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評家為什么總落馬 ———中國股市10萬個為什么之十七 |
|
http://whmsebhyy.com 2002年12月23日 06:36 中華工商時報 |
|
2002-12-233:26:06水皮雜談
股評家是相伴這個市場而生的,但是在這個市場走過10年的歷程之后,人們卻很奇怪的發現,股評家這
三個字已經從最初的褒義變成了最近的貶意,做股評的同志頗有點誰叫我股評家我跟誰急的味道。流傳最廣而又未經證實卻極
具殺傷力的說法來自深圳。在這個中國最早的特區,改革開放觀念最新的地方,有人作過一項民意測驗,結果發現在職業受
尊
敬程度的排名中,股評家作為一種職業的美譽度排在娼妓之后,屬于三教九流的下三品,盡管這只是個傳說,但是多少反映了
一點民意。其實職業是無所謂貴賤高低的,如果憑誠實勞動吃飯,那么職業也就是革命的分工不同。具體到股評家,不管你評
價如何,喜歡與否,這個工作卻總要有人做,而且一般人還做不好,沒有一定的專業技能還做不了,怎么說這也是一份憑智力
,玩文字的文化工作,如果你要嫌名聲不好,硬要叫什么證券分析師的大號,或者改叫個人理財分析師的雅號,也沒關系,但
你不要認為你穿上馬甲別人就認不出你來。股評家的存在并不會因為職業的毀譽而失去理論基礎。從投資者的角度看,任何個
體在投資決策中都希望能夠收集到更多的市場層面的信息和反饋,股評家的胡說八道能夠滿足投資者特別是信息相對閉塞的中
小投資者的心理需求,所以不光是在中國這樣不成熟的市場需要股評家,就是像美國那樣的成熟市場也需要股評家。從傳媒的
角度看,沒有所謂股評家的信口雌黃又哪來那么多的有效信息可以填充版面,又如何來吸引有此需求的讀者?從機構的角度看
,所謂股評家也就是研發人員,這是大資金操盤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專業人才配置。所以,作為對股評家這一職業的官方認可,
中國證監會在1998年出臺的一個規范條例,對從事證券咨詢業務的專業人員實行憑證上崗制度,并且在1999年開始第
一次“科考”,據說考過的全國不過700人,考過的可以名正言順的大放厥詞,沒考過的,對不起要么閉嘴,要么就成“黑
嘴”,就像在美國簽證過期了,又不想回國,繼簽又簽不了,就只好成了“黑戶”。股評家的名聲一半是被這種“黑嘴”毀掉
的。2002年10月18日至10月20日,連續三天,三大證券報都登出中國證監會上;榫值墓,要求一個叫唐能
通的人到該局接受調查,時限是10月31日之前。這是中國證監會第一次通過傳媒公告的方式通知被調查人接受調查,這等
于無形之中宣布唐能通涉案,因為證監會的公告依據是《證券法》第168條,而對照168條所陳的四種情況,國務院證券
監督管理機構有權對唐能通采取的措施是第二種,即:詢問當事人和與被調查事件有關的單位和個人,要求其對與被查事件有
關的事項作出說明。唐能通也算是上海灘上的名嘴,著有《短線是銀》系列炒股書,流行最廣的廣告語是:“從10萬炒到百
萬需要多少年,答案是兩年。”不言而喻,對于廣大的股民而言,10萬和百萬就是一個財富階層的跨越,年盈利500%對
任何投資者都是極大的誘惑,唐能通當然知道廣告歸廣告,他要真有這本事還用得著爬格子賣書賣光盤賺辛苦錢,他自己做不
就完了么,還有什么行業的年利水平能到500%?但是上當受騙者還是前赴后繼不計其數,唐能通更是由此開辦了上海廣通
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和上海短線圖書有限公司,干起了“你挖金,我賣水”的勾當,而投資者卻屢屢在他推薦的個股上大跌跟頭
,最典型的“銀河科技”幾乎腰斬所有跟進者。最具諷刺意味的是,唐能通和他的咨詢公司根本就沒有證監會的從業資格證書
,根本無權從事證券咨詢業務,是名副其實的“雙料黑嘴”。唐能通會自己上證監會的門嗎?當然不會。(23B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