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品牌在哪里?寫在企業媒體聲望指數發布之際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3月09日 14:08 新浪財經 | ||
編者按 在安龍、安達信、世通、銀廣廈等一個個偶像紛紛倒下的時代,大家都在默默地尋思,我們對所謂的明星品牌知道多少?我們到底可以相信誰?8月5日,《商業周刊》和Interbrand公布了2002年“全球最有價值品牌”排名,與2001年比較,100名中的49個、前10名中的7個,其品牌價值都已經縮水。 現在,正如《商業周刊》所說,面對傷心的投資人、花銷更加謹慎的消費者、沒有安全感的員工,一個強有力的品牌,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誰為大家所熟悉和信任,誰將能夠贏得現實的收益和未來的制高點。 透過《商業周刊》等品牌排名,企業可以獲知一種結果。但是,看到了可口可樂700億美元的品牌價值,艷羨之后,需要更多思考的是,如何一點一滴地構筑自己的品牌,如何使一篇篇媒體的文章、一次次和客戶的互動等為品牌增值。“中國企業媒體聲望指數”提供的正是這樣的一個工具,通過該指數,企業可以動態地了解自己在媒體中的聲望值,準確地找到自己在所處行業中的位置,從而及時地調整自己的品牌策略。 正文 說到品牌,說到媒體,就不能不說秦池。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山東酒廠,依靠市場和媒體運作而逐漸走紅,繼95年以6666萬元獲得中央電視臺黃金廣告段位“標王”之后,于96年登上了輿論的頂峰:以3.2億元的天價蟬聯“標王”,比第二位高出1億元,相當于企業當年利潤的6.4倍! 然而,從97年開始,以“川酒入魯”、“白酒勾兌”為引子,媒體自發地掀起了一股聲勢浩大的“倒秦運動”,秦池的銷售額連續劇烈下滑,并于2000年因欠款而被迫進行商標拍賣。 事后,秦池廠長姬長孔總結的教訓是,過分強調企業的品牌知名度,而忽視了品牌的美譽度。《大敗局》作者吳曉波的則認為,所謂的強者,在傳媒眼中是不受寵的,即便在鼎盛時期,也會有記者以“掏大糞”的不懈勇氣來冒犯至尊,贏取新聞轟動,更何況企業自曝弱點,不被傳媒窮追猛打,便是怪事了。更有人表示,秦池是被“目殺”的。 幾乎與秦池同時,在債權人和媒體互動的討伐之下,“巨人”這座大廈也迅速倒塌了。用巨人集團一位高級職員的話說,媒體以“落井下石的火力一夜之間徹底摧毀了被它們吹捧了幾年的企業”。現在,史玉柱正在準備以“腦白金”的利潤還“巨人”的債。 廣告可以購買,但新聞不能 97年前后,如果說媒體還不夠理性的話,今天已經成熟了許多,那種一窩蜂式的、過分放大的吹捧和打擊都明顯減少了。隨著媒體商業化進程的加速,以及更加劇烈的競爭,無論是定位、內容取向,還是報道的風格,媒體都更加多元化了。同時,媒體的獨立性和專業性都已經大幅度提升,一方面,更加的客觀和公正,另一方面,對新聞的追逐和挖掘也更加劇烈。所以,企業們發現,盡管自己進行傳播策劃和危機處理的能力已經顯著增強,不至于象秦池、巨人等在危機面前那樣的無助和幼稚,但是,引導輿論的難度越來越大,負面報道和危機越來越多,一些主管品牌的人更是戰戰兢兢地過日子。因為大家知道,廣告是可以購買和控制的,但新聞不能。你不能期望,在指定媒體指定版面刊登指定內容的新聞,你也不能期望,直接用錢去撤銷一個負面的報道。 然而,正是因為這樣,媒體才是真正的“第三方”,才是公眾賴以信任的“喉舌”。正是因為這樣,對于企業來說,媒體的聲望才顯得彌足珍貴,從而成為打造品牌的堅實支撐。 摸著石頭才能過河 “當你能夠對自己所說的進行測定,并且用數字來表達的時候,那就說明你懂得它。但是,如果你不能測定并且用數字來表達它的時候,你的知識就是有限的和不能令人滿意的”,洛德·凱爾文如是說。 如果不能量化自己的媒體聲望值,如果不能和行業水平進行比較,企業將無法準確評估自己當前所處的位置。因而,對于直接影響媒體聲望的公共關系工作,將很難制定可行的目標和清晰的策略,行動也失去了方向。 從80年代開始,西方就展開了對公共關系的系統評估。但在那時,更多的是一種過程效率的評估,即用多少錢做了多少事情。進入90年代以后,大家開始對媒體輸出的結果投入了更多的關注,從不是很科學的廣告當量評估(將媒體文章折算為相應的廣告價格),發展到比較精確地衡量媒體報道的各項指標,從而比較完整評估企業的媒體聲望。到了90年代后期20世紀初,評估進一步發展到量化最終商業回報的新階段。同時,在對媒體輸出結果的評估部分,出現了一些面向整個企業界的指數,提供了一種普遍參考的基準,其中最著名的是Delahaye公司和Reputation Institute聯合推出的“美國100大企業的媒體指數”。 國內的公共關系行業起步較晚,評估更是處于非常初級的階段。但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以及WTO等因素的帶動,公共關系行業呈現迅猛增長的勢頭,對科學評估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甚至已經成為了行業發展的制約因素。這時,“中國企業媒體聲望指數”的出臺,無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中國國際公關協會的支持和授權下,經過1年多的研究,M趨勢傳播研究中心終于推出了手機、家電和汽車三個熱點行業的企業媒體聲望指數。應該說,這個指數是一個“國際先進經驗和中國特色”的結合。從國際先進經驗的角度看,它的模式和國外很接近,抽煉出媒體報道的各項關鍵因素,進行目標企業的加權平均,以100為平均值,最后得出一個指數排名,類似于大家所熟悉的“智商”概念。從中國特色的角度講,首先在指標的選擇和權重方面,它結合中國媒體和企業的特點,經過不斷的試驗,發展出了獨具特色的6大類20項指標;其次,它直接聚焦于行業,從而為該行業企業的公關運作提供了非常貼近的參照;最后,據M趨勢傳播研究中心介紹,他們還可以根據企業的特殊需求,從監測周期、評估重點等方面進行定制化研究。 不僅是里程碑,也是測速器 如前所述,“中國企業媒體聲望指數”提供了一個行業基準,類似于一個里程碑一樣,每季度一次,企業可以知道自己已經跑到了哪里,知道自己的投資帶來了多少的回報,知道競爭對手目前在哪里。 然而,更重要的是,它也是一個測速器,透過對各項指標的分析,企業可以知道自己的運作表現,從而及時地調整并執行新的策略。比如,自己的指數較低,是因為負面報道太多,還是各個區域公關不平衡,還是傳播形式太單一,抑或是顯著度不夠?只有當自己清晰了解這些影響因素之后,才能更科學更精準地采取行動。 另外,“中國企業媒體聲望指數”也提供了一種便于內部溝通的語言體系。在很多企業里,同樣談品牌或媒體聲望,總經理、公關經理、事業部經理等在使用著不同的評估標準和語言體系,造成了內部溝通效率低下,使得品牌成為一種模糊的、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 “中國企業媒體聲望指數”的出臺,將極大地促進WTO之后中國公共關系行業與國際的接軌,促進中國公共關系行業更加快速和健康的發展。同時,我們也期望,“中國企業媒體聲望指數”能夠更上一層樓,拓展到更多的行業,拓展到網絡媒體、影視媒體等更廣泛的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