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行為被認定為證券市場虛假陳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1月10日 09:09 上海證券報網絡版 | ||
最高人民法院9日公布的司法解釋將虛假陳述行為分為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重大遺漏和不正當披露等4種行為。 最高法院9日公布《關于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對證券市場的虛假陳述界定為 ,信息披露義務人違反證券法律規定,在證券發行或交易過程中,對重大事件作出違背事實真相的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 者在披露信息時發生重大遺漏 最高法院副院長李國光說,原告的損失與被告的侵權行為之間是否存在法律上的因果關系,是認定侵權行為的必要條 件。司法解釋明確規定,同時具備以下情形的,認定虛假陳述與損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投資人所投資的是與虛假陳述直 接關聯的證券;投資人在虛假陳述實施日及以后,至揭露日或者更正日之前買入該證券;投資人在虛假陳述揭露日或者更正日 及以后,因賣出該證券發生虧損,或者因持續持有該證券而產生虧損。 李國光同時指出,如被告能證明投資人存在以下事由的,認定虛假陳述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在虛假陳述 揭露日或者更正日之前已經賣出證券;在虛假陳述揭露日或者更正日及以后進行的投資;明知虛假陳述存在而進行的投資;損 失或者部分損失是由證券市場系統風險等其他因素所導致;屬于惡意投資、操縱證券價格的。 李國光特別指出,司法解釋所指的虛假陳述實施日,是指作出虛假陳述或者發生虛假陳述之日;虛假陳述揭露日,是 指虛假陳述在全國范圍發行或者播放的報刊、電臺、電視臺等媒體上,首次被公開揭露之日;虛假陳述更正日,是指虛假陳述 行為人在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指定披露證券市場信息的媒體上,自行公告更正虛假陳述并按規定履行停牌手續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