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外逃得到遏制 中國債信評級穩定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5月17日 15:42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張宏 北京報道 全球第三大評級公司——惠譽國際(Fitch Ratings)5月15日發布最新評級報告稱,中國的長期本外幣評級仍分別穩定在“A-”和“A”,評級展望仍為穩定;短期外幣評級也保持在“F1”。這是中國大陸發生SARS疫情以后,繼標準普爾4月17日調升中國債券信用評級后又一家對中國評級發表正面看法的國際機構。 外部實力增強是惠譽維持中國目前評級的主要原因。近年來,中國的國際收支和外部流動性得到極大改善,但銀行業疲弱和財政彈性下降仍是制約中國債券信用評級提升的“軟肋”。 惠譽的報告著重提及中國外部實力的明顯增強。盡管全球貿易環境不佳,中國去年出口仍然實現了22%的增長,進口也在加快,貿易收支和經常項目雙雙實現了順差。而外商直接投資流入仍然強勁,占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4%。 惠譽認為中國最大的改善之處是,1997-2000年期間出現的大額資本外逃現象已得到遏制,國際收支表中的“差錯與遺漏”一項十多年來首次呈現正值,去年為80億美元。這些因素促成了中國外匯儲備持續增長,去年底增長了750億美元,達到2900億美元。 惠譽的報告稱,中國目前已擁有2700億美元的對外債權,占中國GDP的20%。這個數據高于惠譽所有評級為“A”的國家的平均水平;葑u預測,中國今年的外部流動性將為850%,是惠譽所有評級過的國家中最高的,并且中國這一勢頭繼續提升。中國銀行系統內擁有約1500億美元的外匯存款,占廣義貨幣供應量的比例相對較低(去年為13%),表明中國國內資本外逃可能極大地傷害中國的外部實力。但由于資本外逃現象已得到遏制,且中國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使這種可能性變得極小。 盡管外部實力增強,但銀行業疲弱和財政彈性仍是中國債券信用提升的主要障礙。中國銀行業資產質量情況仍不樂觀,主要是由于國有企業業績不佳,導致未來中國可能仍要面對新增的銀行不良資產問題;葑u預測,中國銀行系統因此出現的虧損可能占GDP的30-35%。而由于政府近年來一直在實行積極財政政策,國家財政消化這部分虧損的能力大大減小。中國去年的政府債務占GDP比率已由1997年的11%上升至32%。而這在以后可能需要通過增加稅收來彌補,以防止中期內財政赤字上升過快。 而SARS疫情的爆發正導致經濟活動出現部分失序,但疫情對消費和出口的總體影響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做出評估。同時,惠譽已經將中國今年的GDP增長速度預測值下調了1.5個百分點至6%以下,并大幅下調了外商直接投資的預測值。但惠譽認為,如果疫情相對較快就得到控制,SARS應該不會對中國經濟的基本面產生持續性影響。 惠譽在報告中指出,中國債務信用展望穩定表明,國內問題和外部實力獲得明顯改善二者得到良好的平衡。中國應加快金融和國有企業領域的改革,以提高資本配置效率,降低新增不良資產的比率;中期內應保持經濟增長,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