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保險條例解讀:個體戶要為雇工繳保險費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5月05日 16:39 南方日報 | ||
《工傷保險條例》解讀 個體戶要為雇工繳工傷保險費 工傷爭議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工傷保險條例》規定,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條例規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根據審核需要可以對事故傷害進行調查核實,用人單位、職工、工會組織、醫療機構以及有關部門應當予以協助。對依法取得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再進行調查核實。 條例還規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和該職工所在單位。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作人員與工傷認定申請人有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傷害應認定為工傷 《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職工應當認定為工傷。 條例規定,職工有其他六種情形之一,也應認定為工傷: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患職業病的;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條例還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 職工個人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時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個人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條例規定,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的數額為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乘以單位繳費費率之積。跨地區、生產流動性較大的行業,可以采取相對集中的方式異地參加統籌地區的工傷保險。 條例還規定,工傷保險基金存入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將工傷保險基金用于投資運營、興建或者改建辦公場所、發放獎金,或者挪作其他用途。 個體戶應為雇工繳納工傷保險費 《工傷保險條例》規定,我國境內的各類企業、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應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雇工繳納工傷保險費。 條例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將參加工傷保險的有關情況在本單位內公示。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等部門制定工傷保險的政策、標準,應當征求工會組織、用人單位代表的意見。 條例還規定,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全國的工傷保險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工傷保險工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設立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具體承辦工傷保險事務。 提供虛假工傷證明最高可罰款1萬元 《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從事勞動能力鑒定的組織或者個人提供虛假工傷診斷證明的,最高可罰款1萬元。 條例規定,從事勞動能力鑒定的組織或者個人如果存在“提供虛假鑒定意見”或“收受當事人財物”情形之一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并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條例同時規定,用人單位瞞報工資總額或者職工人數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并處瞞報工資數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騙取工傷保險待遇,醫療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騙取工傷保險基金支出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退還,并處騙取金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如果用人單位依照本條例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未參加工傷保險期間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 服刑職工停止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工傷保險條例》規定,被判刑正在收監執行的職工停止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除此之外,根據條例規定,職工如果喪失享受待遇條件、拒不接受勞動能力鑒定或拒絕治療,都將停止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條例還規定,用人單位分立、合并、轉讓的,承繼單位應當承擔原用人單位的工傷保險責任;原用人單位已經參加工傷保險的,承繼單位應當到當地經辦機構辦理工傷保險變更登記。用人單位實行承包經營的,工傷保險責任由職工勞動關系所在單位承擔。職工被借調期間受到工傷事故傷害的,由原用人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但原用人單位與借調單位可以約定補償辦法。企業破產的,在破產清算時優先撥付依法應由單位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費用。 條例規定,職工被派遣出境工作,依據前往國家或者地區的法律應當參加當地工傷保險的,參加當地工傷保險,其國內工傷保險關系中止;不能參加當地工傷保險的,其國內工傷保險關系不中止。 違法雇傭童工造成傷殘死亡應給予直系親屬一次性賠償 《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用人單位不得使用童工,用人單位使用童工造成童工傷殘、死亡的,由該單位向童工或者童工的直系親屬給予一次性賠償,賠償標準不得低于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 條例同時規定,無營業執照或者未經依法登記、備案的單位以及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或者撤銷登記、備案的單位的職工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由該單位向傷殘職工或者死亡職工的直系親屬給予一次性賠償,賠償標準不得低于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 這兩種情況下,如果發生直系親屬就賠償數額與單位發生爭議,將按照處理勞動爭議的有關規定處理。 任何組織和個人有權舉報工傷保險違法行為 《工傷保險條例》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對有關工傷保險的違法行為,有權舉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舉報應當及時調查,按照規定處理,并為舉報人保密。 條例同時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關單位和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用人單位對經辦機構確定的單位繳費費率不服的;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認為經辦機構未履行有關協議或者規定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對經辦機構核定的工傷保險待遇有異議的。 條例規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依法對工傷保險費的征繳和工傷保險基金的支付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財政部門和審計機關依法對工傷保險基金的收支、管理情況進行監督。 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按照處理勞動爭議的有關規定處理。工會組織應依法維護工傷職工的合法權益,對用人單位的工傷保險工作實行監督。 醫療衛生專家將參與勞動能力鑒定 《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建立醫療衛生專家庫。列入專家庫的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應當具有醫療衛生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掌握勞動能力鑒定的相關知識,具有良好的職業品德。 條例規定,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和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分別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人事行政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工會組織、經辦機構代表以及用人單位代表組成。 條例還規定,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后,應當從其建立的醫療衛生專家庫中隨機抽取3名或者5名相關專家組成專家組,由專家組提出鑒定意見。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根據專家組的鑒定意見作出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可以委托具備資格的醫療機構協助進行有關的診斷。 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受理工傷認定申請 《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作人員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受理工傷認定申請。 條例規定了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作人員的3個“禁區”:無正當理由不受理工傷認定申請,或者弄虛作假將不符合工傷條件的人員認定為工傷職工的;未妥善保管申請工傷認定的證據材料,致使有關證據滅失的;收受當事人財物的。 條例規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作人員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將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條例還規定,經辦機構如果存在“未按規定保存用人單位繳費和職工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情況記錄”“不按規定核定工傷保險待遇”“收受當事人財物”等3種行為中的任何一種,應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依法給予紀律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造成當事人經濟損失的,由經辦機構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