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石博士觀點具有全球視野及前瞻性視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4月08日 21:36 新浪財經 | ||
新浪財經訊 “中外名家系列講座”4月8日邀請國際知名管理學家、臺灣著名學者石滋宜作“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企業競爭力之根源——創新”的專題講座,以下為趙曉先生的精彩點評。 趙曉: 首先我非常高興,我最喜歡的兩個角色,今天我都有,第一個角色是學生,我最喜歡做學生,聽別人講,可以學習很多東西。第二個角色就是提問題,在提問題中來探討真諦,今天讓我做點評,我也有這個機會,我個人從來不聽,只讓我聽,不讓我提問的講座,這樣的報告我從來不聽,我很高興個人有這個機會,來聽,做學生,并且有我點評的機會,借這個機會發問。我覺得石博士的演講最大的好處是有全球視點,他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問題,這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第二點有前瞻性的視野,他很多問題是非常超前的,他的知識也比較新穎。我今天聽了所有的東西,我差不多之前都知道一點,不敢說我體會很深,畢竟他是很新的東西。 早在三年前,我在國家經貿委產業政策司的時候,當時我們有一個考察團到臺灣去。他們帶回來一批資料,其中就有石博士的書,里面很多資料,都忘了,石博士的書記得很深。今天發問很高興。我總結第一個全球視野,第二個是前瞻性視野。 第二個批評,在他的報告中,仍然有我們一般的管理學家所通常有的毛病。第一個毛病就是他沒有支持他參考對象,他這里講的創新也罷,很多的做法也罷,他沒有告訴我們是什么樣的企業能夠做點,他的這種管理經驗適合什么樣的企業,哪種類型的企業,達到什么水平的企業,他們運用這套東西能夠做到最好的效果,是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應該這么來做,他們做有沒有什么條件,我是學經濟學的,我聽管理學的課經常會聽不懂,剛才鄭志文講了,他覺得每次很激動,都很明白。我坦率地說,我聽完以后還有很多不明白的。我很強調一點,首先你講的這個東西,一定要明確對象,我今天講的這些東西、這些經驗、這些做法,我相信不是沒有條件,而是有條件的,那么什么樣條件的企業最適合這個管理方法,尤其對中國大陸的企業來看,你們是不是達到這個條件,你們在什么樣的階段才能達到這個條件,或者你們學習這些東西,需要具備什么條件,這點我覺得仍然不是很清楚。第二點,我覺得結論很多,但是論證太少。一開始我聽到非常新鮮的結論,我非常高興,他說今天的這個時代就是市場規模越來越大,恰恰我們反而應該更加專業化,不能夠搞多樣化經營,接下來沒有論證。 接下來我要提若干問題,剛才我們講到創新,創新是很重要的,我知道日本曾經只用60億美金引進歐美價值1200億美金的東西,日本大量是學習,是模仿,而不是創新,我們知道創新是需要成本的,創新不是不需要成本,創新需要成本的情況下,我是學習、進程還是什么,我們在什么時候要創新,什么時候我們可能更多的學習,包括臺灣很長時間也談不到創新。 第二個問題,剛才我們談到杰克威爾奇事件的例子,杰克威爾奇說,六個Sigma并不是GE公司創新,并不是他自己創新他就不要這個東西,他學習這個東西,他做的最好,我們實踐并且把它做到完美,這個GE做到了,創新從哪個層次來講,僅僅為創新而創新,還是把一種東西做到了,這種東西也許不是我創新,但是我把它做好,是創新好,還是做得好,哪個更重要,這是關于創新的問題。 第二個問題,我有疑問,就是剛才也提到了我們關于西部大開發的。石博士的看法,西部大開發有可能成為廣告的機遇,知識經濟后來居上,我對這個深表懷疑,全球能夠談到知識經濟的沒有多少,美國在2000年第四季度,互聯網泡沫以后,也不太敢談知識經濟,最早談知識經濟概念,是美國的《商業周刊》,美國《商業周刊》重新操作一個概念,互聯網蕭條,也是《商業周刊》提出來的。我們看到其實陽光底下沒有新鮮事,美國經濟學家談到互聯網什么都帶來了,電腦什么都帶來了,唯獨沒有勞動生產力,知識經濟本身面臨一些爭論。 第二個問題,我們看到美國之所以能搞知識經濟,因為他已經搞了工業經濟,而且進入了后工業社會,進入了高消費的時代,那么在這個時代里面,我們知道,美國實際上進入一個,他很重要的工作,怎么想,吃喝玩,他每天最大的快樂就是想,整天琢磨問題,為什么美國好萊塢的電影能拍的最好,他想象的好,他想象需要很多很多的人來想,很多吃飽飯的人在想,才有新的東西出發,西部離這個差的很大,我們今天在這里邊,我們在北京能夠比較容易地請到石博士,但是在西部要請到石博士這樣重量級的人物非常容易不容易,尤其請到很多人,每天給他們貢獻很多Ider,他們知道很多ider的基礎上,再創新出一個好的IDER,這個是很難的,這個有很大的條件才有可能,這點我們目前遠遠做不到。 還有一個問題,石博士提到,中國的國有企業只要學到了,把GE那套學會了,就整個做好了,我們知道中國的國有企業是什么?假如說我換句話來說,假如中國的國有企業能夠想到學GE,而且能夠真正學到GE,那么他們就不是國有企業了。我們講比如杰克威爾奇的工資是天價,但是我們知道國有企業的領導人它的工資多高,他有這個積極性做杰克威爾奇嗎?哪怕杰克威爾奇到了國有企業,那個國有企業也不會GE,美國只有GE,只有一個GE,GE在美國最早的時候,大概100多年前,200年前,他是美國最大的企業,一直到今天,仍然是最大的企業。但是美國前十大企業,早被淘汰了,只有杰克威爾奇做到,由一個經營產品,現在變成服務業在里面占很重要的份額,很重要的位置,由傳統產業仍然成為今天最重要的產業。美國也只有一個GE,那么GE的這些東西包括六個Sigma,別人提出來的都做不好,只有GE,我想知道這究竟是為什么。 當然這里邊,我還有一些問題,由于時間關系,我也不想過多的占用大家提精彩問題的一個機會,我把這些問題首先向石博士提,希望得到指教。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