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小敏:中國經濟面臨兩個不確定因素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2月18日 10:52 新浪財經 | ||
新浪財經訊 2003年2月15日,由《證券市場周刊》、《財經時報》舉辦的"宏觀經濟與資本市場高層研討會"在京舉行。許多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出席了會議。新浪財經對本次會議進行網絡報道。以下文字為與會者發言實錄,未經本人核對。如有媒體引用,請征求發言者同意。 現在最流行的罵人的話就是“你是個經濟學家了”。 今后一段時期內中國經濟面臨兩個不確定因素:世界關系和中國政治體制改革 石小敏:人家告訴我說,現在最流行的罵人的話就是“你是個經濟學家了”。我們這么多年的經濟預測,都離不開統計局的數字,我們在這里評比、判斷等等,而統計局的數字它是我們公務部門提供的可見的,一個最重要的參數。實際上我想,盡管它也在前進和進步,但是對實際的生活相比,還是有差距的。特別是行政部門提供的服務越來越復雜了。由于數據給我們提供了方便,另外他的質量的提高,保持了我們的經濟水平的提高。 第二,我們說宏觀經濟常常有人假設,不管用誰的理論分析,講宏觀經濟好象是一個整體的,中國的經濟好象是整體的,就好比是一個家似的,除了老爺子,還有父母和兒媳,還有孫子,一個家庭是宏觀,每個個人是微觀。可是中國在我看來,發展到現在,中國的經濟好比這樣的家庭,一個外國人在里面,一個流民也在里面,一個官員是好的官員,還有一個很壞的官員腐敗分子在里面,還有幾個。把這個東西作為一個家庭說成一個宏觀的分析,假設里面有密切的聯系,實際上我們看到這個聯系在減弱。 大家看的一個亮點越來越強,和我們關注的宏觀經濟里面的收入分配越來越大傾斜,大多數人的提高水平提高的極慢,上不了現在的消費熱點,比如說房子、汽車、旅游等等,經濟分成幾塊,在不同的層次的體制上,我們把他們放在一起說是宏觀。 我們拿一個理論來,我們自己覺得,這個理論有一個邏輯可以解釋,但是說出來,對一個有經驗的企業家和廠長經理,你說的經濟他說不象,這是他的標準。我覺得我們的宏觀經濟跟這個標準來講,進度有點慢。比如說講的99年以前,我們出過一段通貨緊縮,我們觀察到這個通貨緊縮大多數是競爭性產品的勞務,比如說雞蛋從4塊下降到2塊,彩電也下降的很快,但是這種時候,我們發現壟斷性的產品上的非常快,各種醫療收費和保障都上的非常的快。我們三產服務這一塊,上升的太快的話,給一些中低家庭增加的壓力非常的大。 我們是外向型經濟。特別是96年以后,我們出口的主導理想是三資企業,國有企業死去了,而新生的力量,市場的企業進來以后,他們的技術進步,他們的提高效率的能動性提高了,撐住了人民幣的匯率。這個變化實在是太大了,他們是不同層次,放在一起的話,看變化是看不出來的,所以這里體制的因素,張老師一直講,我們為什么出現這種刺激性的,啟動性的宏觀經濟政策和意志性的體制相結合,我們發現我們這么多的年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更多的是在傳統的,市場經濟、民營經濟的發展是靠國際市場,國際金融,靠市場內部的一些自身的渠道在運轉。但是它提供了生命力和更多的生存空間。 最后我想,結合王建剛才說的,下一步今后兩三年,三五年的宏觀經濟有兩個比較大的不確定的因素,一個是國際關系的變化,這里面超過了我們過去常分析的國內的因素。第二是我想提個問題,就是十六大以后,中國的中上層的治理結構,最高和中上層的權力運作機制,明顯的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管是代系交換,包括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從集中到分權,剛才誰說的,我們多少年沒有的最長的熊市,這一段時間遇到了。而且可能權力和決策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樣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變動。恰恰社會學和政治學都沒有一個確定的分析,這一點上,一個是內外,一個是內部的重要的因素,一個是外部的因素,他們是互動的,對中國整個的經濟的都有一定的決定性。 新浪財經:以上發言未經本人審閱,媒體引用請征求發言者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