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業圖存各有路徑 面對洋啤酒第二次購并潮,國內不同規模的企業應采取不同的反擊策略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2月26日 08:36 中華工商時報 | ||
2003-2-269:55:43□吳勇毅王金寶/文 中國啤酒工業是開放性較強的產業,中國加入WTO后更進一步加速了中國啤酒市場國際化進程,我國啤 酒業雙腳已踏進國際一體化的洶涌大潮。華潤啤酒集團的老總王群2001年就說:“其實外資根本沒跑,現在世界前十位的 啤酒企業都在中國有投資,中國加入WTO后,這些國際資本不僅不會走,還會更大規模進入。”“世界啤酒產業強強合作、 大聯 因此經過第一回重挫,這回洋啤學乖了,學聰明了,不再高高在上,不再單打獨斗,不再大把大把撒錢。第二次洋啤 擴張浪潮,帶有明顯的策略性:一是本土化,加強洋啤親和力;二是合作式,高舉“土洋”聯合大旗;三從更深層次更長遠而 言,就是推行漸推式的“和平演變”,洋啤戰略目標就是對中國啤酒的影響從間接到直接,從直接影響到重大影響,最終達到 撼動國啤的江山。目前,百威、SAB等在青啤、珠啤等國啤的股份比重還較小(華潤例外),但世事難料,憑洋啤超凡的實 力,雄厚的資本,以及攻于離間計和反策劃,顛覆演變、反客為主的日子也可能行將不遠。而對廣大中小啤酒企業而言,它們 不但要面對來勢洶洶以青啤、燕啤、華潤為首的本地諸侯地大肆圈地,而且還要遭遇洶涌澎湃的國際大鱷鯨吞蠶食以及二者“ 內外勾結”的夾擊打壓,處境十分艱難。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國啤酒企業如何及時應對,全力阻擊?有關人士提出了國內 企業應對跨國公司的三種擴張戰略:一體化擴張策略一體化擴張策略適于百萬噸以上級的啤酒企業。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 ,我國已培育出以青啤、燕啤為首特大型、具有相當強競爭力的啤酒企業集團,雖然與AB、SAB等國外航母相比,還有相 當差距,但已是兩艘足令人生畏的“驅逐艦”,完全可在世界啤酒之海與跨國公司博弈,一比高低,在博弈中學技藝,求提高 。因為跨國公司并非強大得不可戰勝的地步,還有它的“軟肋”、“死穴”,只要我國啤酒企業能培育起核心競爭力,主動出 擊,及早應對,未雨綢繆,正確選擇經營戰略,并將自己的成功經驗、經營模式移植到其他國家和地區,也能迎頭趕上,建立 起持續穩固的競爭優勢。因此面對跨國啤酒公司的入侵,競爭激烈的啤酒市場,中國龍頭啤酒企業應主動迎接挑戰,實行“走 出去”戰略,抗擊跨國公司擴張的一體化戰略,以自身的國際化一體化,對跨國公司的一體化進行回擊反攻。一體化防御戰略 一體化防御戰略適于15—50萬噸的啤酒企業。這些中大型企業不像青啤、燕啤等超大型企業具有遠渡重洋、尋求 擴張的能力,其更適于在本土近海或沿海固守反擊,集中兵力將來犯之敵各個殲滅,打破其國際一體化的霸占世界市場戰略。 相對而言,跨國企業洋啤也有與生具有三大弊端:一是龐大臃腫癥,循規蹈矩,缺乏靈活性,長期以來跨國公司管理模式一體 化、技術標準化所造成的固有的僵化性一直是跨國公司的不大不小的瓶頸,因此我國中大啤企應及早應對,打快速反擊,速戰 速擊;二是水土不服癥,地利、人和不具,人地兩生疏,跨國公司要適應中國國情民情有一段較長期。因此中大型啤酒企業要 重視國內消費者獨特的需求,改進現有產品與服務,樹立品牌永久牢固的地緣親和力,再乘跨國洋啤立足不穩之機,先發制人 ,打它個措手不及:三是曲高和寡癥,長期以來,跨國洋啤一直行走高端區位,價格高高在上,百姓少于問津,因此國啤可利 用人和、地利因素全面打起價格戰,迫使洋啤只能退居一方,偏安一隅。一體化規避戰略規避戰略適于15萬噸以下的中小啤 酒企業,因為這些啤企規模小,競爭力弱,面對洶涌的國際一體化浪潮,基本很難組織成有效防御反擊。面對啤酒國際一體化 ,中小啤企采取精耕細作、集中一點戰略是個較為理想的策略,這將為中小型啤企培育自身核心競爭力,存貯“核能”提供足 夠的空間。集中一點戰略指的是主攻某個特定的顧客群,或某產品系列的一個細分區間,或某個地區的市場,并圍繞著如何為 某一個目標服務這一中心,企業制定每一項性能方針都必須考慮自己的市場定位,把精力集中在特定目標顧客或市場上,以提 高營運效率。比如專注做有特色特定類型的啤酒,全力開發推廣高端啤酒,以獲取較高經營利潤,在夾縫中求生存。與其被國 際化,不如去國際化。只要我國啤酒企業保持高度的清醒,居安思危,主動出擊,及早應對,未雨綢繆,正確調整經營戰略, 不斷提高自身競爭優勢,就能有效延長產品市場周期,在市場上擁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在啤酒國際一體化的浪潮中進一步做大 做強。(26N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