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石油集團控制油源東三省成品油企業難玩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5月07日 08:46 中華工商時報 | ||
38家民字號企業叫苦不迭 日前,哈爾濱龍慶石油化工貿易有限公司、長春市新大物資協作有限公司和沈陽市鵬達石化物資公司的三位老總,代表東北三省38家“民”字號的成品油企業向本報反映,由于國內兩大石油集團控制全部石油成品油的資源,致使地方石油企業經營“步履維艱”,很多民營企業面臨倒閉。三家民營企業的老總希望通過本報為東三省38家民營企業呼吁,盡快改 據記者了解,自1998年國家出臺清理、整頓石油成品油市場政策以來,目前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共有經過清理整頓后合格的企業38家,這些企業都是民營企業,總資產在30多億,倉儲能力在55萬噸,共有職工23000多人。然而在清理、整頓之后,這些合格的地方石油成品油批發企業卻面臨著一個新的問題。由于兩大石油集團控制全部石油成品油的資源,致使地方石油企業的經營資源成了問題。雖然國家經貿委早已頒發了這些民營企業的石油成品油的批發許可證,但他們仍得不到兩大石油集團應按指標提供給他們的成品油資源,而只能拿到兩大石油集團給他們的高價成品油。 黑龍江龍慶石油化工貿易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趙友山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在兩大集團批發的基礎上每噸加價200元,使我們民營企業根本無法經營和生存,導致在東三省的大部分資產閑置。石油資源本是國家的,不應掌握在兩大集團的手中。今年3月,我們38家已上報全國人大,請求國家收回資源支配權,由國家統一調配,這樣在市場上才能展開公平、有序的競爭,才能真正打破行業壟斷,有利于國民經濟的發展。” 據了解,按照國家政策,國家計委在1999年曾經下發給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885”號文件,就解決批發企業油源配置問題作出要求,但至今也沒有得到解決。長春市新大物資協作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桂鳳對記者說:“我們這些民營企業苦苦等了3年,拿不到點滴油源,與兩大集團聯營的協議也成了廢紙,在收購、參股、聯營、劃轉方面也沒有落實。國家經貿委為我們頒發的成品油批發許可證也是‘形同虛設’,這讓我們怎么經營?” 據了解內情的人反映,在東北三省成品油的終端銷售60%的份額在個人手中。各家經營成品油的民營企業很多是采取“不正常的手段”搞到成品油,這也無形中增大經營成本,但很多企業誰也不愿說,只能是“啞巴吃黃連”。 在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根據世貿組織的規則,中國的成品油市場在一年以后就將全面放開批發和零售市場,這使得這些民營企業面對市場的變化更加為整體的經營態勢而著急。而兩大集團既不放開石油資源,同時還在東三省繼續加大投資。僅以沈陽為例,中石化還要建6個3000立方米的儲油罐。據了解,目前沈陽已有19個油庫,完全可以滿足市場的需求,而且目前還有5個油庫處于閑置狀態,而這一重復建設更增加了民營企業經營的艱難。 記者在對沈陽的幾家民營企業采訪中還了解到,國務院已明文規定“將原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承擔的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督管理職能,劃歸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但在沈陽,有的民營企業在一個月內竟經受省、市等技術監督部門的5次檢查。長春一家民營企業一個月內竟遭到7次抽樣,使企業的正常經營“雪上加霜”。 三位民企老總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我們代表東北三省38家經營成品油的民營企業,找媒體只有一個愿望,希望能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按照國家的既定政策,為我們這些地方石油成品油批發企業同質、同價解決油源問題,最理想的方式就是‘直供油源,就近解決’,在出廠價格基礎上愿意每噸給國家交納100元利潤,希望為我們創造一個公正、平等的經營環境和競爭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