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熙熙攘攘洋老板搶灘 一身冷汗愛立信倒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1月15日 16:43 《新世紀》雜志 | ||
注:本文為《新世紀》2003年第1期--“2002年中國社會大盤點”專輯之一,全文共五十回。撰稿/王安 外資正以空前速度涌入中國。 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稱:2002年上半年,全國外商投資協議額猛增40%,實際投資數 據世界著名的管理顧問科爾尼公司9月23日公布的最新的外國直接投資信心指數調查結果,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最有吸引力的外國直接投資目的國。調查顯示,到2005年,世界上將新增4億左右年收入超過1萬美元的人,其中有一半將是中國人。強大的購買力也是外國直接投資紛紛涌入的原因。此次調查是針對全球1000家大企業的首席執行官、財務總監和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所做。 聯合國貿易與發展組織公布的《2002年世界投資報告》稱,全球2001年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比上一年猛跌51%,降到7350億美元,這是10年來的第一次下降,30年來的最大的一次降幅。發達國家下跌了59%,只有5350億美元;發展中國家下降了14%,只有2050億美元。流入49個最不發達國家的外國直接投資只有全球總額的0.5%。導致外國直接投資全球性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和跨國公司的信心下降。美國發生“9.11”事件又加重了這兩方面的原因。 該報告透露,2001年流入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達到470億美元,比2000年增長15%,居發展中國家第一位,在全球居第6位。不過,在該報告評出的全球15個吸引外資業績最好的國家和15個吸引外資潛力最大的國家中并沒有包括中國。有分析說,這表明中國吸收外資只有量的優勢而沒有質的優勢。 搶灘中國,最惹眼的是金融。11月6日,新加坡大華銀行在北京開設分行;年底前,匯豐銀行將在北京開設卓越理財服務;2002年第一季度,渣打銀行在北京的首家個人業務銀行也將開業。一直被視為是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也開始成為外資銀行登陸中國的灘頭。 根據中國政府的入世承諾,從2001年12月11日起,共有20個城市的人民幣經營業務在4年內分五批向外資銀行開放。央行規定,外資銀行只有連續3年實現贏利,才能對內地居民開展業務。因此,為了備戰北京地區金融保護期滿后出現的競爭局面,各外資銀行代表處正在紛紛籌建分行。 外資保險公司亦不甘落后。然而,《中華工商時報》載文,批評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在美國友邦保險公司北京公司揭牌儀式上的講話。龍永圖在儀式上說:“有關保險業的開放,是我們世貿談判的重要內容,按照有關條款,北京是第二批開放的城市,在兩年之后才能開放。而現在,友邦在北京的公司已經開業了。這說明,中國人民不僅能履行加入世貿的承諾,而且提前一年半履行了承諾!” 文章說,我不認為保監會真的提前一年半履行了承諾,因為提前意味著愚蠢和不負責任,提前意味著違背了中國人民的承諾,有可能引起中資公司的行政訴訟。我倒認為,友邦進京可能還是中國入世談判最后關頭的妥協產物。因為中國對壽險業的入世承諾是只允許組建合資公司,而且外資股份不能超過50%。而此次友邦進京,得到的是獨資的許可。 文章說,除了履行承諾,政府還要學會保護中國人民的利益,特別是在金融市場開放方面,政府應用足“審慎例外”的條款,嚴格按照時間表開放市場。學會利用條款保護國家利益,更是政府應該學習和改進的。我希望龍部長的上述講話僅僅是信口開河、逢場作戲而已。善待他人是中國人的美德,但親兒子更要愛護。 外資銀行一進入,便施以顏色。3月,南京愛立信公司湊足巨資提前還清中資銀行19.9億元貸款,轉而向美國花旗銀行上海分行貸款。由于南京愛立信主要業務之一是程控交換機,在應交款回收方面較為緩慢,風險較大,而花旗與其簽訂買斷保底協議,將南京愛立信的銷售應收款買斷,轉為自身的應收款,從而降低了后者的風險。 目前保底業務在國際上屬于一種比較新興的服務品種,國內銀行迄今為止只有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在幾年前加入國際保底協會,能夠開展該項業務,但操作經驗甚少。花旗銀行正是看準了中資銀行的這一軟肋而飛刀奪愛。 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的負責人說,關于外資銀行在江蘇的業務情況讓金融業“驚出一身冷汗”。近段時間,來自上海的外資銀行在江蘇省內的外匯貸款余額已經達到12.06億美元,相當于江蘇省中資銀行外匯貸款額的36.45%。 外資銀行的另一個顏色是存款要收服務費。美國花旗銀行已在上海開業,在其宣傳冊上有這樣的規定:“如一個月內每日平均綜合賬戶存款不足10萬美元,則須繳付月服務費人民幣100元或美金12元。”這也證明了國內銀行業普遍持有的觀點:外資銀行進入中國市場,不會和中資銀行拼網點,拉儲戶,只需要把市場中帶來80%效益的20%的高質量客戶搶走。 3月,有上海律師吳衛明狀告花旗銀行上海分行“亂收費”,理由是該行向存款低于5000美元的客戶每月收取6美元或者50元人民幣的理財服務費。吳律師據此認為這是對小儲戶的歧視。 然而,有人對照《商業銀行法》和國際上銀行服務慣例,“歧視”一說很難成立。因為花旗銀行(上海)對中國公民提供外匯儲蓄業務并沒有最低賬戶的門檻設定,只要你樂意,任何中國公民都可在花旗(上海)開設外匯賬戶。 其實讓吳律師感到憤懣的不是對方歧視,而是對方嫌貧愛富的經營模式。而后者屬于企業正當的經營策略途徑,是銀行實行差別服務的具體方式之一,好比商家進貨達到一定數量時的批發價優惠。判斷銀行是否“亂收費”,依據只在于(除非法律另有規定)收費方是否有明碼標定的收費標準,已經對同一收費服務項目的實際收費額是否因人而異。 花旗銀行選擇差異服務,是要有所得益,當然也要付出代價。在亞洲金融危機中,中國選擇了人民幣不貶值,也是得益與代價共存。 摩根斯坦利在研究日元貶值問題時表示,中國人民幣不貶值的承諾將使中國為此付出代價。據其測算,日元每貶值10%,中國內地和香港的貿易盈余所受的損失如下:如果其他亞洲國家及地區不作任何反應,則中國內地的貿易盈余將損失72億美元,香港也將喪失38億美元。更有可能的情況是,其他亞洲國家及地區極可能將它們的貨幣貶值5%。這樣就會使中國內地和香港的總體損失達到158億美元——大約是它們在2000年取得的貿易盈余的一半。 現在回過頭來看,中國已挺過了亞洲金融危機。但也恰在這個時候,國際上,主要是發達國家的學者中,又生出一股“中國即將崩潰”的說法。好在這許多年中國人經過的事多了,對各種各樣說法不大在意了,耳根子也硬了,甚至很少有人再隆重地站起來駁斥論戰了, 忙自己的活吧。后事且聽下回分解。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新世紀》授權新浪網獨家 刊登之作品。欲轉載者請來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電:(010)62630930 轉5231、5173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