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城鄉差距六比一 戶均財產23萬元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1月15日 17:32 《新世紀》雜志 | ||
注:本文為《新世紀》2003年第1期--“2002年中國社會大盤點”專輯之一,全文共五十回。撰稿/王安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邱曉華6月說,農民問題是目前中國經濟發展中最突出的一個問題,它并不是簡單的農民數量多,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缺吃少穿,更集中的反映是農民貨幣收入低下、增長緩慢,換言之,是農民買不起的問題。 邱曉華認為:當一個國家人們收入發展到1000美元左右時,合理的城鄉收入消費差距應該是1:2。而2001年,中國農民的純收入是2366元,城市居民收入中可支配的貨幣收入是6860元,表面差距為1:3。實際不然:在農民的2366元中還有40%是實物收入,未賣出產品也折算為收入。因此,農民真正的貨幣收入只有1700多元,而1700多元中還有20%用于第二年的生產性投入,最后只剩1400多元可以購買工業消費品,這與6860元相比,差距超過1:5。問題不僅于此,城市居民還有隱性的福利收入,加在一起超過7000元。 邱曉華警告說:如此懸殊的城鄉差距,使得占全國人口63%的農村人口處于一個低市場購買力狀態。正是農民收入低買不起消費品,才造成了目前工業品的積壓,大量企業的停產、半停產,出現了所謂的買方市場。因此,農民問題與失業下崗問題密切相關,可以說,“農民買不起,城里人就得下崗”。 城里下崗工人怎么樣?新華社記者3月發出一篇報道——家住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的一對夫婦雙雙下崗后,開了一間醬肉店。盡管苦心經營,但名目繁多的各種稅費,使他們的利潤所剩無幾。男主人找出一大摞交費交費單據和開店必辦的各種證件。記者數了數,其中僅正式的證照就有10多種。他說:“別看這些證照不過是一張紙、一個本,本身也全要錢。健康合格證,一年一辦,每人65元;衛生許可證,去年把小證換成大證,其實就是一張大紙,又收了200多塊。組織機構代碼證每年一審,貼個花,也要再交100多塊。” 女主人說:“這里頭戴大檐帽的、胳膊上套紅袖箍的總來,來了就是收錢。我們每天煮一鍋肉,周圍住戶購買力也不行,掙錢都是一毛一塊的,人家來了就得一沓沓往出給!备鞣N收費算下來,得有幾十種。粗略地計算,2001年這一年,在免去工商行政管理費的情況下,共交納各種稅費合計約8000元左右,其中各種行政性收費約5600元,是稅收的2.5倍還多。記者在這家小店采訪了一個下午,發現只有兩個顧客光顧,一共也只賣了十幾元錢,去掉成本,只能掙2至3元錢。 城市老百姓到底有多少錢?國家統計局城市調查總隊5月至7月在河北、天津、山東、江蘇、廣東、四川、甘肅、遼寧等8個省(直轄市)采取多項抽樣的方式抽取了大、中、小城市3997戶居民家庭作為有效樣本戶口,由專職調查員進行入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02年6月底,中國城市居民家庭財產戶均總值已達22.83萬元。從1984年到2002年戶均金融資產增長速度為25.5%。 報告顯示,在城市居民家庭財產構成中,房產的比重最高,為10.94萬元,占家庭財產的47.9%;家庭金融資產為7.98萬元,占34.9%;家庭經營資產為2.77萬元,占12.2%;家庭主要耐用消費品現值為1.15萬元,占5%。在家庭人民幣金融資產中,戶均儲蓄存款為5.12萬元,占69.4%,其次是股票(A股),戶均擁有金額為0.74萬元,占10.0%。報告認為,中國目前財富分配的格局和機制總體上看是合理和富有效率的。 人們花不花錢,眼下已成了中國經濟能否保持高速增長的一個舉足輕重的籌碼。據報道,全國庫存積壓商品已達3萬多億元人民幣,國內86%的商品供過于求。另外中國出口總額約占GDP的20%左右,已經成為出口經濟依賴性較強的國家,由于世界經濟增速減緩,內需不足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繼續高速增長的瓶頸。 據估計,中國民間藏著10萬億元的百姓金融資產,而擴大內需所需資金不及其中的十分之三。為何拉動內需如此困難? 有專家指出,10萬億元的賬是這樣算出來的:到2001年底,銀行居民儲蓄是7.2萬億元,美元儲蓄是811億元,再加上老百姓手中的1萬多億元現金。但是這些錢并不全都是“廣大老百姓”的,按前幾年的說法,銀行存款約80%在20%的人手中,這樣一算,80%的老百姓人均擁有的不過是1200多塊錢。 再來看老百姓的實際收入,據2001年上半年的統計,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4707元,人均月收入785元,2001年全國城鎮在崗職工11030萬人,而城鎮人口接近4億人,要靠這866億元養活,按每人每天伙食費5元,一個月就只剩下60元用作它途,這樣的收入狀況,即使敢花錢,又能花出什么花樣來呢? 除去消費,民間投資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新世紀》授權新浪網獨家 刊登之作品。欲轉載者請來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電:(010)62630930 轉5231、5173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