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繁榮》序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2月15日 10:06 新浪財經 | ||
從科技進步所獲得的經濟好處本身并不能保證更多的人會過上更好的生活。正如當今世界經濟安全缺乏保障和收入分配普遍不均一樣,盡管科技進步推動經濟發展到更高層次,但糟糕的條件依然繼續惡化。然而新的風險管理理念能夠使我們管理很多風險——現在的和未來的、近的和遠的——并限制資本主義的“創造性破壞”的危害。這些理念的應用將不僅有助于降低破壞性的風險,還能允許人們進行更積極的冒險行為,從而令世界更加多樣化,更加令人鼓舞。 《金融新秩序》一書介紹了一種全新的風險管理體系,來幫助人們保障國民財富的安全,保護世界各地人們賴以維持的數以十億計的小的——也不是太小——經濟收益。絕大部分這樣的經濟收益不會成為新聞,甚至不會引起很多公眾討論,但它們可以加強本來很難獲得的經濟安全,沒有它們,任何表面的進步都會落空。通過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基本制度和管理各類大小風險的方法,我們可以更好地改善我們的生活和社會,而不僅僅是對現狀進行修修補補。 就像現代保險體系保護人們在生活中免受災難性風險帶來的損失一樣,這套體系將利用金融創新來保護人們免受系統性風險帶來的損失:從技術革新導致的失業,到經濟環境變化帶來的對家庭和社區的威脅。 如果能夠成功地實施這套新的金融體系,人們在追求自己的夢想時,將會比在現行風險管理模式下擁有更多的自信。沒有這樣一種更安全的方式,年輕人將很難冒必要的風險把他們的智力資本轉變為對社會有用的商品和服務,而對于以增長為導向的信息社會來說,年輕一代的思想和技能代表了社會發展的原動力。 歷史上的經濟思想家受到他們所在時代的相關風險管理原則的限制。最近在金融理論、信息技術和心理科學方面的進步允許我們能夠設計一套前人想像不到的管理資本主義內在技術和經濟風險的創新體系。共產主義運動的倡導者卡爾·馬克思在1867年發表《資本論》的時候,現代自由經濟政策的主要鼓動者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在1936年發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的時候,經濟自由化的首要推動者米爾頓·弗里德曼在1962年發表《資本主義與自由》的時候,都沒能提出管理這類風險的思想。 最后,《金融新秩序》一書將把風險管理技術應用于我們生活中遇到的主要問題。也就是說,本書將描述一套通過電子化整合的風險管理體系,這套體系將與現有的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一起發揮作用,共同促進財富的增長。本書并不承諾烏托邦社會的出現,也不能對所有的問題給出解決方案。它并不是由某個政治意識形態驅使,也不是出于對某個社會階層的同情。但它確實給出了人們可以實際采取的用來改善生活的步驟。本書描述了有關基本風險管理技術的一些新思路,而并不是面向未來的已完成的藍圖。相反,本書描繪了在未來由實踐、創新和金融理論的進步所必然出現的發展趨勢,這一趨勢將體現在對風險信息的管理以及社會科學家利用心理學設計具有友好用戶界面的、能幫助人們管理收入相關風險的技術中。 我于1997年開始創作本書,作為多年來我對如何完善經濟制度以幫助個人和社會提高風險處理能力的思考和寫作的總結。1993年,我曾發表了一本技術專著《宏觀市場:創造管理社會最大風險的制度》,書中收錄了一系列我與Allan Weiss、Karl Case和Stefano Athanasoulis等人合作的關于風險管理總論的學術論文。但這并沒有描繪出我要向更多人強調的總體藍圖或重要問題。 當時,我曾計劃以這本書來把我對社會和經濟中風險管理的思考綜合起來。我曾希望更正公眾中普遍存在的對于技術和經濟風險的誤解,傳遞一幅更清晰、更準確的描述人們所面對的風險的圖畫。此外,我也希望解釋這些風險的表現形式,許多風險隱藏于我們普通的視線中,阻止我們實現最大的潛能。 但我的這一計劃在1999年被股票市場歷史上一次過度的繁榮打斷了。我聽從了同事和終身好友Jeremy Siegel的建議,決定把本書的寫作放在一邊,先寫一本關于股票市場繁榮的書——這正是過去我在學術作品中所提到過的對長期風險的錯誤理解和錯誤管理的經典案例。在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的幫助下,我的新作《非理性繁榮》在2000年3月成功上市,那時正值股市和科技泡沫的頂峰。 《非理性繁榮》一書得出的結論是,不僅股票市場被夸大了,社會對股票市場的注意以及人們賦予股票市場的重要程度也都被夸大了。股票市場將不會使所有人致富,也不會解決經濟中存在的問題。人們僅僅為選擇股票的目的而關注商業界的行為是愚蠢的,而認為股票價格會一直上漲的想法則更加愚蠢。 《金融新秩序》撿起了我早期的研究和《非理性繁榮》所遺漏的部分。通過說明人們對風險的誤解并引進關于這一問題的全新的思想,我希望解釋我們如何才能從根本上擺脫這一經濟風險困境。不管股票市場繁榮與否,事實上我們正步入一個新時代,我們需要考慮新科技這一全球經濟變化的真實驅動力量帶來的影響,不僅考慮它對某個公司及其股價的影響,而且要考慮它對我們所有人的影響。我們需要理解過去的科技發展在我們的社會經濟制度上所留下的烙印,需要以一種積極的、創造性的方式改變我們的思維,以駕馭這一新的環境。《金融新秩序》則給出了將這些想法變成事實的一些重要途徑。 為了幫助本書的廣大讀者,我組織了一些與本書主題有關的技術和背景文章以及新聞片斷,它們可以從網址www.newfinancialorder.com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