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法》促大公司農村圈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3月09日 12:25 《財經時報》 | ||
其中對農民土地承包權“流轉”的放開,已經為可能的在經營權層面的“圈地運動”提供了制度可能 本報記者丁汀實習記者丁明志 “二月二,龍抬頭”。按公歷,2003年“龍抬頭”這一天是3月4日,對中國北方的農 早晨9點,山東省沂蒙山區的一個小村子,青年農民孫培熙背著行李上了一輛長途汽車。他此行輾轉的目的地是200公里外的青島。他的姐夫介紹他到一個建筑工地打“小工”。 這是今年來孫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孫現在和他的父親以及哥哥嫂子住一起,這個家庭5口人(還有他兩歲的侄子),4個勞動力共有7畝耕地,顯得少了些,所以孫培熙決定出去找差事做。 送走兒子以后,父親孫維盛決定到自己的地里看看。 下午1點半,父親回到了家里;3點多,鄰居家告訴他,兒子來了電話,已到達青島。 幾乎同時,在1000公里外的北京京豐賓館,全國政協十屆第一次會議的座談會正在舉行。會上,主管農業的國務院副總理溫家寶強調了4個問題,“三農”(農業、農民及農村)問題即位列其中。 這幾乎就是政協會議一開始的最熱點話題。原因很簡單,去年末中共十六大已把“全民奔小康”確定為本世紀前20年的奮斗目標。自上而下的統一認識是:“全民奔小康”重點難點在農村。 對孫家以及8億農民來說,這個“龍抬頭”不該忘記。 孫家的幸運 在這個小山村,孫家算是耕地大戶,5口人有7畝地,鄰居們基本上卻只是每人一畝“口糧田”。 孫家的幸運來自去年一次“抓鬮”。按規矩,“口糧田”是按照人頭分下去的,村里其余的土地(包括機動地)則被劃分為許多小塊,按質論價“出售”。由于供不應求,只能“抓鬮”。這樣的辦法已經延續了幾年,每年一次。因此孫家多出來的兩畝地此前已經被換手多次。 但今年的春節以前,這個傳統的“抓鬮大會”沒有舉行——“上頭的政策變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2002年8月通過,今年3月1日起實施的。按照這個法令,農民承包的土地被賦予了30年不能剝奪的承包權。 依照這個山村的理解,村民耕種的土地于是被凝固在法令頒布那一天。孫家的“幸運”也由此被延續了30年。 但是孫維盛也沒有太高興,因為他也比鄰居們多了一份負擔:5畝“口糧田”將承擔各種稅費,而多出來的兩畝,則需每年向村里交納400元錢的“承包費”。 另一個問題是,由于土地是按肥力的4個等級分配的,加上他高價承包的兩畝也分成了兩塊,所以孫家7畝地分散在東西南北6個不同的地方。這對于年事已高的孫維盛——30年后也必將年老的他的兒子——來講,可能會有麻煩。 實際上,即使村里那些只有一畝“口糧田”的光棍漢,其土地也至少被分成了大小不一的4塊——這在農村并不鮮見。因為土地有好有壞,在孫看來,這也公平,但是在經濟學家們看來,不免有些滑稽。 “自三皇五帝以來,中國的土地就沒有這么零碎過。”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教授蔡繼明說,“如果保持這樣的格局,別說大型農機具,就是小型拖拉機,也只能當耕牛使喚。” 土地承包法 在孫維盛的記憶中,自上個世紀80年代初實行“大包干”(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他們的土地被分了再收,收了再分,已經有七八次之多。而每一次都是土地在減少,負擔在加重。所幸的是,新的《土地承包法》會保證孫家的地在今后的30年中不會以各種理由被調來換去。 這是出臺《土地承包法》的最根本的原因:保障農民承包權的穩定。 全國政協委員、農業部副部長齊景發對《財經時報》說,對耕地的這30年承包權(草地的承包期為30年至50年;林地的承包期為30年至70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經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可以延長)被以法律形式確認,“主要是考慮要給農民一個基本的生活保障”,“至少能夠解決溫飽問題”。 被稱作“中國農民的偉大創舉”的承包制度,是1978年安徽省小崗村的農民“冒著殺頭的危險”率先實施的——在全國政協委員蔡繼明看來,這次新法施行,“多少有點亡羊補牢的意思”,“在20年后出臺這么一個法律,當然有些晚了”。 “至2000年年底,全國已有98%的村組展開第二輪土地承包,確認土地承包期達到30年的則達到92%,但是從那時至今,已經有超過5%的土地發生“流轉”(轉包、出租或出讓等),在東部更達到10%以上。”齊景發說。 但這樣的“流轉”通常是以“低價流轉”(即以低于正常價格出租或發包)、“強制流轉”(即以強制手段實現的流轉)或者“超期流轉”(即超長期的出租或發包)實現,其過程成為滋生農村腐敗的溫床,并嚴重侵害了農民的利益。 由于《土地承包法》明確規定了發包方即“集體”的責任,強調合同期內發包方“不得非法變更、解除承包合同”,“不得收回承包地”,也“不得調整承包地”,使得農民的承包權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保障——甚至部分承包權益并可依法繼承。 同時,由于新法亦明確規定承包土地可依法“流轉”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并確認“流轉的主體是承包方”,亦為日趨凝固的農村土地進入市場創造了一定條件。 “在南方很多地方,土地已經成為部分農民的負擔,因為他擁有了其他的職業,已經很少把精力放在土地上,但是他還要承擔由土地帶來的稅費。”蔡繼明說。對他們而言,《土地承包法》實施,無疑是一個甩開“包袱”的福音。 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至今,中國政府對農村投入的增幅曲線呈現一個倒“V”形狀,在80年代中,投入增幅很大,一度達到25%以上,進入90年代后逐漸放緩,自1996年以后,則逐漸呈下滑趨勢。 過去5年,中國國家財政撥出的“支農資金”達到了4077億元,均攤到中國8億農民頭上,是人年均100元。這顯然遠遠不夠。 在政府投入捉襟見肘的情況下,農村金融資金向城市“倒流”的現象卻日漸突出,缺乏投資的農村經濟增長緩慢,農民收入停滯不前之勢亦成自然。在這樣的狀況下,吸引社會資金注入農村凸顯關鍵,《土地承包法》賦予農村土地有限的流轉空間,也有此種考慮在內。 “圈地運動” 3月3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的東門外,全國政協委員、以養殖業(飼料)完成最初積累的億萬富翁劉永好——希望集團總裁、新希望集團董事長、民生銀行副董事長——在記者們的圍追堵截中丟下一句話:“新希望集團正在做一些農業產業化的嘗試。” 顯然,如果他的嘗試能成功,將不單單為新希望,更為解決農民致富問題刻畫一個明確的方向。 2002年年底,在劉永好的老家四川岷江周邊的大片坡地上,進軍乳業之后的新希望集團開始種草,規劃在一年內建成40個集約化養牛場,“分戶所有、集中飼養、機械擠奶、規范管理”。 劉的“嘗試”實際上是在鞏固和加強“奶源”。而對于分散在“劉氏草原”上的農戶來講,在依托了新希望集團之后,他們可能將更容易實現“小康”的目標。 同樣是政協委員和億萬富翁、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唐萬里的新疆德隆集團也在做同樣的嘗試。由德隆轉租農戶土地,向農戶提供種子及技術。一個蔬菜基地也正在山東籌建。 在農業部副部長齊景發的表述中,類似于“劉氏草原”這樣的農業產業化嘗試被稱作“公司+農戶+基地”,在中國目前的現狀下,這“應該是一條比較合理的路子”。至少,這比把土地承包權一次性租賃或轉讓更加可靠,更加“有保障”。 但是擔心同時出現。一個擔心是,這可能會將這些“基地”上的農民從此演變為“基地”的依附——作為原料來源(如作為奶源)或者產品銷售目的(如種子)而發展起來的基地,其產品通往市場的供、銷的渠道往往由這些公司控制,而農民將失去更多的選擇權,僅僅成為“基地”生產的工具。 同時,由于農民對公司無法避免的依附,使得他們在與公司的生產關系中處于劣勢,長期下去,這些農民的權益都很難得到保障。 但《土地承包法》中對農民土地承包權“流轉”的放開,已經為可能的在經營權層面的“圈地運動”提供了制度可能。而劉永好或者唐萬里的嘗試,只不過是制度必然下的一個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