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保險遭遇三大難題 股改面紗揭下競爭態勢凸現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2月14日 06:52 中華工商時報 |
|
2003-2-143:27:18□本報記者馬璐瑤
1月31日———農歷壬午年臘月二十九日,中國再保險公司股改方案被批準了。這是繼中國人保、中國
人壽之后,第三家拿到股改批復文件的國有獨資保險公司。這宣告了偌大的中國再保險市場多年來僅有一家公司唱獨腳戲的局
面行將結束。至此,國內三大保險巨頭的股改面紗已經一一揭下,各自的股改之旅也正式啟動了。股改方案浮出水面在2月1
2日中國再保險公司2003年工作會議上,中國再保險公司副總經理馬鳴家告訴記者,目前,該公司已經做好組織保障等各
項工作,股改領導小組及其下設的辦公室、三個專業子公司的籌建組、人事組和財務組已經進入實質性的運作。據悉,中國再
保險公司確立了走多元化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再保險(金融)集團控股公司的發展道路;提出了股份制改革的基本原則;
堅持以再保險為主營業務,實行產壽再保險分拆改制;擴大業務經營范圍、發展直接保險業務。提及公司股改的具體思路,馬
鳴家指出,將中國再保險組建為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中再集團以投資人和主發起人的身份控股設立中國財產再保險股份
有限公司、中國人壽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國信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將現有的由中國再保險公司全資、控股或參股
的中國保險報社、華泰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中國保險管理干部學院的實際股權相應劃歸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按照方案,
中國再財產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將在該公司現有財產再保險相關業務部門和人員的基礎上設立,中國人壽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將在該公司現有人身再保險相關業務部門和人員的基礎上設立,中國信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將在該公司現有的上海、深圳
、成都分公司和人員的基礎上設立。三家專業子公司主要任務是要吸收境內外保險公司和非保險企業投資。中國再保險公司總
經理戴鳳舉表示,目前該公司正在著手進行的工作包括:聘請中介機構對現有資產業務進行審計和評估、在集團公司控股的基
礎上吸引不超過25%的境外戰略投資者和適當比例的境內資金入股三家子公司。而整個招股工作將在8月份結束,年內三家
子公司將完成掛牌,明年初正式營業。改制面臨三大難題就在中國再保險公司股改方案成為羊年新春各大財經媒體追逐的焦點
之后,就在中國再保險公司即將開始其“第二次創業”之際,業內有專家指出,國有再保險公司改制面臨著三大難題。難題之
一:在共同的改制背景下,與中國人保、中國人壽相比,國有再保險公司改制面臨的最為現實的問題,是如何在法定分保比例
逐年下調的情況下,盡快增加商業分保的收入,以彌補前者的缺口。按照我國的入世承諾,法定分保業務將逐年下調5%,入
世后4年內,20%的法定分保業務將完全取消。也就是說,4年后中國再保險公司面對的將是一個完全商業化的再保險市場
。法定分保一直是中國再保險公司的支柱業務,2002年中國再保險公司191.78億元分保費收入中有179.12億
元屬于法定分保。2006年法定分保將完全取消,新《保險法》也取消了法定分保比例。中國再保險公司立即面臨著業務縮
減、賠付風險加大等一系列嚴峻問題,以至于戴鳳舉在公司2003年工作會議上表示2002年的業績“有可能在今后五六
年內都會是最高水平”。這將使得目前國內再保險公司的“殼價值”盡逝。因此,股改進行中的中國再保險更多的是要考慮增
強贏利能力。難題之二:國內保險公司目前90%的分保費都流到了國外,而國內的再保險能力卻沒有用足,這里除了國際上
規定的要分往國外的一些險種外,一些零散的業務,有相當的部分本來是可以不往國外分出的。盡管中國再保險成立成都分公
司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發展商業分保,現在我們商業分保在整個分保費里的比重只有5%,從今年開始法定分保每年要下降5%
的比例,也就是每年要減少40億元的分保費,要填補這個空間主要靠商業分保。盡管2002年中國再保險的商業分保業務
在繼續快速上升,商業分保業務達到12.66億元,同比上升76.08%。但是有專家指出,中國再保險的商業分保基數
太小,短期內蛋糕不會做得很大。“當2006年20%的法定分保取消后,現在法定分保中的業務除車險外,大部分仍將分
保給中國再保險。”專家認為,因為車險業務單一風險標的較小,直接保險公司一般都會自留;而像建筑安裝險、財產險、貨
運險、責任險等,則會根據風險的不同劃分類別,制定再保險方案。如石油化工廠、油氣開發等高危企業險,目前保險公司往
往自留10%,其余70%進行商業分保。商業分保徘徊不前的另一個原因,是國外再保險公司在國內大做代出單業務。所謂
代出單業務,是指在中國沒有經營權的境外公司,通過國內保險機構在名義上出面承保、而實際上將全部責任都轉嫁給境外再
保險人的方式,進入中國保險市場。按照國外代出單的“行情”,國內公司通常能得到5%的出單費。此外,我國直接保險的
費率相對較高,經營效益主要來源于承保利潤,相對而言,商業分保的動機和意識不強。難題之三:事實上在此之前,外資再
保險公司在國內設立的代表處已經在不同程度地承攬著國內的商業分保業務。該專家的說法在一份保監會的調研報告中得到了
間接印證。該報告指出,由于外資再保險公司不能在中國直接經營人民幣業務,95%以上的商業分保是以外幣形式落入外國
公司囊中。專家分析指出,由于國內再保險市場的容量嚴重不足,除20%的強制再保險外,大部分的商業性再保險業務不能
在國內得到妥善安排,只能分到海外市場。這顯現出其對海外再保險市場的嚴重依賴性。此外,國外再保險業巨頭瑞士再保險
和慕尼黑再保險都已獲準進入中國市場,中國再保險公司不僅將面對國家扶植的法定分保比例的逐年降低,還將面臨來自國外
再保公司的競爭。此外,中國再保險公司引入國際頂級再保險公司的可能性不大,因為“他們可以直接進來”。如何尋到“門
當戶對”而又愿意以參股或合資的方式進入中國的外國公司,這也是考驗現有中國再保險管理層的地方。(14C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