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超市”趨熱 銀行券商覬覦成長紅利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5月17日 19:34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魏微 北京報道 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開始瞄上銷售基金的業務,民生銀行就是其中之一。 中國民生銀行總行的相關負責人士對記者說,他們將在今年內初步建立一個“基金超市”,這樣,投資者就可以在民生銀行的各個網點同時申購到多種不同類型的基金,同時還 獲得基金的代銷資格雖然只有短短半年時間,代銷的基金品種只有三只——銀華優勢企業證券投資基金、中融融華債券型基金和大成債券基金,但這并沒有影響民生銀行的遠大目標:“年內公司要將代銷基金的數目至少擴大到5只以上,初步建立‘基金超市’。”中國民生銀行總行金融同業部的吳杰告訴記者。 將“基金超市”列為工作重點的不止民生銀行一家,國內幾大商業銀行也有此意。招商銀行甚至在2002年底就開始著手此事。除了銀行外,證券公司也早已瞄準了同樣的目標,關注程度絲毫不亞于銀行。國泰君安營銷管理總部就專門成立了基金綜合項目小組,由老總親自掛帥,重視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以規模論,國泰君安現在的“基金超市”貨品最全,代銷23只開放式基金,華夏證券以2只之差緊隨其后。然而券商自己也承認銀行這一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覆蓋面和龐大的客戶群體。 雖然代銷基金的回報并不豐厚,但“基金超市”仍吸引了眾券商和銀行紛紛涉足于此。“代銷的業務收入雖然占比很小,但是證監會規定,基金托管行必須先擁有代銷資格——通過建立‘基金超市’、代銷更多的基金,民生將更快地拿到基金的托管業務資格。”吳杰告訴記者民生銀行的初衷。如果按照0.25%的托管費收取,30億規模基金的托管就可以進賬750萬,無疑十分誘人。 比起這些可見的利益,“基金超市”的最大吸引力還是來自于基金業本身的發展潛力:國外的個人金融投資中,有80%投向基金,這個數字帶來的激勵不言而喻。國泰君安營銷管理總部那位基金銷售負責人士的話代表了業內的大多數聲音:“現在著手做‘基金超市’的業務,雖然承擔了開拓的艱難,但是收益前景十分樂觀。”催化品牌打造 目前,“基金超市”有三種類型:以香港為例,第一類只代銷一到兩家基金公司的產品,如交行香港分行;第二類則覆蓋幾乎全部的基金,并由專業分析人士進行導購,如恒生銀行;另外有顧問型銷售的,如渣打銀行,投資顧問貼身打造個人投資計劃,并只銷售自己認同的產品。 對“基金超市”日漸流行這一趨勢,基金公司們表示了適度的理解和歡迎:“這樣可以建立基金的持續營銷概念,對基金業的長遠發展而言十分需要,而且也能夠滿足銀行和券商日后綜合理財地位的確立。” 不僅如此,這一新的銷售方式也促使基金公司加緊完善自己的產品線,以及對公司品牌的打造。“不同基金的集中銷售,使產品之間有了比較,這也成為推動基金公司自身管理水平提高及建立公司品牌的外部力量之一。”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人士胡利峰就持此觀點。 但是美好的前景無法掩蓋當前的實際情況。國內基金業剛剛起步,正處于發行密度最大的高峰期,而持續營銷卻更適合基金品種豐富、行業發展穩定的狀態。“現階段基金公司當然更重視首發的規模,也更希望代銷機構在這一方面多投入精力。”某基金公司市場部負責人告訴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