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證券民事賠償專題 > 正文
 

高法關于證券民事賠償案件若干規定(全文)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1月10日 10:01 上海證券報網絡版

  (2002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61次會議通過)

  為正確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規范證券市場民事行為,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 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 法規的規定,結合證券市場實際情況和審判實踐,制定本規定。

  一、一般規定

  第一條本規定所稱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以下簡稱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案件),是指證券市場 投資人以信息披露義務人違反法律規定,進行虛假陳述并致使其遭受損失為由,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民事賠償案件。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投資人,是指在證券市場上從事證券認購和交易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本規定所稱證券市場,是指發行人向社會公開募集股份的發行市場,通過證券交易所報價系統進行證券交易的市場, 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市場以及國家批準設立的其他證券市場。

  第三條因下列交易發生的民事訴訟,不適用本規定:

  (一)在國家批準設立的證券市場以外進行的交易;

  (二)在國家批準設立的證券市場上通過協議轉讓方式進行的交易。

  第四條人民法院審理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案件,應當著重調解,鼓勵當事人和解。

  第五條投資人對虛假陳述行為人提起民事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適用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的規定,根據下列不同 情況分別起算:

  (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或其派出機構公布對虛假陳述行為人作出處罰決定之日;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其他行政機關以及有權作出行政處罰的機構公布對虛假陳述行為人作出處罰決定之日 ;

  (三)虛假陳述行為人未受行政處罰,但已被人民法院認定有罪的,作出刑事判決生效之日。

  因同一虛假陳述行為,對不同虛假陳述行為人作出兩個以上行政處罰;或者既有行政處罰,又有刑事處罰的,以最先 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公告之日或者作出的刑事判決生效之日,為訴訟時效起算之日。

  二、受理與管轄

  第六條投資人以自己受到虛假陳述侵害為由,依據有關機關的行政處罰決定或者人民法院的刑事裁判文書,對虛假陳 述行為人提起的民事賠償訴訟,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投資人提起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訴訟,除提交行政處罰決定或者公告,或者人民法院的刑事裁判文書以外,還須提 交以下證據:

  (一)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身份證明文件,不能提供原件的,應當提交經公證證明的復印件;

  (二)進行交易的憑證等投資損失證據材料。

  第七條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案件的被告,應當是虛假陳述行為人,包括:

  (一)發起人、控股股東等實際控制人;

  (二)發行人或者上市公司;

  (三)證券承銷商;

  (四)證券上市推薦人;

  (五)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等專業中介服務機構;

  (六)上述(二)、(三)、(四)項所涉單位中負有責任的董事、監事和經理等高級管理人員以及(五)項中直接 責任人;

  (七)其他作出虛假陳述的機構或者自然人。

  第八條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案件,由省、直轄市、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的市、計劃單列市和經濟特區中級人民法院 管轄。

  第九條投資人對多個被告提起證券民事賠償訴訟的,按下列原則確定管轄:

  (一)由發行人或者上市公司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但有本規定第十條第二款規定的情形除外。

  (二)對發行人或者上市公司以外的虛假陳述行為人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三)僅以自然人為被告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條人民法院受理以發行人或者上市公司以外的虛假陳述行為人為被告提起的訴訟后,經當事人申請或者征得所有 原告同意后,可以追加發行人或者上市公司為共同被告。人民法院追加后,應當將案件移送發行人或者上市公司所在地有管轄 權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當事人不申請或者原告不同意追加,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追加的,應當通知發行人或者上市公司作為共同被告參加 訴訟,但不得移送案件。

  第十一條人民法院受理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案件后,受行政處罰當事人對行政處罰不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 訴訟的,可以裁定中止審理。

  人民法院受理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案件后,有關行政處罰被撤銷的,應當裁定終結訴訟。

  三、訴訟方式

  第十二條本規定所涉證券民事賠償案件的原告可以選擇單獨訴訟或者共同訴訟方式提起訴訟。

  第十三條多個原告因同一虛假陳述事實對相同被告提起的訴訟,既有單獨訴訟也有共同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提 起單獨訴訟的原告參加共同訴訟。

  多個原告因同一虛假陳述事實對相同被告同時提起兩個以上共同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將其合并為一個共同訴訟。

  第十四條共同訴訟的原告人數應當在開庭審理前確定。原告人數眾多的可以推選二至五名訴訟代表人,每名訴訟代表 人可以委托一至二名訴訟代理人。

  第十五條訴訟代表人應當經過其所代表的原告特別授權,代表原告參加開庭審理,變更或者放棄訴訟請求、與被告進 行和解或者達成調解協議。

  第十六條人民法院判決被告對人數眾多的原告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時,可以在判決主文中對賠償總額作出判決,并將每 個原告的姓名、應獲得賠償金額等列表附于民事判決書后。

  四、虛假陳述的認定

  第十七條證券市場虛假陳述,是指信息披露義務人違反證券法律規定,在證券發行或者交易過程中,對重大事件作出 違背事實真相的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在披露信息時發生重大遺漏、不正當披露信息的行為。

  對于重大事件,應當結合證券法第五十九條、第六十條、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二條、第七十二條及相關規定的內容認 定。

  虛假記載,是指信息披露義務人在披露信息時,將不存在的事實在信息披露文件中予以記載的行為。

  誤導性陳述,是指虛假陳述行為人在信息披露文件中或者通過媒體,作出使投資人對其投資行為發生錯誤判斷并產生 重大影響的陳述。

  重大遺漏,是指信息披露義務人在信息披露文件中,未將應當記載的事項完全或者部分予以記載。

  不正當披露,是指信息披露義務人未在適當期限內或者未以法定方式公開披露應當披露的信息。

  第十八條投資人具有以下情形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虛假陳述與損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一)投資人所投資的是與虛假陳述直接關聯的證券;

  (二)投資人在虛假陳述實施日及以后,至揭露日或者更正日之前買入該證券;

  (三)投資人在虛假陳述揭露日或者更正日及以后,因賣出該證券發生虧損,或者因持續持有該證券而產生虧損。

  第十九條被告舉證證明原告具有以下情形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虛假陳述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

  (一)在虛假陳述揭露日或者更正日之前已經賣出證券;

  (二)在虛假陳述揭露日或者更正日及以后進行的投資;

  (三)明知虛假陳述存在而進行的投資;

  (四)損失或者部分損失是由證券市場系統風險等其他因素所導致;

  (五)屬于惡意投資、操縱證券價格的。

  第二十條本規定所指的虛假陳述實施日,是指作出虛假陳述或者發生虛假陳述之日。

  虛假陳述揭露日,是指虛假陳述在全國范圍發行或者播放的報刊、電臺、電視臺等媒體上,首次被公開揭露之日。

  虛假陳述更正日,是指虛假陳述行為人在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指定披露證券市場信息的媒體上,自行公告更正虛 假陳述并按規定履行停牌手續之日。

  五、歸責與免責事由

  第二十一條發起人、發行人或者上市公司對其虛假陳述給投資人造成的損失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發行人、上市公司負有責任的董事、監事和經理等高級管理人員對前款的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但有證據證明無過 錯的,應予免責。

  第二十二條實際控制人操縱發行人或者上市公司違反證券法律規定,以發行人或者上市公司名義虛假陳述并給投資人 造成損失的,可以由發行人或者上市公司承擔賠償責任。發行人或者上市公司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實際控制人追償。

  實際控制人違反證券法第四條、第五條以及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虛假陳述,給投資人造成損失的,由實際控制人承擔 賠償責任。

  第二十三條證券承銷商、證券上市推薦人對虛假陳述給投資人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但有證據證明無過錯的,應 予免責。

  負有責任的董事、監事和經理等高級管理人員對證券承銷商、證券上市推薦人承擔的賠償責任負連帶責任。其免責事 由同前款規定。

  第二十四條專業中介服務機構及其直接責任人違反證券法第一百六十一條和第二百零二條的規定虛假陳述,給投資人 造成損失的,就其負有責任的部分承擔賠償責任。但有證據證明無過錯的,應予免責。

  第二十五條本規定第七條第(七)項規定的其他作出虛假陳述行為的機構或者自然人,違反證券法第五條、第七十二 條、第一百八十八條和第一百八十九條規定,給投資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六、共同侵權責任

  第二十六條發起人對發行人信息披露提供擔保的,發起人與發行人對投資人的損失承擔連帶責任。

  第二十七條證券承銷商、證券上市推薦人或者專業中介服務機構,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發行人或者上市公司虛假陳述, 而不予糾正或者不出具保留意見的,構成共同侵權,對投資人的損失承擔連帶責任。

  第二十八條發行人、上市公司、證券承銷商、證券上市推薦人負有責任的董事、監事和經理等高級管理人員有下列情 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共同虛假陳述,分別與發行人、上市公司、證券承銷商、證券上市推薦人對投資人的損失承擔連帶責任 :

  (一)參與虛假陳述的;

  (二)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虛假陳述而未明確表示反對的;

  (三)其他應當負有責任的情形。

  七、損失認定

  第二十九條虛假陳述行為人在證券發行市場虛假陳述,導致投資人損失的,投資人有權要求虛假陳述行為人按本規定 第三十條賠償損失;導致證券被停止發行的,投資人有權要求返還和賠償所繳股款及銀行同期活期存款利率的利息。

  第三十條虛假陳述行為人在證券交易市場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范圍,以投資人因虛假陳述而實際發生的損失為限。投 資人實際損失包括:

  (一)投資差額損失;

  (二)投資差額損失部分的傭金和印花稅。

  前款所涉資金利息,自買入至賣出證券日或者基準日,按銀行同期活期存款利率計算。

  第三十一條投資人在基準日及以前賣出證券的,其投資差額損失,以買入證券平均價格與實際賣出證券平均價格之差 ,乘以投資人所持證券數量計算。

  第三十二條投資人在基準日之后賣出或者仍持有證券的,其投資差額損失,以買入證券平均價格與虛假陳述揭露日或 者更正日起至基準日期間,每個交易日收盤價的平均價格之差,乘以投資人所持證券數量計算。

  第三十三條投資差額損失計算的基準日,是指虛假陳述揭露或者更正后,為將投資人應獲賠償限定在虛假陳述所造成 的損失范圍內,確定損失計算的合理期間而規定的截止日期。基準日分別按下列情況確定:

  (一)揭露日或者更正日起,至被虛假陳述影響的證券累計成交量達到其可流通部分100%之日。但通過大宗交易 協議轉讓的證券成交量不予計算。

  (二)按前項規定在開庭審理前尚不能確定的,則以揭露日或者更正日后第30個交易日為基準日。

  (三)已經退出證券交易市場的,以摘牌日前一交易日為基準日。

  (四)已經停止證券交易的,可以停牌日前一交易日為基準日;恢復交易的,可以本條第(一)項規定確定基準日。

  第三十四條投資人持股期間基于股東身份取得的收益,包括紅利、紅股、公積金轉增所得的股份以及投資人持股期間 出資購買的配股、增發股和轉配股,不得沖抵虛假陳述行為人的賠償金額。

  第三十五條已經除權的證券,計算投資差額損失時,證券價格和證券數量應當復權計算。

  八、附則

  第三十六條本規定自2003年2月1日起施行。

  第三十七條本院2002年1月15日發布的《關于受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侵權糾紛案件有關問題的通 知》中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準。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第77屆奧斯卡盛典
駕駛員培訓新大綱
世界新聞攝影比賽
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
騎士號帆船歐亞航海
CBA全明星賽陣容公布
上海地產面臨泡沫破滅
京城在售樓盤分布圖
劉曉慶文集:自白錄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