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光“土改” 800戶土地歸一家公司使用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3月09日 12:32 《財經時報》 | ||
壽光“土地流轉”的核心是所有權歸屬國家,承包權仍歸農民,使用權“流轉”近而實現土地集中使用;市委書記徐振溪向《財經時報》介紹:這是一條“借鑒現代企業經營管理模式,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探索土地集約經營的路子” 乘山東航空公司北京飛往山東臨沂的航班,中途可以經停濰坊市。出濰坊機場向西,沿著一條雙向四車道的國家一級標準的柏油路,途經4個鎮、一個開發區便到達壽光市。 此時,北京“兩會”的氣氛正越來越濃。 這是有名的“蔬菜之鄉”。初春的陽光下,壽光首創并以此聞名全國的“白色農業”——大棚種植和大棚養殖格外惹眼。公路兩邊頗具規模的廠房、商店、加油站、廣告牌以及服務性門店林林總總,一點也不亞于廣東一些發達城鎮的水準。 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以下簡稱《農村土地承包法》)3月1日正式實施前夕,在這個人口僅為百萬、農民占了85%的壽光,市委赫然亮出一個新提法——“讓土地集中在少數人手中”。 由于《農村土地承包法》的出臺,“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自由流轉”已經成了世人關注的焦點。 其實,壽光市從2001年起就開始進行土地流轉的試驗,現在個別鄉鎮高達1/2的土地集中在少數經營“大戶”手中;初具農場化規模的“農業園區”已經達到500多個;以農產品加工為主、廠址設在農村——當地人稱之為“1.5產業”(介于第一、第二產業之間的產業)的農業龍頭企業達到500多個。 按壽光市委、市政府的說法,他們的行動目標是:打破農民“一家一畝地、一頭豬、五只雞”的“過時的幸福生活模式”,建立“農業農場化、農民職工化、生產基地化、產品標準化”的“新四化”農業,創造中國農民未來的小康生活。 秀峰公司“實驗” 關于“土地流轉”,壽光市秀峰實業有限公司(簡稱“秀峰公司”)幾乎每談必及。 秀峰公司注冊于壽光市田柳鎮,原是一家鎮辦集體企業,主營包裝制品、塑料制品。1998年,由田云峰等8個農民出資將其改制為民營企業,田云峰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公司主營業務改為蔬菜加工和出口。 這家公司集中租用土地是在公司改制后開始的。當年只是租用了1000畝,此后逐年增加,到2002年年底,共租用土地5000畝,涵蓋了三四個村約800戶村民所承包的土地。同時公司又雇傭了100多位原土地的承包人作為農場職工。 在秀峰公司的種植園,記者看到成片的反季節大棚蔬菜和露天種植的以色列越冬橄欖。“大棚菜以保鮮加工出口日本為主,越冬橄欖是以色列合作方提供種子、技術、定單,產品全部返銷以色列。”秀峰公司的負責人介紹。 越冬橄欖的經營方式酷似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對外貿易中的“來料加工”,也可稱作是以色列合作方的海外“生產基地”。 秀峰公司的種植園外表與平常的農業種植沒有什么區別。大片田地中有一座約200平方米的平房,正是工休時間,30幾個中年婦女坐在里面喝水,墻邊放著鐵锨、鋤頭等簡單的農用工具。 “你們一個月發多少工資?”記者問。 “500元。”一個婦女回答。 “滿意嗎?” “怎么不滿意?在家里呆著一分錢也掙不到。”她們當場算了一筆賬:原來自己種植糧食,一畝地的年純收入是500元;現在每年僅工資就收入6000元。將土地“出租”還有“租金收入”。 由于年輕人選擇去城里做工,男性壯勞力則到技術和體力要求更高、收入也更高的鄉鎮企業工作,所以農場里只有這些“婆娘們”(當地對中年婦女的俗稱)了。 統一的優勢 秀峰公司總經理田云峰不在,工作人員說“去香港談生意了”。一家香港公司正與秀峰公司洽談合資建立種子基地,占地4500畝,所育蔬菜種、苗全部返銷香港。這種高附加值的蔬菜種子過去一直依賴進口。秀峰公司希望通過合資慢慢把它轉化成自己的技術。 據田柳鎮黨委副書記王豐順介紹,秀峰公司一般每年每畝地的營業收入都在15000元人民幣。更重要的是,集中土地、統一種植、統一管理,已經實現了“標準化經營”。 秀峰公司起步于蔬菜加工出口,當時通過收購周圍幾個村的蔬菜后進行保鮮、冷凍加工,再出口日本。但一家一戶分散種植的蔬菜,因種子、用藥、施肥等管理環節各不相同,常常出現蔬菜到了日本口岸,但因農藥殘留物超標等不能通過海關而被退回,經濟損失慘重。租賃土地并實行統一種植管理后,這個問題已基本得以解決。 由此,從經營規模到經營方式,這都是一種比較正規的農場化模式。記者獲悉,2003年田柳鎮蔬菜類“公司農場”的用地將由目前的5000畝擴大到15000畝,其中秀峰公司將增加5000畝,另一家新的“公司農場”租用5000畝。 在秀峰公司的蔬菜加工廠,記者按照要求穿上了他們的工作服——純白色的帶帽的聯體裝、長筒靴和手套。穿戴整齊正準備推門,旁邊一位地道農民出身的公司員工攔住了記者:“不行,日本人在里面。”同時一再表示歉意。 “日本人”是日本的進口商派駐壽光的技術監督人員。為使出口產品質量能在日本順利通過檢驗,合作雙方采取了“雙保險”措施,各派技術人員把關。 “土改”的核心 壽光市委書記徐振溪接受《財經時報》采訪時介紹,壽光市發展農業規模經營和產業化經營走的是“借鑒現代企業經營管理模式,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探索土地集約經營的路子”。 市長助理兼農委主任于家亭介紹了壽光通過“土地流轉”實現“土地集中”的細節:“自2001年開始,壽光采用了土地使用權‘反租倒包’的辦法解決土地規模問題。具體說,村委會集體將農民一家一戶承包的未到期的土地使用權收回來,然后租給村里的經營‘大戶’使用,同時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也就是說,在改革中,土地所有權歸屬國家,承包權仍歸農民,只是使用權實現了‘流轉’,近而實現了土地的集中使用。” 按市委的要求,在土地“流轉”中,承包經營權必須遵循“人人平等,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原則,但使用權則依照“自愿、有償、公平交易”的市場原則。 “在土地使用權租賃的交易中,村委會有哪些收益?起什么作用?”記者問。 “村委會只是為土地使用權的出租人和承租人牽線搭橋。”于家亭說,“這也是村委會應盡的職責”。 目前壽光出租使用權的土地的租金標準一般為每畝每年約500元,或1000斤小麥;確定的依據是,該地區糧食種植通常有兩季,一季小麥,一季玉米;一畝地一年的收入大約是1000斤小麥的市場售價,按照每斤0.5元人民幣計算,折合500元。 “農業市長”的土地觀 由中國共產黨主持制定的、賦予農民土地所有權的法律,歷史上有兩部:一部是1931年“打土豪、分田地”的《蘇維埃土地法》;另一部是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而20世紀70年代末期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的家庭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實際上是第三次中國農村土地經營制度改革。 盡管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大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但一家一戶的土地使用制度和農業經營方式極大地制約著中國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 而新實施的《農村土地承包法》首先沖破的將是這一傳統農業模式。按壽光市分管農業的副市長馬金濤的說法,“分散的土地使用權是農業現代化最大的障礙”。 土地是農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失去土地就意味著丟失了飯碗。20世紀70年代末推行土地家庭聯產承包制,不允許承包權轉讓、買賣,目的是以土地為基礎建立農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馬金濤認為:《農村土地承包法》以法律形式明確土地承包權可以流轉,這是當今中國農村土地使用制度的一次根本性改變。“由此可見,中央對實現農業現代化是下了大決心的。” “現代化的惟一途徑是農業產業化,產業化的前提首先是土地規模化經營。”馬金濤以壽光市為例分析:全市人口100萬,其中85萬是農民;耕地僅140萬畝,人均耕地面積只有1.5畝,一個家庭擁有土地最多也不過5到6畝。這種小面積、小規模經營,帶來的是高成本和低效率。 馬金濤語氣里有著不加掩飾的規模農業情結。他同時強調:“如果農民收入不能提高,農民不能富裕起來,那中國就沒有真正的社會穩定。” 資本情愿是關鍵 “公司+基地+農戶”的農業規模化經營,被認為是目前國內最普遍的一種“農場”的雛形。壽光市目前這類模式的“園區”大概有500個。 這種模式的優點既是解決了農民在技術和銷路上的困難,同時,集中種植也有利于實現產品的標準化。而且這樣的合作是松散的,不觸及農民土地的承包權,因此更易于推行。農發集團、德農三元、遼寧正大、沈陽展望等一批大公司都是這類模式中的“龍頭”。 “既然公司農場的組織形式更能體現大農業的優勢,為什么在壽光還有許許多多‘公司加農戶’的生產組織形式呢?”離開壽光前,記者提出了這個經常遇到但始終沒有找到答案的疑問。 馬副市長的解釋是,選擇怎樣的生產組織形式其實是一種市場行為,政府只能通過引導盡快走向更高級的形式;具體采用哪種方式,那是公司與農戶之間自由選擇的結果,政府無權干涉。再者,投資方的要求、土地狀況、種植品種都各不相同,所以也無法做到統一形式。 他舉例說,現在日本第三大蔬菜銷售商正在本地參觀,但日本政府不允許進口帶籽蔬菜,對從中國進口的大葉菜的標準也越來越苛刻。因此,我們想讓日方在壽光投資建立生產基地,按日本的標準和品種種植,基地模式可以任由他們選擇,我們不予干預。 “政府更應該關心的,是那些有實力的大公司愿不愿意來我們這發展,政府是不是創造了有利于它們發展的環境。”馬副市長強調說。 農業產業化是否能落到實處,關鍵要看資本愿不愿意進入這個領域,而大公司的進入實際上就是資本的進入。在此次采訪中,記者已經看到“新疆德隆”在壽光的身影。(楊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