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政:必須正視中國勞動力資源的比較優勢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2月22日 14:17 新浪財經 | ||
2003年2月22日,領袖企業競爭優勢峰會在北京新大都飯店舉行。新浪網對本次峰會進行了網上圖文直播,以下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呂政先生的發言。 中國目前企業的競爭力,主要是建立在勞動力成本低的基礎上,而且這個勞動力成本低,從中國的經濟格局上還會繼續保持下去,這主要是由于勞動力的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一個是二元經濟結構,第二是地區差異,第三是產業調整造成了制造業產業勞動力后備軍。 但是長期保持這種低工資,是不是對中國有好處,我正在思考這個問題,但是沒有深入的研究,第一它阻礙技術進步,企業和社會主要是靠勞動力的數量而不是靠技術進步,第二它可能造成GDP的增長,而GNP沒有增長,統計上國家GDP增長很快,但是大量外資企業進入中國的時候,可能你的國民收入是凈流出,是為別人打工,有人告訴我,我們高檔的旅游鞋出口離岸價格是16美元,到美國的價格是76美元,中間商和零售商賺了60美元,國民收入是流失了,這就抑制了國內的有效需求,大家買不起東西,就造成過剩,過剩了就只好依賴出口,能不能調整我們的工資政策,而又使我們的企業繼續保持競爭力,這可能是未來需要研究的問題。 另外一點,低工資也不是絕對的,只是在一些產業有比較優勢,在一些產業不具有競爭優勢,資本密級型的產業這種低工資就沒有優勢。加工制造業領域,中國勞動力的比較優勢也是相對的,從宏觀經濟學上分析,國民收入和居民收入社會需求的影響,和從微觀的分析,企業不能長期建立在勞動力成本低的基礎上。 那么怎么樣解決這個問題?把工資提高一倍,我們的企業還有沒有競爭力?我們現在是維持了超額的利潤,我們必須要倒算我們的成本。要解決這個辦法,技術創新是主要的,但是我想,除了技術創新,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要重新洗牌,要把中國制造業的生產能力重新組織,這種組織就是推進生產的社會化、專業化的分工程度。現在我們的企業叫大企業小規模,而國外發達國家叫模企業大規模,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專業化程度太低。產業組織的調整,推進專業化生產,形成地方的產業集群,可能是提高中國企業競爭力的一個出路,而不要長期就建立在勞動力便宜的基礎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