冠巨順利地接過了父親的衣缽,開始在這個家族控股的企業里淡化家族式管理。今年42歲的徐冠巨對企業變革過程中責任與權力之間的辯證關系看得很透:“不少民營企業在產權關系和決策控制上患得患失,就是因為只看到了權力的改變,而沒有看到這種改變對企業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 “未來民營企業的存在形態必將是多元的,”徐冠巨說,“我不要求這個企業一定要傳到三代或者五代,如果我們這個家族做不了的話,也可以交給別的家族。但它還是以家族控股為主的。” 對于父親們來說,他們希望提供給第二代們的只是一個良好的舞臺而已。1994年冬天,茅忠群回家過年,吃年夜飯的時候,父親茅理翔對兒子說,希望他能回來接續家族事業。茅忠群馬上就要從上海交大碩士畢業,正打算出國讀博士。他想了想,反而向父親提了三個條件:一是要把公司從鄉下搬到開發區;二是要做大產品,不再搞父親的老產業點火槍;三是重新招兵買馬。 表面上看,是茅忠群接了父親的班,而實質上,是茅忠群和父親一起由此創始了方太公司。 他們的命運 迄今為止,還沒有誰敢于站出來反對父親的種種安排——當然,這似乎沒有什么必要。這些財富的繼承者們,在不掌權時顯得躍躍欲試,他們已經不滿足于在經濟學課堂上認識的數學模型,而是迫切希望能夠看到它在真實世界中所產生的實際效果。 吳捷是在一種被動的狀態下接受父親接班的命令的。他至今還有些不情愿。“我不是天生的企業家,”他說。在一種相對安逸的環境下接受過系統的學院教育后,他本能地不愿像父親當年那樣玩命地投入到企業管理和運作當中。他和那些剛剛大學畢業的學生一樣向往著一份自由而滿足自己興趣的職業。“律師的職業很符合我的性格。”吳捷說,“三天三夜不睡覺加班我不會覺得辛苦,我只是希望自己能夠自由支配的時間多點。”他的想法似乎很容易滿足:晚上不用到辦公室加班,雙休日能夠保證——但他現在還沒有辦法做到。“第一代創造的條件太好后,第二代的創業精神就不足。”吳捷坦然承認。生活得過于安逸,就會害怕失去已經擁有的享受,在冒險和沖動方面,吳捷覺得不如父親。吳捷畢竟還是在小時候吃過一些苦,他的弟弟妹妹比起他來,就差得更遠了。“他們是太幸福了。”吳捷說。吳捷希望能有5年時間,將父親和自己多年做企業的一些經驗轉化為制度性的文化,保證企業的日常運作可以盡量消除個人的影響。到那時候,他會考慮讓職業經理人來接手企業的經營,而自己只做董事長,給生命騰出更多的時間,追求一種自己一直向往的生活方式。 “可能我們這一代人不能太自由。”吳捷有些宿命地說,“表面上說我是接了父親的班,但從社會的角度看,我是承擔了社會責任。如果考慮到社會責任時,自由是可以犧牲的。” 李兆會,因為父親突然到來的意外被刺,使得他“繼位”的時間大大提前了。他在澳大利亞還在讀大學二年級,但命運已經提前安排他走上了企業領袖的“神壇”。在首次曝光于媒體時,他顯得那么的年輕和沖動,畢竟,他還處在不習慣于每天都用發膠來固定發型的年紀。 當然,我們無法做一個統一的判定,是否每一個繼承者都很享受這種被安排的人生。至少從表面上看,似乎更多人傾向于自愿戴上這種鎖鏈,然后獲得帶著鐐銬跳舞的樂趣。我們也不清楚,他們是否就是這個社會中未來令人尊敬的財富的擁有和創造者,命運已經在第一次時選中了他們,剩下的機會要看他們自己如何去把握。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