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危與機之三:在賺錢效應示范之后QFII的高潮 | ||
---|---|---|
http://whmsebhyy.com 2002年12月29日 22:13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熊毅 上海報道 賺錢是關鍵 “QFII真正發揮作用尚需時日。”港交所中國發展及上市推廣交易市場業務單位高級總監彭如川近日就QFII作如此評價。 現有的細則中對外資還存在一些限制性的規定,因為金融市場的開放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境外機構投資者也一定明白這一點。正如中國加入WTO后外資銀行要經過幾年才可以經營人民幣業務一樣。 “目前關鍵是要有人先做起來,只要有人做,就會有人跟。其他的外資機構都要看看這些先入者是否能賺到錢,賺到錢后能不能裝進口袋。因為規則中有許多需要解釋的,一些國外投資銀行也不一定能理解,終釋權在證監會,等完全明白后就會有人先進去,做得不錯大家才會進來。”彭如川分析指出。 “吸引QFII們入場的最終吸引力在于良好收益預期。”秦曦說。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所長秦曦認為,中國是一個新興市場,同時又是一個轉軌市場。他認為,在考察中國證券市場的投資機會時,首先要看證券市場的發展根基——經濟發展的趨勢。據預測,中國今后二十年仍能保持較強的增長速度。秦曦還指出,市盈率高低并不是決定市場投資價值的絕對標準,良好的贏利預期才是外資選擇是否戰略進入的關鍵因素。 該研究所預測,QFII在中國市場的投資方式將會有以下幾種:一是通過基本面分析選擇行業和公司以控制政策或市場風險;二是通過定量化投資或組合等形式參與中國國內市場投資;三是進行長期投資,獲取上市公司成長增值的收益,并回避政策變動的短期風險;四是通過外資并購、重組產業模式,或者通過參與國有股、法人股及流通股股權的運作,進行多市場的套利交易,或謀求長期的戰略投資收益。 換句話講,QFII催生中國資本市場新盈利模式。 催生新盈利模式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研究員許立軍提出,QFII制度是在我國證券市場進入全方位開放時代的大背景下出臺的,該制度的實施并不是簡單地引入一些增量資金,更重要的是會促使市場投資理念的轉變。而投資理念的轉變直接導致了股價的結構性調整,并由此催生新盈利模式。 他認為,過去的投資理念是以挖掘投機價值為主,其特征表現為挖掘所謂的上市公司成長性及殼資源的重組價值,但由于業績無法同步跟上,使操作理念的基礎發生了根本性動搖。同時,由于盛行資金推動方式也致使市場的流動性趨弱,特別是在股市處于低迷時期。在新的開放時代,這種挖掘投機價值為主的理念并不一定完全消失,但QFII基于開放時代的投資理念必然也會逐漸興起。QFII作為有著相對成熟投資理念的機構投資者,從控制風險的角度考慮,會更多地關注和控制風險,因而會特別關注大盤藍籌股,以實現長期投資和控制流動性風險。毫無疑問,QFII注重基本面的投資方法將在市場上帶來較強的示范作用,這將進一步推動市場的理念向基于基本面分析的價值投資方面逐步轉移。 由于全新的市場環境,特別是市場投資理念的變化,直接導致了“6.24”以來國內A股上市公司股價結構的調整。就目前而言,股價結構性調整的脈絡正逐漸清晰,其趨勢是A股市場的股價以藍籌股為價格中樞,以開放市場中的股價結構為參考,重新自發進行定位。 自“6.24”以來,績劣股(虧損股)的累計跌幅遠遠大于藍籌股的跌幅,績優股的風險相對較小。此外,通過比較既有A股又有H股的25家上市公司股價可以發現,內地A股市場和香港H股市場股價結構存在很大差異。在香港市場,華能國際等藍籌股的價格遠高于小盤股如南京熊貓、績差股如吉林化工的價格,而在A股市場它們的價格差異卻相反。申萬報告認為,由于香港市場的股價結構與全球其它開放社會中的股價結構比較一致,即崇尚績優、股本大小對業績影響小,所以在內地A股市場逐步開放以及超常規發展機構投資者的時代,預計藍籌股的價格會得到進一步提升,而小盤股和績劣股價將可能回落,股價與業績的相關度增加。當然這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這種持續的股價結構性調整也揭示了未來可能的盈利模式。在結構性調整中可以發現,過去封閉市場中集中資金重倉操縱中小盤股票價格來牟利的盈利模式正在淡出,大批莊股紛紛破位跳水,顯然不能用基本面出問題來解釋,更可能是運作這些股票的資金在不約而同地出局。這意味著原有的盈利方式已經步入窮途末路。而與此同時,以中國聯通、上海汽車、中國石化為首的藍籌股卻非常抗跌,也昭示有大量資金介入到具有較好流動性、收益穩定的藍籌股之中。 全方位開放政策推動了市場投資理念的轉變,而QFII制度的出臺和實施使得這一轉變進一步提速。遵循股價結構性調整的脈絡,可以預見,機構投資者將趨向合理分散、長期投資、注重流動性的組合投資方式,這一新盈利模式將逐步興起。 2002年12月30日 21世紀經濟報道 第29版 新浪編者注:“激情燃燒的財經歲月-《21世紀經濟報道》歲末專輯”專題系《21世紀經濟報道》與新浪財經聯袂制作。本文為《21世紀經濟報道》2002年終特刊(1-60版)系列文章之一,該年終特刊(完全版)為《21世紀經濟報道》授權新浪網獨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體及網站不得轉載,除非獲得《21世紀經濟報道》書面授權并注明出處。欲轉載本專題相關內容、或對本專題有任何建議,請來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電:(010)62630930 轉5361聯系。值此新年即將到來之際,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在本年度對新浪財經的支持,歡迎賜稿與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