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權益保護的九大新動向之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3月05日 10:06 新浪財經 | ||
關注說明書安全隱患現象 隨著生活和技術水平的提高,人們日常接觸和使用的商品越來越多。但面對眾多的商品,該如何正確使用、擺脫安全隱患?普通消費者不可能是精通各類商品技術的專家,除了日常學習和積累商品常識外,都要依靠閱讀產品說明書來弄明白。但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反映,一些產品的說明書讓人讀不懂,或內容簡單讓人無所適從,或術語深奧不知所云,從而影 根據調查分析,目前產品說明書領域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用語不通俗,語句不通順。一些產品說明書,特別是由英文說明書直譯過來的說明書,不僅在項目上不規范,在語言的表達上也敘述不清,不使用通俗語言,不符合我國消費者的閱讀習慣,內容艱澀難懂。 2.字體使用繁體字,中英文混排、混用。甚至有些產品的說明書,簡化字與繁體字并用,中英文參半、純英文標注,令消費者費解。 3.使用專業術語和外文太多,讓很多消費者看不懂。部分產品說明書中的參數專業性太強,術語太多。一些產品說明書中,技術指標、圖示等方面大量使用外文。即使是家用電器中"開"和"關"這樣的用語,有些廠家也樂意用英文"ON"和"OFF"來表示,否則就認為是"土"、不夠檔次。 4.虛假宣傳,夸大功效。例如有些空調產品為標榜"低噪聲",在說明書中以低速起動下的噪聲作為標準向消費者介紹。還有的產品介紹中出現了"最有效"、"最佳"、"超高效"等夸大性宣傳用語。有的說明書出現了"純天然植物"、"客戶首選"、"治療顯效率100%"等不科學、不客觀的文字,甚至宣稱"堅持服用×××片,可消除一切不適而痊愈",帶有明顯的自我宣傳色彩。 5.產品名稱五花八門。特別是一些把英文說明書直譯成中文的進口產品的說明書,更是如此。以藥品說明書為例,有的把"藥理作用"稱作"特性",把"不良反應"稱作"藥物其它的可能作用"等,極不規范、不準確。 6.說明書中項目內容存在"兼并"現象。有的說明書把按規定或按慣例應該分項標明的內容籠統、集中地寫在一起,如藥品說明書中把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禁忌統寫在"注意"項目中,閱讀時不僅給消費者造成理解的麻煩,而且一些關系到用藥安全的重要內容,往往容易被忽略或造成遺漏。 7.缺少警示性內容或安全警示內容模糊。部分說明書對人身安全標準的內容標注不詳細,警示內容不夠具體,如只寫"有毒,請慎用"等很抽象的文字,對安全使用起不到警示作用。另有一些企業,對于不良反應、禁忌等內容敘述含糊其詞、避重就輕,能少寫就少寫,能不寫就不寫,盡量少說對產品不利的方面,惟恐出現負面影響而失去市場。 8.部分說明書應列內容不全,或是內容過于簡單,說而不明。 9.個別說明書"歷史悠久",內容陳舊,已超過使用期限仍在超期"服役"。 10.一些產品尤其是高科技產品的說明書上所列的配置、功能與產品實際有出入。 11.擅自擴大適用范圍。這類情況在農藥等商品中存在較為普遍。如某農藥只適用于西瓜、葡萄等特定種類水果,標識中卻標注適用范圍為所有水果或大部分水果,使不少果農上當受騙。 12.有些產品說明書,或字號太小,讓老年人看起來特別吃力;或印刷文字模糊,讓人不易看清;或印制紙張質量較差,打開包裝時極易出現缺損現象,影響閱讀。 中國消費者協會因此提醒廣大消費者: 1.要掌握商品基本常識,提高對產品說明書內容的鑒別能力,在遇到由于產品說明書"說"而不"明"而可能帶來的安全隱患和權益受損時能很好地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 2.選購商品時要認真閱讀說明書。普通商品說明書的內容主要包括:產品名稱、生產企業名稱和地址、生產日期、保質日期或使用期限,以及有關文號標注、生產許可證號(含衛生許可證號和產品標準號)、安全警示及使用指南等。特別要仔細閱讀特殊用途的產品說明書,這些商品一般都有安全警示和使用指南,一定要仔細閱讀、慎重使用,避免使用不當造成不應有的傷害。 3.不要購買不按規范要求制作說明書的商品。 4.對進口商品消費者有權要求其提供中文說明書及經銷商名稱、地址,否則應拒購。 5.購買高科技新產品和更新換代產品時,更應重視閱讀產品說明書,全面掌握說明書內容,學會使用產品的附加功能和新開發功能,充分利用新技術資源,做一名聰明理智的消費者。 中國說法點評: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全面規定了消費者享有的權利,消費者獲取一份合適的說明書是完全合理合法的要求,是消費者安全保障權、知悉真情權(或稱知情權、了解權)和自主選擇權的具體體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