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反傾銷技術壁壘越來越多對華特殊保障條款紛紛出臺 160億美元成為中國外貿隱痛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2月12日 07:08 中華工商時報 |
|
2003-2-1211:07:51【記者王義偉11日北京報道】
國家經貿委產業損害調查局日前出臺一份關于“入世一年來全球貿易摩擦狀況及我國面臨的形勢”的報告
。根據該報告,入世一年來,我國面臨的包括反傾銷、技術壁壘等方面的貿易摩擦有增無減,形勢嚴峻;截至2002年,我
國對外反傾銷共立案22起,保障措施1起,挽回經濟損失約200億元人民幣。該報告希望中國有關部門和企業要對貿易摩
擦的
長期性、復雜性有充分的心理準備,要建立以企業和行業協會為主體的應對機制。對外貿易摩擦形勢嚴峻該報告確認我國
是世界上反傾銷和保障措施的最大受害國。截至2002年10月底,已有33個國家和地區發起了544起涉及我國出口產
品的反傾銷和保障措施調查,涉及4000多種商品,影響了我國約160億美元的出口貿易。具體到2002年,有三個方
面顯著的特點:(一)國外對華反傾銷案件數量和金額居高不下。2002年,我國鋼鐵、汽車擋風玻璃、打火機以及部分農
產品等所遭遇的反傾銷、保障措施案例接踵而至,截止到2002年12月,共有18個國家和地區對我國發起60起反傾銷
和保障措施調查,合計涉案金額近10億美元。報告透露,2002年對我國立案最多的國家是美國和印度。(二)技術性貿
易壁壘對出口影響越來越大。目前,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出口已造成嚴重影響。包括農藥在食品中的殘留量、陶瓷產品含鉛
量、皮革PCP殘留量、煙草中有機氯含量、汽油含鉛量、機電產品、玩具的安全性、汽車排放標準、保護臭氧層的受控物質
、包裝物的可回收性指標、紡織品染料指標等。由于我國出口商品大多為勞動密集型產品,受環保因素影響較大,國外對華實
施的這些技術性貿易壁壘,使我國出口的農產品、食品、紡織品、建筑材料等都受到不同程度影響。據有關部門統計和測算,
2000年我國因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因素影響當年出口直接和間接損失達17.6億美元,2001年我國因不符合國際環
保標準而受阻的出口商品價值就已超過100億美元。2002年,僅歐盟禁止我國動物源性產品進口一案就涉及我國94家
企業,貿易金額達6.23億美元。(三)針對中國的特殊保障條款紛紛出臺。由于我國入世議定書中有允許成員對中國出口
產品采取特殊保障措施的承諾,入世后,世貿組織成員紛紛加強了對華特別產品過渡性保障機制的立法工作。這些立法對中國
十分不利,主要是大幅度降低了立案標準,同時可以僅針對中國,從而避免保障措施針對全球所帶來的壓力。據統計,已有韓
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等國制定了對華保障措施法規。報告認為,針對中國入世議定書發起的特別保障措施案
已成為入世后中國貿易摩擦的新問題。反傾銷和保障措施挽回損失200億報告透露,從1997年我國反傾銷反補貼條例出
臺以來,截止2002年,我國反傾銷共立案22起,保障措施1起,挽回經濟損失約200億元人民幣。對這些行業的扭虧
脫困、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并贏得了調整的時間。具體到2002年,全年反傾銷新立案10起,比200
1年全年的案件多4起。10起案件按各產品年銷售收入計算,達592億元人民幣。鋼鐵保障措施的實施,對我國鋼鐵行業
免受進口產品沖擊,完成結構調整發揮了十分顯著的作用。報告透露,有關部門在加大辦案力度的同時,還積極應對加入世界
貿易組織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運用國際慣例,參照各國的成功經驗,加強了對重點行業、重點產品的產業損害預警機制建設
,先后啟動了汽車、鋼鐵、化肥等易受沖擊行業的產業損害預警機制,建立了國家經貿委、行業協會、省市經貿委、企業四位
一體的產業損害預警機制,為監測進口產品對國內產業的影響,適時發起反傾銷調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如何應對越來越復雜
的貿易摩擦報告認為,中國對外貿易摩擦將在今后較長期內存在。加入世貿組織,并不能減少貿易摩擦,甚至在某些領域將會
面臨更加嚴峻的外部環境。由于我國現有的產業結構以及我國加入WTO后15年內仍會被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以及特殊保
障措施等因素,因此國外針對我出口產品的反傾銷、保障措施、技術性貿易壁壘今后將會有增無減。報告認為,貿易摩擦的增
加,一方面說明我國的經濟已經進入了國際經濟體系,另一方面對我國政府如何轉變職能,適應形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
此,報告建議:首先,應借鑒國外成熟的貿易救濟機制,進一步完善我國政府實施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以及技術性貿易
壁壘的法規體系,建立起符合國際慣例的貿易救濟體系。其次,加快與貿易摩擦相關的產業損害預警機制的建設,健全應對貿
易摩擦的快速反應機制。在國家已建立的汽車、鋼鐵、化肥三個行業產業損害預警機制的基礎上,適時啟動電子信息產品、農
產品等重點產品、敏感產業的產業損害預警機制。最后,要建立以企業和工業行業協會為主體的應對貿易摩擦的新機制。要重
視國外新近針對中國進行的特殊保障措施立法,特別是要關注紡織品等傳統出口產品中量大、價廉的產品的出口,采取符合國
際慣例的有效措施,規范出口秩序,積極做好對外交涉和應訴的準備工作。(12A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