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需不需要石油期貨?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4月14日 16:34 《中國證券期貨》 | ||
文/本刊主筆 黃河 2003年3月20日,美國終于在自己宣布的“最后期限”前幾個小時向伊拉克開戰。 戰事消息傳出,世界石油價格一度急跌至每桶28美元,與一個月前接近40美元的高點相比,價格波幅之大為近年來所罕見。 中國作為世界重要的石油進口國,首先感受到了來自石油價格變化的壓力——據統計數據表示,2003年1月份,我國進出口當月出現12.5億美元貿易逆差,為1996年以來所從未有過。而海關的統計數據則表明,今年1月中國進口石油836萬噸,同比增長77.7%,平均進口價格上升了51%,凈增11.1億美元。換句話說,中國外貿逆差的“罪魁禍首”正是國際油價上漲。 中國的石油安全乃至石油對中國的經濟安全的影響問題由此被提上了議事日程。有專家指出,從能源結構的調整到采儲比例的確定、從資源儲備的建立到市場風險的分解等等,石油安全戰略本身包含很多層次。 本刊認為,這些不同層次的安全結構大概可分為“供給安全”及“價格安全”兩類。前者對于國家戰略來說無疑是重要的,但它畢竟屬于戰時經濟或“非常態經濟”的范疇,而對于和平時期的經濟建設來說,“價格安全”才是影響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中國建國以來所實施的一系列計劃經濟模式帶有某種戰時經濟的性質,即首先考慮供給安全的保證。但隨著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的加大,以及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體系的日趨融合,石油安全從本質上已經從“生產—供應”型的“供給安全”模式轉變成“貿易—金融”型的“價格安全”。而對于這一層次的石油安全和能源戰略來說,可以說中國剛剛邁出第一步。 所謂價格安全包括兩個層面:首先是中國作為一個越來越重要的石油進口國,如何通過自身需求的控制參與國際石油定價。有數據表明,目前中國石油的進口量占世界石油供應的2%,但在影響石油定價的權重上卻不到0.1%,甚至不如印尼、韓國;與此同時,中國在國際石油市場上以“高買低賣”而著稱,中國的石油進口本身已經成為影響世界油價上漲的一個重要因素。 第二個層面則是通過石油及石油產品價格的穩定,維護國內相關產業的均衡發展與整體穩定。在航空業、石化工業及汽車工業等產業中,我們已經看到由于油價的突然上漲和缺乏有效的價格避險機制,已經直接影響到了整個行業的發展。在這方面,恰恰應該是石油期貨市場能夠有效發揮作用的地方。 由于國內目前石油產業體系的壟斷性,對于建立石油期貨市場能否發揮作用,以及目前是否是設立石油期貨的適當時機等問題,國內的學術界也有著許多不同看法。本刊認為,中國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過程中,不斷在產生許多新的、以前所沒有的市場需求,而這種需求的產生本身就是時機——倘若這些需求不能在規范的市場體系里得到滿足,它們必然還會尋找其它的實現方式。而對于壟斷本身,“灰塵不趕,它不會自己跑掉。”壟斷天生是與市場格格不入的,不可能奢望一套壟斷體系自身產生出成熟的市場機制來。中國的糧食期貨和有色金屬期貨市場的建立與成功運作本身也說明,期貨市場的建立只要符合市場發展的規律,不但不會被壟斷所“扼殺”,相反會大大加快計劃產業體系走向市場化的速度。 中國需要石油期貨,這不僅僅是石油產業或能源安全的需要,更是整個中國產業經濟體系均衡、持續發展的需要。 美伊戰爭拷問中國石油戰略 隨著美伊戰爭的臨近與展開,國際石油價格經歷了近年來最大的一次“過山車”運動。2月26日,美國能源部公布的石油庫存量驟減,導致國際石油價格飆升。26日,在紐約商品交易所內,石油期貨價一度急升至每桶38.21美元,其后以37.7美元報收。翌日,美國輕原油基準價猛升至39. 99美元一桶,創1990年10月海灣戰爭以來的最高價。倫敦布倫特原油當日下午也一度漲至每桶33. 8美元,刷新兩年來的高點。而隨著戰爭打響,3月20日倫敦布倫特原油急跌至每桶24.35美元。可以預計,隨著戰爭中不同消息的傳遞,原油價格還遠未從這趟“過山車”里下來。 對于目前的美伊戰爭,分析家認為,如果美國被迫拖入長期戰爭的泥潭,油價可能會升到每桶80甚至100美元,世界經濟將因此進入衰退的黯淡期。而很可能的情況是,美國將速戰速決,油價在短暫沖高40美元后將很快掉頭下跌,回到每桶25美元的“合理”價位甚至更低的水平。但無論未來的趨勢如何,遠離海灣戰云的中國已經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感受到了國際市場的巨大壓力。海關的統計數據表明,今年1月中國進口石油836萬噸,同比增長77.7%,平均進口價格上升了51%,凈增11.1億美元。 原油和成品油價格的上漲,帶動了其他互補性能源產品(如煤炭、天然氣、電力等)的價格上漲。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統計報告,受國際油價的影響,在2003年1月,國內能源及相關產品的價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原油價格環比(與前月相比)上升7.6%,同比上升42.7%;成品油價格環比上升1.8%,同比上升25%;1月煤炭價格環比上漲0.3%,同比上升3.2%;電力價格也微幅爬升,環比上漲0.4%,同比上升1%;天然氣價格環比上漲0.6%,同比上升0.7%。統計數據顯示,2003年1月份,我國進出口出現12.5億美元貿易逆差,為1996年以來所從未有過。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員趙曉認為,外貿逆差的出現,真正的“罪魁禍首”是國際油價上漲。 宏觀經濟如此,在微觀上,石油價格上漲對國內航空業、汽車業的抑制作用也已經顯現。如2002年年底,國際航空油價上漲后,中國調高航空票價。至于汽車業僅北京出租車司機測算,每升油價如果升2毛錢,每月就有150元(單人開),而整個北京市出租車則多支出上千萬元。 今年2月以來,北京、廣州等地原油價格上漲超過50%,并直接導致化學原料及石化產品價格普遍上漲。 據美林公司估計,如果每桶原油平均價格達到33美元,除日本以外的東亞地區的經濟增長率可能減少0.5個百分點。由于中國是東亞經濟增長率最大的國家,顯然全球石油價格上漲對華影響不會低于上述數字。 在這一背景下,中國的能源戰略一夜之間成為整個社會關注的焦點。就在全國政協十屆一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陳洲其與張洽聯合提出,我國是能源生產和消費大國,必須從宏觀、長遠的觀點來研究和把握能源問題,制定符合國情的能源發展戰略,以確保現代化建設有長期足夠的能源供應。而具體到石油安全戰略的規劃方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淮指出,中國的石油安全戰略至少包括六個層次:一是在技術進步基礎上調整能源生產結構和消費結構,減少對油氣的依賴。譬如煤炭的氣化、液化利用,繼續開發核電等;二是建立資源儲備,譬如封存部分已探明儲量,恢復和保持生產能力與后備資源之間的合理比例關系,即“采儲比”;三是建立戰略儲備;四是逐步建立需求大戶的企業義務儲備;五是發育風險分散的市場化力量,譬如開辟石油期貨市場或者遠期合約交易制度;六是建立期貨儲備,譬如參與國際期貨市場投資,通過在期貨市場上的適度持倉影響市場價格、攤低進口成本等。 從“供給安全”到“價格安全” 假如把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石油需求繪制成圖表,就可以明顯地看到,過去20年來中國石油供應劃出了一條從內需向外需傾斜的曲線。 中國從1983年開始使用進口原油,當年進口量為905萬噸;從1985年中國石油生產達到1.2億噸以來,中國獲得了石油生產大國的地位,但同時,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也跨入了石油消費大國的行列。從1993年開始,中國從石油出口國變為石油凈進口國。 1999年,中國原油產量為1.602億噸,較1998年下降0.1%,與此同時,石油進口量達到4381萬噸,同比增長384%;2000年,中國原油產量為1.6億噸,同比基本持平,進口量為7900萬噸,同比增長80%,其中超過一半是從海灣地區進口的;2001年,中國原油生產緩慢增長,年產量為1.64億噸,比2000年增長1.33%,進口量為6000多萬噸,是當年世界石油消費量的28%;2002年,中國原油年產量達1.68億噸,進口原油6941萬噸,同比上漲15.2%。 在過去的10年里,原油產出年均增長率僅為1.8%,但石油消費平均增長速度達到4.9%,成為世界石油消費增長最快的國家。 據專家預測,即使需求按下限估計,石油產量按上限估計,2010年時中國的石油供求缺口也將在1億噸以上,2020年將增至2億噸。在未來10至15年內,中國石油進口比例將達到30%至40%。據美國能源部發布的《國際能源展望》預測,中國在未來20年,石油進口量將達到日均740萬桶,相當于整個歐洲的日進口量。 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的迅速提高,首先是因為來自境內可采資源和后備儲量的短缺。根據2002年中國油氣資源評估報告,石油資源量應大于1021億噸,天然氣資源量為38萬億立方米。但陸上石油平均探明程度僅為28%,天然氣平均探明程度只有6%,遠低于世界平均探明率,中西部地區探明率更低。與此同時,國際石油市場上的石油供應從長時段來看,卻一直保持著供需平衡甚至供大于求的局面。陳淮指出,目前,全世界的石油供給能力不是短缺,而是過剩,“這才是影響油價的長期因素”。國家計委能源所副所長韓文科強調,2001年底出現的世界原油總量“供大于求”的局面至今沒有改變。歐佩克目前實行的是“限產保價”,如果油價持續20天超過28美元,歐佩克就會擴大石油供應。去年12月,歐佩克每日提高配額150萬桶,今年1月又再次增加了130萬桶。在這種情況下,要維護中國石油的供給安全,只有“走出去”,最大限度地分享海外資源本身就是維護能源安全的基本措施之一。早在1999年時中央就曾指出,解決石油問題,中國必須走出去。2000年中央更進一步指出,“從戰略安全考慮,要‘走出去’,采取多種形式積極開發利用國外資源,實施進口多元化”。2001年3月,“建立國家石油戰略儲備,維護國家能源安全”明確寫入了“十五”計劃中,并公開向全世界發表。 但跨入國際市場的第一步卻遠非如此簡單,有專家指出,盡管目前世界市場上石油供求并不存在什么大的問題,但是,石油已經超越了普通商品的范疇,它的價格變化常常不受供求關系的約束,而往往由人為的炒作因素決定。全國政協委員安啟元認為,在石油對外依存度日益增加的今天,中國石油安全的最大風險不是供給不足,而是市場化的價格風險。影響國際油價的最根本因素則是西方大國和國際大資本對油價的操縱。 石油價格的波動曾直接考驗中國經濟的承受能力。在2000年石油價格暴漲中,中國高進低出,為7000余萬噸的原油進口量大約多支付了80億美元。據統計,如果油價上漲10美元/桶并維持一年的話,世界經濟的年增長率會減少0.5個百分點,而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年增長率則會減少0.75個百分點。當一國的石油進口超過5000萬噸時,國際市場的行情變化就會影響該國的國民經濟運行;進口量超過1億噸以后,就要考慮采取外交、經濟、軍事措施以保證石油供應安全。 國際石油價格的波動已經給中國能源利用帶來巨大影響。以燃料油(品質次于汽油、煤油、柴油等,用于發電、陶瓷工業等)為例,中國是亞洲最大的燃料油進口國,目前3500萬噸的燃料油消費量中進口油已占50%,其中廣東地區進口量占全國的80%以上。燃料油市場的價格波動很大,價格每日波動最高可超過5%,月波動曾高達40%。在如此動蕩的市場中,進口商、中間商及用戶由于缺乏避險工具,常常面臨著巨大的市場價格風險。中國石油進口的“怪圈”油價波動實際上就是國際期貨市場上石油價格的波動。在這一金融操作的層面上,中國為了維護自身的石油價格安全,面臨著兩大挑戰:首先是如何通過參與國際市場上的石油期貨交易,將石油進口成本控制在較低水平;其次則是通過參與并影響國際石油價格的形成機制,在未來的國際石油交易中為自己爭取更加有利的位置。 在有關專家眼中,中國在這兩個方面都還有著巨大的差距。在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宋國青教授眼里,過去十年來中國的石油進口似乎正在步入一個怪圈,一個類似于中國糧食進口的“價格陷阱”。宋國青表示,盡管中國只有不到10年的石油進口歷史,有關特征尚不能在統計數據上顯著地體現,但根據他對中國糧食40年進口歷史的研究,中國的石油進口正在步糧食進口的后塵。“自從中國進口糧食以來,幾乎沒有一次不是在國際糧價的高點大量進口,而在最低點出口。” 歷史記錄顯示,2000年,國際市場石油價格一路上漲,而中國進口原油及石化產品也同時大增。來自海關的統計表明,2000年國際石油價格上升了62%,并導致相關化工產品平均漲價21%,但中國該年進口原油數量達到7000多萬噸,與1999年相比,幾乎翻了一番。 2001年,中國原油進口又陷入另一個怪圈。從2000年末開始到2001年美國“9•11”事件之后,油價從30美元以上一路下滑到17美元一桶。但該年中國的進口原油數量為6025.5萬噸,比2000年下降14.09%。 量價齊升的后果是成本巨額上升,這個數字到底有多大呢?中國的石油企業沒有公布由此帶來的損失。但來自海關的權威人士估算,2000年僅原油進口一項,關稅至少多繳了150億元。“150億關稅是肉爛在鍋里了,但中國用戶為石油進口價格上漲支付的巨額成本,大都流到國外了。”宋國青說。宋國青認為造成這種怪圈的原因是中國石油政策的不透明所致。但在這一“政策不透明”的結論背后,實際上還有著一整套遠遠稱不上“市場化”的管理與運作機制。稍有期貨操作經驗的人都知道,在巨大的金融杠桿作用下,期貨操作的周期不是以年、月,而是以天、甚至小時和分鐘來計算的。美國金融專欄作家Tomi Kilgore指出,對于石油和黃金這樣的特殊投資領域來說,“適時操作”是最根本的關鍵因素,“市場是一個三維系統——上漲、下跌和時間。在市場要上漲或下跌的時候,做出決定需要考量許多的東西,但是在投資時機的選擇上,我們所花的時間往往不夠。” 而恰恰是在這一關鍵的因素中,中國的期貨管理體制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國有企業境外期貨套期保值業務管理辦法》規定:境外期貨頭寸實行額度管理。套期保值額度是持證企業在特定時間內所持期貨頭寸的最大數量限制;持證企業的套期保值計劃每年核定一次,連續12個月的套期保值頭寸總量不得超過相應時期的套期保值額度。 對于管理層來說,這或許是一個省力而安全的“國有資產”管理模式,但在瞬息萬變的國際期貨市場上,這一“安全”卻變成了巨大的風險源頭。一位期貨界人士向記者概述了目前中國境外期貨的操作流程:假如某家國有企業想在境外進行某種期貨品種的套期保值,首先它得通過國外的經紀行開設期貨賬戶,然后向有關部門申請期貨頭寸額度,“此時已經出現兩大風險,首先,你在國外的期貨賬戶上基本沒有秘密可言,你打算在什么時候進貨,打算進多少,你的交易對手很容易提前知道。而在國內的管理體制下,基本上你作出一個決定,就很難在短期內更改,否則又得重新申請,于是別人大可以設好‘陷阱’等你往里鉆。”這位人士指出,中國石油在國際市場上的“高拋低吸”很大程度上就來自這種時間差,“等你買完了,人家的價格也降下來了。” 其次則是在數量上,由于額度的申請不容易,所有的企業都傾向于多申請額度,同時在每次舊的額度過期前一次性地把額度使用掉,這也是中國為什么雖然在期貨市場上交易總量不大,但總是容易造成大的價格波動的緣故。宋國青教授認為中國的石油進口就是一個典型例子。“中國現在的年進口量也只在7000萬噸左右,而美國每年的進口量在2億-3億噸左右,所以中國原油進口的絕對數量在國際市場并不算很大。但是中國進口量的波動是國際市場上最大的。”宋國青說:“2000年,中國的進口需求增加得很突然,增加量約為3500萬噸,絕對數也不算很大,但是這個數字占據了該年國際市場原油供應增加量的將近一半。來自中國的需求突然增加,打亂了市場本來的預期,其后果就是價格上漲。” 國家計委能源研究所所長周大地則指出,石油外貿公司各自按國家分配的計劃指標分月度組織進出口,目前基本上采用現貨貿易方式從國際市場購買石油,經常出現“買漲不買落”現象,在增加進口成本的同時,也導致市場信息失靈扭曲。1999年1月至2月,在國際油價處于最低谷的時期,中國進口原油297.94萬噸,比上年同期反而減少了40%;1999年3月國際油價開始大幅回升,而中國的原油進口也開始回升,當月進口原油433.25萬噸,成為1998年1月以來進口最多的一個月,是2月的2.6倍;在進口量不斷大幅上升的同時,中國進口石油到岸價也在同步上升,在進口量大幅度下降的1月至2月,平均進口單價為89.59美元/噸,到進口量大幅上升的3月份,這一數字則上升到92.07美元/噸。 流通體制:中國石油安全的“瓶頸” 石油市場的國際化進程很快,形成了全球化、整體化和競爭趨于均衡化的特征。而在國內市場,日益市場化的經濟體系也越來越需要一個高度市場化的石油供應體系。周大地認為,國際油價短期性動蕩之所以對中國的一些產業產生如此明顯的影響,正是因為石油消費方市場程度的迅速提高和石油供應方的過度壟斷所造成的。 1998年中國對石化行業進行重組,在行業內初步形成了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三大國有公司競爭的局面。但由于采取劃地域而治的行業重組方式,導致產業鏈不匹配和市場控制力區域性不均衡,實際上形成了區域性壟斷的格局。在成品油領域,中石油、中石化兩大石油公司利用其優勢地位,對它們之外的成品油企業實行了壟斷或者變相壟斷,在石油產品銷售上實行內部價格,限制了石油業的有序、有效競爭。 周大地指出,從市場主體和機制上看,中國石油市場的發育和形成仍然任重道遠。目前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等石油公司下屬油田和煉油廠作為“成本中心”,是完全的生產車間,特別是石油公司改制上市后,進一步強化了對下屬企業的控制力,目前國內的石油市場基本是一個“兩個人”的市場,從供應方看,市場主體嚴重缺乏。 一方面隨著中國經濟的市場化程度的提高,絕大多數商品價格已經放開,用油企業的經營銷售也已實現市場化。另一方面,中國原油、成品油供應仍然處于兩大集團的“地域壟斷”之中,原油、成品油定價機制仍然處于與國際接軌階段,不能充分反映國內市場供求關系。 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幾乎壟斷了國內原油產出;而進口原油方面,擁有進口專營權的也只有四家(上述三家加上中化),而依賴配額生存的其它小規模進口商只能分享20%左右的配額;成品油的批發幾乎由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家壟斷,而零售方面,兩大公司在各自區域上都具有壟斷力量。目前國有石油巨頭的銷售系統基本沿用了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石油分銷體系,形成了龐大的、長鏈條的多級批發零售系統,機構重疊、人員臃腫、效率低下、反應遲鈍。既不利于管理,也不利于市場運作。鐵路、交通、民航、農業和林業等石油專項用戶也均沿襲傳統銷售模式,形成各自獨立的銷售系統,難以成為石油市場的主體。 專家指出,有效競爭缺乏將導致國際競爭力低下。盡管通過重組,已經形成了兩個能夠進入世界500強之列的、上下游一體化的巨型公司,中海油也進入了世界石油業50強的行列,但與跨國石油公司相比,在經濟總量、盈利能力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差距。據了解,中石化銷售利潤率為1%左右,遠低于埃克森(6.32%)和BP-阿莫科(4.77%);500強前100名的國際級大石化公司的銷售利潤率是我國石化企業的6-20倍。此外,加油站的惡性競爭也應該為中國石油行業敲響警鐘。兩大公司為了壟斷成品油零售市場,不計成本競相高價大量收購加油站,許多加油站收購價格高于評估價數倍以至于數十倍,這造成了企業資金大量流失和管理上的混亂。 周大地稱,中國石油市場體系和市場機制的嚴重不完善扭曲了供求關系和對未來價格的有效期望,中國石油用戶既不能有效預見石油市場的風險,也不能采取有效的經濟措施和市場手段化解危機。“在一定意義上說,石油市場體系和機制的嚴重不完善已經成為中國石油市場不安全性的根本性因素之一。”重新架構中國石油市場體系,已成為推進中國石油安全首要解決的根本性問題。而事實上,經濟全球化已是世界發展趨勢,石油市場不可能游離于這個大趨勢之外,單獨成為一個封閉的市場。可以預見,加入WTO后將導致中國成品油市場出現新的競爭態勢:一是成品油進口專營的局面將消失,即除了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和中化3家公司,凡是符合國家有關資質要求的外商和國內企業都可以進口成品油,且3年后不再有進口的數量限制;二是外商將進入成品油分銷市場,即打破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兩大石油公司專營成品油批發的局面。 由此,周大地強調指出,中國應立即著手放松石油市場準入管制,放開石油終端銷售市場,建立科學的現代石油市場,在對外開放之前首先對內開放。而政府在放開石油價格的同時,必須建立起宏觀調控機制,真正掌握住市場管理和調控權,制定市場規則,形成合理的、有序的競爭格局。 他主持撰寫的《中國石油安全存隱患》報告中建議:一是將分別隸屬于鐵路、交通、民航、農業、林業等系統的石油專項用戶的油品供應系統剝離出來,組建獨立的石油銷售公司,并享有石油進出口權,使之成為真正的石油市場主體;二是隨著石油進口量和非國營成品油貿易量的大幅增長,鼓勵其它社會資金進入石油流通領域,營造健康有序的石油市場。 在此基礎上,放開石油價格,形成中國自己的市場競爭性價格機制。中國是世界上成長較快的石油消費大國,石油消費的品種需求和地區差別十分巨大,因此形成中國自己的石油交易市場和報價系統意義重大。有必要建立國內石油現貨和期貨交易市場,達到發現價格、規避風險、跟蹤供求、調控市場的目的,正確快速引導石油生產、經營和消費。現階段,可以在現有的期貨交易市場中增設石油交易品種。 石油期貨為誰而設? 目前國內學術界關于石油期貨的爭論大抵集中在兩個方面,首先是“石油期貨有什么用?”,其次則是“誰需要石油期貨?”。而在記者看來,還應該加上一個更加關鍵的追問,那就是“石油期貨是什么?” 當我們在談論“國際石油市場”和“國內石油市場”的時候,很容易產生一個誤解,那就是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面對的是同一個產品市場,但事實卻遠非如此。所謂國際市場油價波動,指的是原油價格的變化,而我們在談到國內產業受到油價上漲的影響時,指的是成品油價格的上漲——這其中一個隱含的概念圈套在于,由于目前所實施的“順價銷售政策”以及三大石油公司的價格壟斷,使得觀察者很容易誤以為成品油的價格與原油價格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性。 然而問題恰恰在于,從原油到成品油的生產過程中,除了原油價格的成本支出外,還有著大量的生產和管理成本,這部分成本投入所產生的利潤才是石油加工企業的真正利潤來源。換句話說,即使原油成本一樣,但由于不同的生產和管理效率,不同的石油企業在成品油生產方面的成本完全可以有很大的差異,從而形成產品在市場上的不同定價。 國內目前的石油定價機制的稀奇之處正在于,它通過政策性的“順價銷售”,把本應由石油企業自身承擔的管理成本和管理風險“一筆勾銷”,本應成為市場生產和供應主體的石油企業卻變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官商”。在區分了這一差異以后,再回頭討論“誰需要石油期貨市場”的時候,就可以把它分為兩個問題,那就是“誰需要原油市場”和“誰需要成品油市場”。在一個成熟的市場經濟體系中,無疑石油開采企業和石油加工企業無疑都需要原油期貨市場。對開采企業而言,期貨市場的存在可以讓它通過賣方保值鎖定價格的方式保證穩定生產,從而將更大的精力與成本投入技術與管理等提高生產效率的方面;而對于加工企業來說,原油期貨市場的存在使得它們可以通過買方保值鎖定成本,同樣為企業的穩定持續生產提供保證。 但在目前的市場格局下,國內的開采企業和加工企業都屬于三大集團內部,正如業內專家指出的那樣,它們僅僅是三大石油公司的“成本中心”和“生產車間”,根本談不上成本或價格保值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原油期貨的唯一需求者就是三大石油公司,而對它們來說,國內原油完全是由自己開采的,談不上價格問題,只有在國外進口的石油才存在保值或價格鎖定的需求——而目前能夠滿足它們這一保值需求的就是國際石油期貨市場。 但在成品油市場上情形卻完全不同,國內多元化的市場需求主體已經形成,而且對價格的變化非常敏感。從某種意義上說,幾年前的成品油大量走私的現實已經說明了這一市場需求的迫切景況。在這種情況下,國內石油企業在成品油市場上的價格壟斷已經遠不能適應市場化程度提高后的消費需求,它們不得不急切地尋找或者等待一個可以由買賣雙方共同定價的市場機制。 而在成品油的供應方,盡管三大石油公司在政策限制下保持著某種價格上的“合作壟斷”,但隨著各公司生產經營成本的分化加大,它們在成品油市場上同樣會形成政策控制下的有限競爭,對它們來說,成品油期貨市場的出現,正是通過價格競爭顯示出自己管理水平和成本控制能力的一個機會。 而對于國家管理部門來說,由于中國原油儲量有限的現實,在原油資源上“走出去”已經是一個既成事實,但如果連原油到成品油這一高附加價的產業環節也被“轉移”出去的話,不但整個國家經濟安全將受到更直接的威脅,而且從比較成本來說,也是不符合經濟規律的——不應忘記中國作為一個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人口大國,它在規模生產環節的成本優勢是其它國家所無法取代的。在這種情況下,與其在3年后開放成品油市場,讓國外成品油長驅直入,不如首先開放國內市場,通過市場化的競爭為國有石油企業參與3年后的角逐打下管理基礎。而國內期貨市場發展的經驗已經證明,在推動產業發展方面,期貨市場能夠大大加快國內產業的市場化規模化速度。 可以預見,隨著成品油期貨市場的推出,中國未來的石油產業格局還將出現一些新的動向:首先是作為成品油供應主體的銷售公司的多元化,在目前三大石油公司控制的銷售網點之外,隸屬于鐵路、交通、民航等石油使用大戶下的銷售部門也將加入石油銷售市場;在這個基礎上,國內石油的商業儲備體系將得到極大的改善與提高,成為與未來國家石油戰略儲備有別的另一大體系;最后,隨著終端市場價格競爭的日趨激烈,國內石油企業為了維護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勢必在原油進口環節加大成本控制力度,改變目前配額制下以配額而不是以市場為導向的石油進口機制,從而通過價格傳導機制使國內市場的需求對國際油價形成更加明顯的影響。 或許這還是一個遠景,但對于中國的石油產業及至整個中國經濟體系來說,成品油期貨的推出已經迫在眉睫。 相關資料:石油儲備 石油儲備是穩定供求關系、平抑油價、應對突發事件、保障國民經濟安全的有效手段。目前,國際石油儲備,按不同的視角劃分,主要有兩類。一是按所有權的歸屬劃分:有政府擁有的戰略石油儲備;由進口商、煉油商、銷售商和消費者擁有的商業儲備。二是按石油儲備不同的使用要求劃分:可動用的儲備,指立即可投入市場的儲備庫存;不可動用的儲備,指為維持連續作業而儲存在管道、煉油庫中的石油,這是生產和銷售正常運轉所必需,不能移作他用的周轉性庫存量。 商業儲備亦稱民間儲備與企業儲備,通常由兩部分組成,即不可動用的儲備量與可動用的儲備量。不可動用的儲備量,指維持煉油廠、銷售公司(包括加油站)正常運營所必需的原油和成品油的周轉量,它們對于維持社會經濟的正常運轉具有重要的保證作用。可動用的儲備量指商業儲備中減去不可動用的儲備量后的那部分儲備量。這部分儲備量因受企業成本和效益的約束而小于不可動用的儲備量,但有其重要作用。如果商業儲備中有一定的可動用儲備量,那么,在國際石油供應不足與油價飆升時,就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在國際石油供應充裕與油價下挫時,就有一定的吸納能力,從而提高企業經營安全與經濟效益。戰略儲備一般為政府擁有,是政府行為,因此亦稱政府儲備與國家儲備。只有政府擁有戰略儲備,才能在應急時統一投放,及時解決與平息全國性的石油供應短缺與油價暴漲問題。因此,戰略儲備具有商業儲備無法取代的特殊作用。當國際石油供應突然發生中斷或國際油價暴漲危及國家安全與社會經濟正常運轉時,戰略石油儲備的動用往往具有抗拒風險、保障安全、平衡供需、抑制油價的功能。據國家有關高層人士透露,中國今年在戰略石油儲備上將有實質性的突破。而未來構建的中國石油戰略儲備,將借鑒經濟發達國家的經驗,以日本模式為主,由國家和企業兩方來共同承擔。中國石油儲備基地將建立于廣東等沿海地區,并將新疆、陜甘寧、川渝、青海四大油氣區作為四大戰略儲備田。2010年全國石油儲備量目標為1500萬噸。 根據去年中國石油消耗總量測算,上述儲備僅可維持近20天,遠較美國的120天和日本的160天為低。原油儲備制度的實施,必須有足夠的財力做保證。按業內預測,到2010年中國石油進口量將至少達到1.2億噸,整個石油儲備基地的總投資預期超過數百億元。 面對這樣一個巨大石油工程,這樣一個能源安全戰略,僅靠目前幾大石油公司是難以承擔的。為此,專家敦促,中國應該重新考慮組建國家能源委員會,并在這一強有力的架構運行中,去完成中國能源戰略安全以及石油戰略儲備計劃。 相關資料:中國利用海外石油資源的多元化之路 目前中國對海外石油資源的利用,除了由政府指定的企業在國際市場上進行期貨及現貨貿易外,也包括在勘探、開采等領域與外方進行合作。目前,中國和國外很多合作項目都采取“份額油”的方式,即中國在當地的石油建設項目中參股或投資,每年從該項目的石油產量中分取一定的份額。這樣做有利的一面是,由于中國拿到手的是實物,石油進口量不至于受價格波動太大。以中石油為例,其海外石油開采量已達1900萬噸,其中份額油約占900萬噸。 截止到目前,中石油已在海外簽訂合同項目26個,其中有勘探開發項目22個,管道項目兩個,煉油和化工項目各1個,項目分布在四大洲的12個國家,業務范圍包括油氣勘探開發、生產銷售、煉油化工及成品油銷售等領域,初步形成海外發展的三大戰略區,即中東及北非地區、中亞及俄羅斯地區和南美地區。中海油也在2002年斥資12億美元收購了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的三塊石油天然氣田,而近日中石化和中信也表示正在收購海外油田資產。 但對于剛剛開放不久的中國石油產業來說,這一多元化道路卻遠非想象中那么平坦。 2002年12月17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放棄了參與俄羅斯第八大石油公司斯拉夫的股權拍賣會。2003年1月13日,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的周末會晤期后,雙方達成了一項提議:日本要求俄羅斯考慮修建一條從東西伯利亞油田至太平洋港口納霍德卡(不凍港),價值達50億美元的輸油管道。這是日本為增加俄羅斯石油進口向中國發出的挑戰。 2002年中海油就有一個較大的動作,以5.58億美元購買西班牙瑞普索公司在印度尼西亞5個海上油田的部分石油資產。這是目前中國公司并購國外資產數額最大的項目之一。中海油這一跨國資產并購將為其帶來每年4000萬桶,約500萬噸原油的份額。這5個油田共有超過1億噸的總探明儲量,中海油在其中擁有的探明儲量約為5000萬噸,并將操作其中3個油田的生產。經過這次并購,中海油現在已經成為印尼最大的海上石油生產商。 在陸路擴張計劃受阻的情況下,海上石油多元化的前景也蒙上了陰影。據業內專家表示,全球的石油供應主要是從中東海運,或者走管道途經里海。波斯灣、印度洋、馬六甲海峽,是中國石油進口的主要通道,而經西伯利亞到中國東北,則只在探索之中。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孟全生曾表示,石化企業走出國門存在風險,因為中東地區石油儲量豐富但政治風險更大。 一直以來,中國石油的海外擴張計劃都受到國家高層管理部門的關注與重視,國家計委高層官員多次出席了幾大石油公司海外收購的簽字儀式。從技術提升、外資開采合作等方面,三大石油企業也在國家石油安全計劃規劃下不遺余力地努力。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官員,出席了在國家主席江澤民訪美期間中美石油合作簽字儀式。2002年11月6日,中國最大的石化項目,外方實際控股的南海項目也開始動土。 有業內人士評價:“我們石油企業目前‘走出去’力度不夠,仍有‘邊角料’之嫌。”舉例來說,目前中石油在蘇丹建設了年產1250萬噸原油的油田和配套的1506公里輸油管道,建成了年加工能力250萬噸的蘇丹喀士穆煉油廠。然而在許多石油投資人眼中,蘇丹并不是最佳的投資地點,因為那里政治環境不穩定。分析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該人士指出,一方面,國際上投資油田勘探開發,一般需要上百億的資金投資,而且存在血本無歸的可能性,國內石油公司實力較弱,所以在海外投資方面表現得較為謹慎;另外,由于國內石油企業“走出去”的步伐相對落后,所以在先機已被國際石油巨頭搶占的前提下,只能采取“插空當”的方法,因而必然付出更高昂的成本。 相關資料:跨國石化公司在中國主要投資項目一覽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迅速擴張石化產能,中國是最大的石化產品進口國之一,因此不可避免地成為周邊國家的目標市場。 公司:BP 投資舉措:累計投資總額45億美元。購買了中國石化4億美元股票和中海油2億美元股票。參與南海流花11-1、崖城13-1油氣田管理生產。在廣東LNG項目中占有30%權益。與川維合資的揚子江乙酰公司150kt/a醋酸裝置將擴增至350kt/a,并建80kt/a醋酸酯裝置。合資參建上海賽科900kt/a乙烯聯合裝置,并擬建500kt/a苯乙烯、300kt/aPS裝置。珠海350kt/aPTA裝置即將開工。在福建、廣東、浙江已建立LPG合資公司和營銷網絡。在華已有36座加油站和多家天然氣公司,在浙江將合資500座加油站。 公司:埃克森美孚 投資舉措:購買中石化發行股票的20%(10億美元)。與福建煉化合資8000kt/a煉油廠、600kt/a乙烯聯合裝置。并擬與廣石化合資使7500kt/a煉油能力翻番,并建1000kt/a乙烯裝置。與中石化在廣東合資500座加油站。 公司:殼牌 投資舉措:購買中石化發行股票的14%(4.3億美元)和中海油發行股票的20%(3億美元)。在華投資已達17億美元,擁有20家企業和40座加油站。運作中國第二大氣田克拉-2和其他4個氣田,持股45%。參與塔里木、鄂爾多斯油氣勘探開發。參與西氣東輸項目,在460億元(56億美元)西氣東輸管道項目中持股45%。至2005年,在華投資總額將達50億美元。與中石化在江蘇合資500座加油站。參與南海800kt/a乙烯聯合裝置建設。用殼牌煤炭氣化技術改造洞庭化肥廠。 公司:巴斯夫 投資舉措:在華有六家生產企業(一家全資、其余合資)。在中國的產品銷量超過10億美元,其中38%的產品產于當地。南京揚巴合資企業生產180kt/aPS。參與揚巴一體化600kt/a乙烯聯合裝置建設。參與上海化工區160kt/aMDI和130kt/aTDI合資企業建設。并在上海化工區建設世界最大的60kt/a聚四氫呋喃和80kt/a四氫呋喃一體化裝置。 公司:道達爾菲納埃爾夫及所屬阿托菲納 投資舉措:合資大連西太平洋煉油廠。在北京、上海、昆明、常熟有4家合資企業。在南海800kt/a乙烯項目中,參建30萬噸/年PS。 公司:陶氏化學 投資舉措:擬將天津乙烯合資項目由600kt/a擴增至1000kt/a。在張家港生產120kt/aPS。 公司:雪佛龍菲利浦斯化學 投資舉措:雪佛龍德士古參與渤海遼東灣02/31區塊油田開發生產。在張家港生產130kt/aPS。 公司:拜爾 投資舉措:在華投資31億美元,已有12家獨資、合資企業。在上海化工區合資建設50kt/aPC裝置(2003年),2005年達100kt/a。并擬在上海化工區投資12億歐元獨資建設380kt/a異氰酸酯裝置,包括230kt/aMDI、150kt/aTDI和280kt/a聚醚。 公司:杜邦 投資舉措:在華投資達5億美元,有19家獨資、合資企業。 來源:《石油化工技術經濟》20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