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待居民儲蓄高速增長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1月07日 07:27 上海證券報網絡版 | ||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保持了較高的增長勢頭,而國民收入分配也逐漸向個人傾斜,這就使得居民收入不斷提高, 保持了一定的增速。而居民儲蓄存款來源于居民收入,所以居民儲蓄存款的高速增長與居民收入的增長密切相關。根據對19 91年以來居民可支配收入與儲蓄增長數據的統計,全國居民儲蓄存款的年增速與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增速基本 保持同步。但是,進一步比較分析可以發現,居民儲蓄的增速要略高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這表明儲蓄增量不僅來自于居 民增收,還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于居民的"超儲蓄"。 居民"超儲蓄"反映的是居民儲蓄意愿在增強。隨著我國住房、醫療、養老等社會福利體制的進一步改革,人們在考 慮收入的支配時,防患意識明顯提高。為應對改革帶來的不確定性,許多居民進行預防性儲蓄。此外,教育產業化的結果帶來 教育費的上升,人們為后代教育進行儲蓄的傾向也隨之增強,F在,具有以上儲蓄動機的儲戶在不斷增多,而此類儲蓄具有很 強的剛性,難于分流。 那么,應該如何對待居民儲蓄存款的快速增長呢? 1、我國居民儲蓄人均數低,儲戶結構與收入結構不對稱。8萬多億元居民儲蓄從總量上算是比較高的,但人均算來 并不高。按人均計算,我國人均儲蓄額尚不足6千元,不僅距離發達國家有很大差距,跟同水平的發展中國家相比水平也并不 高。此外,從儲蓄結構看,占儲蓄賬戶總數20%的儲戶為高收入居民,其儲蓄額占總儲蓄的60%以上。而占儲蓄賬戶總數 80%的儲蓄者為低收入居民,他們的儲蓄額占總儲蓄額不到一半。 2、8萬多億元居民儲蓄是社會的穩定器。許多居民儲蓄是出于養病防老以及后代教育的考慮,部分儲蓄甚至是居民 的"養命錢"。8萬多億元儲蓄存款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醫療和養老保障不足、教育收費越來越高給社會帶來的壓力。在對儲 蓄存款進行分流時要充分考慮以上兩個特點,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適度分流。 3、創造更多安全性強的投資工具,促進儲蓄向投資的轉化。近10年以來,我國金融業的改革加快,金融市場,尤 其是證券市場和保險市場有了較快發展。但它們為居民提供的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匹配較好的產品仍顯不足。從居民踴躍 認購國債可看出,大多數居民對相對安全、利息收入又高于銀行儲蓄存款的投資工具存在巨大的需求。為此,可以創造一些安 全性較高同時又具有一定盈利性的投資工具,主要是高等級債券。例如可以允許經濟發達城市或地區發行市政債券等,以及收 益穩定、具有特許經營權的公用事業債券等。 4、改善消費環境,促進儲蓄向消費轉化。目前,隨著居民收入和儲蓄的增長,部分高收入的居民消費水平正處于從 1萬元向10萬元跨越的轉型期。但是經過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的消費高速增長,基本耐用消費品市場漸趨飽和。而新的 消費熱點,如汽車等存在不合理的收費和管制,住房市場不健全,有的城市房價畸高,旅游等領域也不盡人意,這些都制約著 儲蓄向消費轉化。為此有關方面應加強對新興消費熱點市場的管理,為消費者提供一個良好的消費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