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中國產業空心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1月02日 16:04 南風窗 | ||
本刊記者 章敬平 2002年12月13日,樊綱再出驚人之論。這位被媒體視為“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經濟學家,在國家統計局舉辦的“中國經濟增長論壇”上,警示一些地方政府領導人在決策資本投向方面正沿著“離制造業”的方向越走越遠,最終有可能陷入產業空心化的泥沼。 不獨樊綱,著名經濟學家茅于軾、中國工程院院士朱高峰都從不同視角,對一些地方政府盲目攀附高新科技提出了委婉的批評。 “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體的新經濟概念,打動了很多地方官員,制造業中的大部分被視為夕陽產業,發展制造業成為不思進取的落后意識! 資本投入“離制造業” 有數據表明,中國制造業的增長是全球最快的。作為新生力量的“中國制造”大有鋪天蓋地之勢,排名已達世界第四位,讓我們的鄰居—制造強國日本整天里擺出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害怕被搶了飯碗。甚至有媒體放言:中國正在成為“世界工廠”。 如此情境下,“離制造業”讓關注中國制造的人們不禁為之一愣。因此在論壇上,這一概念受到記者們的追問也就不難理解。 對產業結構發展規律的了解,有助于我們搞明白什么叫“離制造業”。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隨著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勞動力由第一產業依次向第二產業、第三產業轉移;發達國家的工業化歷史表明,工業內部結構也將經歷:先以重、化工業為主,然后向高度加工工業轉移,并發展到技術密集化的階段。 在這一過程中,如果新舊產業銜接得不好,經濟很容易就會在“離制造業”的階段感染,最終患上“產業空心化”之病,用一句俗語形容就是“青黃不接”:原有的產業衰退了,為了生存向后進國家轉移;可新的產業還沒有充分發展,補不上轉移出去的缺口。舊的已去新的沒來,于是工業在國民經濟中收入和就業的比重就不斷下降,形成“外實中虛”、日趨萎縮的局面。 產業空心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而“離制造業”就是產業空心化這個最壞的結果到來之前的先兆! “離制造業”現象在抬頭 目前,中國經濟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離制造業”現象。無論是勞動力的質和量,還是社會資本流向,都初顯征兆。 本刊記者2002年7月刊發的《“中國制造”下的“技工荒”》中就技工人才的匱乏進行了比較深入的剖析,實際情況表明“技工荒”不可能在短期內改變。 2002年9月,在“技能人才與中國制造”論壇上,眾多大型企業的老總感嘆高級技工找不到,就連來自老工業基地沈陽的沈飛集團每年也都受此困擾。 中國專業技術人員數量的2/3配置在第三產業,第二產業只占1/4,其中制造業僅為1/6。1995年以降,中國制造業從業人員開始下降,第三產業從業人員迅速上升,并超過第二產業從業人員的比重。專家認為,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的迅速增長和制造業從業人員比重的減少,表明勞動力配置并不是按照工業化的發展軌跡運行的。 放眼主要工業化國家,美、德、日、英等國勞動力在制造業中的比重遠遠高于中國,其中德國高出中國一倍。如果任由這種狀態持續下去,中國經濟就將成為由第三產業推動經濟增長的結構變動過程,而不是工業化過程。 表明中國存在“離制造業”現象的,還有社會資本的流向。早在半年前,杭州“豪宅瘋賣”,就引發了經濟學家關于社會資本流向的討論。從國家統計局的官方數據看,第三產業投資在全社會投資總額中的比重一直處于上升勢頭,而最近五年來,制造業無論在基本建設投資層面,還是在更新改造投資層面,所占全社會投資總額中的比重都是下降的。 中國社會資本對工業或者制造業的投入嚴重不足。國際上普遍認為,當企業科技投入比例達到2.5%時,企業方可維持生存;達到5%時,企業在市場上才具有競爭力。國外一般大中型企業這一比重為10%左右,而中國的大中型企業只有1.49%。當WTO敞開了中國之門后,憑借著距離維持生存的標準還很遙遠的技術水平,中國工業不知該如何于競爭中求存。 對夕陽產業說不? 在全國各地的“高科技園熱”中,地方官員無疑是這這股潮流的始作俑者。在很多城市,地方官員在會議上反復宣稱,工業發展要打破常規,合理跨越。樊綱說,少數地區甚至出現地方官命令民營企業家放棄傳統產業的事情。在追求政績的官員看來,只有高新技術才是朝陽工業。 眾所周知,二戰后的西方國家,在原子能、電子、宇航等新興工業部門崛起后,將相對衰退的紡織、鋼鐵等諸多傳統產業視為“夕陽產業”。一些受到強烈刺激的中國人,開始懷疑“夕陽產業”在中國是否有前途?更有人認為,中國可以繞開工業化進程直接進入信息社會。 中國工程院院士朱高峰說,“如果不能處理好勞動密集型產業、資金密集型產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之間的關系,所有的城市都去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這樣的整齊劃一是荒謬的。” 朱在中國經濟增長論壇上以極其誠懇的態度說,沒有制造業的發展和提高,中國其他產業不可能獲得良性的發展,就業問題將更為尖銳,人民生活也不可能得到普遍的提升,國家的穩定和安全就會受到威脅。 茅于軾等人對朱高峰的言論甚為認同。他們以為,中國的國情決定,制造業仍然是中國的主導產業。中國目前還處于工業化的中期,基本上完成了以原材料為中心的重化工業,開始向以裝備工業為中心的高加工過渡。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邱曉華認為,盡管現在工業化社會向信息化社會過渡,但制造業的存在意義并不會下降。對于中國,工業化尚未完成,不可能強行超越這個階段。制造業與信息產業的關系也不是誰替代誰,或者兩選一的關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的關系。 中國拒絕空心化 官員們忽視制造業的態度與兩個目標相關:加快經濟發展;樹立施政業績。 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的報告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任由資本和勞動力“離制造業”現象的發展,忽視制造業本身所具有的特點,過早地進入后工業化或者服務化階段,那么不僅會制約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業現代化進程,也會影響第三產業的發育和高級化,抑制投資和消費意愿。從長期看會削弱國家競爭力,從而影響整個國民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提高。 考察一下大英帝國衰落的歷史,盡管解釋的版本很多,但過度把眼光放在虛擬投資而忽視實業投資,尤其是國內的實業投資是經濟領域內的根本原因。事實上,一戰前后,英國的制造業技術已經無法和后起的德國與美國相比。正如克拉潘在《現代英國經濟史》中發出的感嘆一樣:值得自豪的英國產品越來越少了。 從近十年來日本經濟持續的不景氣中,也可以得到類似的教訓。中國理應避免讓剛剛抬頭的“離制造業”現象,發展至“產業空心化”的最壞境地,重蹈他人覆轍。 (本文所引用的部分數據和觀點,來自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提供的“中國經濟增長論壇”背景報告之《制造業與中國經濟增長》) 本文章屬于南風窗2003年第一期系列專題文章之一,這一期的主題是“財富涌動”,從宏觀層面全面透視和解析中國的經濟和社會變遷。《南風窗》雜志社授權新浪財經在72小時內獨家使用,其他任何媒體轉載必須征得新浪財經同意。聯系電話:010-82628888-5151 finance@staff.sina.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