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米盧坐出租走了 姚明NBA去了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1月15日 15:22 《新世紀》雜志 | ||
注:本文為《新世紀》2003年第1期--“2002年中國社會大盤點”專輯之一,全文共五十回。撰稿/王安 世界杯足球賽中國隊三戰皆敗一球未進。不過這不是米盧離開原因。事前曾有約,不論成敗,這個南斯拉夫教練都要回家。米盧不僅給中國足球,也給中國政府做出了貢獻。 北京稅務部門表示:米盧為金六福廣告繳納個稅30萬元人民幣;從國家體育總局領取的工薪收入代扣個稅180萬元。加上為其他品牌做形象代言人,估計米盧納稅個稅的總額在300萬元人民幣左右。 北京朝陽地稅局介紹,金六福當時與米盧簽訂的協議中規定:金六福向米盧支付一年肖像權使用費總計200萬元,其中先行向米盧支付人民幣95萬元,余款105萬元視國足的成績而定。世界杯中國隊的表現影響了米盧的進項,米盧最后只收到金六福支付的65萬元人民幣的稅后收入。 北京崇文地稅局介紹,從2000年到2002年,體育總局每月都為米盧按照工薪最高稅率45%代扣代繳個稅8萬多元人民幣,總計180萬元人民幣。根據米盧納稅情況計算,米盧從體育總局拿到的稅后收入在220萬元左右。 7月27日,中國足協的官員請米盧吃了一頓,然后米盧就自己叫輛出租車去了機場。為什么?這在別國也許正常,但在中國就是不正常。別說一起摸爬滾打了好幾年,別說米盧把中國足球拱進了世界杯,就是幾個陌生人碰在一起游玩了幾天,之后也會請頓飯,開車送送。足協官員過分了。 10月,郎朗回來了,回北京參加國際音樂節。不知是作為內賓還是外賓。但6年前郎朗離開北京時,他肯定是內賓,是中國人。6年前,郎朗去了美國朱利婭音樂學院。據說有許多著名的音樂學府邀請郎朗。又一個人才走了,讓人捶胸頓足。 眼下讓人頓足的是另一個大男孩王治郅。王是中國第一個進入美國NBA的球員,已被中國國家男籃開除。據官方講,王治郅私心重,當祖國需要時,王毀約,不愿代表中國打亞運會。偏偏在這屆亞運會上,中國男籃丟了冠軍。 接下來還可能出問題的是姚明,姚明已與NBA休斯頓火箭隊簽下3年1800萬美元的合同。從目前NBA狀況和姚明的發展趨勢看,新秀合同結束后,姚明很可能成為NBA的頂尖中鋒。那時,姚明也將順理成章躋身于NBA高薪球員行列。2005年以后,姚明將有可能獲得年薪接近2000萬美元的大合同。 從NBA中鋒的運動壽命看,姚明正常情況下可以打到38到39歲,即新秀期后還可再打13到14年,那么新秀期后的收入可達2.6到2.8億美元。剔除個人所得稅及NBA球員基金,姚明的實際收入將在1.8億美元左右。 這是什么樣的價值概念呢?用形象一點的方法表述,按目前的國際商品價格,姚明的收入大約相當于出口大米102萬噸,蔬菜53萬噸,水果42萬噸,鋼材46萬噸,電視機239萬臺,原油98萬噸,汽車2萬輛,自行車630萬輛,以及2001年全國生物技術產品出口總值1.1倍。姚明將成為中國最大的單個出口商品之一。 從另外的角度看,姚明的收入大約相當于6萬名工人一年創造的工業增加值,20萬名農民一年生產的農業增加值,若用于國內投資消費,則可創造5萬個就業機會。 姚明是個香餑餑,甚至在姚明出國選秀前,上海東方俱樂部、中國國家籃球隊等單位就提出了主張:諸位出去發洋財了,不能忘了咱養育之恩,是不是也該給咱分分紅? 王治郅姚明們的產權(把人喻為物不妥,掌嘴!)到底歸誰呢?在他們進入體校、俱樂部、國家隊之前,王姚還是未成年人,他們的產權應屬于他們的父母。但這之后就不同了,有公家資產的強力投入,衣食住行,訓練,比賽,出國都是公家包攬,這時候王姚的產權就應是股份制的了,父母,王姚本人(獨立核算),公家,三大塊構成了一個混合經濟體,其中公家作為一個股東提出要分紅,也就算不上無理了。 但郎朗不同。郎朗的父親辭去沈陽市公安局警官的職務,到北京住簡易樓蹲學校窗戶陪郎朗學琴;郎朗上學拜師要掏錢;去柏林參加比賽,郎朗、郎父和教授每人16000元人民幣的花銷,是郎家湊的;朗朗去朱利婭學院,當然也不會是中國的公家出錢。當然,從大的方面講,郎朗是中國養育的,郎朗的教師是中國人,郎朗出國參賽的名額是中國的,但這與中國的公家對王姚的投入是不同的,于是就不敢說郎朗是中國制造,中國擁有產權,向郎朗要分紅的主張就顯得理虧--也沒有人提出這主張。 中國制造,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確實讓咱振奮。但一些洋人卻刻意回避這一點,比如制造通訊產品的阿爾卡特公司。阿特卡特人士逢人就叨叨:我們是一家總部設在巴黎的國際公司,我們在全球各國有許多項目,一進去就本土化了。比如阿爾卡特在上海的公司,主要應該是一家中國公司。 咱不能說阿爾卡特像白求恩一樣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他們肯定想把利潤移回到自己家里,他們向各國的“本土公司”收著售價8%到10%的專利費。但阿爾卡特的到來也確實惠及中國,增加就業,提升技術,向政府繳稅。阿爾卡特得便宜還賣乖:這是一家中國公司嘛,對人家好一點嘛--而不是強調阿爾卡特制造,或法國制造。 郎朗是誰制造的?如果郎朗不出國會怎樣?郎朗會取得今天這樣的國際聲譽嗎?不出國的郎朗就是參加了北京音樂節,會有今天這樣的號召力嗎?郎朗參加商業演出是要賺錢的,走到哪賺到哪,來到北京也要賺北京的錢(這其中也會有外國人的錢,在北京的外國人也要買票聽音樂),但郎朗也會惠及北京:增加就業,提升文化,向政府繳稅。而且,國際的郎朗比北京的郎朗或沈陽的郎朗,顯然更能給北京帶來益處。郎朗也是一個混合經濟體,雖然沒有中國的公家的產權,但政府也能獲得收益。 后事且聽下回分解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新世紀》授權新浪網獨家 刊登之作品。欲轉載者請來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電:(010)62630930 轉5231、5173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