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聯合會會長艾豐:中國企業家的成長問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2年12月22日 22:02 新浪財經 | ||
新浪財經訊 由“中國企業家”雜志社主辦的“2002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于2002年12月20日-21日在北京召開,新浪網為本次論壇的網絡支持。以下為21日閉幕式實錄。 主持人:非常感謝樊綱先生,我們又一次得提到聽企業家演講和經濟學家的演講不同,聽企業家演講我們感到激情,聽經濟學家演講我們會感到冷靜。我學中文出身,但有一個詞我一直搞不清楚,我們描寫公安人員的作品里我們說敵人很狡猾的時候,我們就說道高一 有請中國企業聯合會會長艾豐先生發表演講。 艾豐:參加了兩天的會,聽了許多企業家和經濟學家的精采講演,很有收獲。以企業領袖命名的會議在中國還是第一次,我覺得更重要的不是第一次,而是其內涵和標志具有更深遠的意義。最近我的興奮點是觀念和文化。今天我也從觀念和文化的角度談談參加這次會議的感想。大概是“四個一個”的概念。 第一講講一個歷史性的宏觀思想。最近我天馬行空地思考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之后,提出一個很尖銳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勤勞、勇敢、智慧的中國人民,在神州大地上干了五千年,干到了1949年我們干出了什么?毛澤東同志有一個概括“一窮二白”。這是一個非常難以設想的問題,因為如果中國人不是勤勞的而是懶惰的,不是勇敢的而是懦弱的,不是智慧而是愚笨的是這個結果是可以理解的。而恰恰相反,我們怎么來回答這個問題?但我相信研究這個問題是很復雜的,但是我們站在今天,用新世紀的視角回顧以前的幾千年,有一點是肯定的,我們中華文化要肯定是燦爛的,持續發展的,這是不能反對的,如果反對是虛無主義。但是應該承認,這里有嚴重的缺陷,特別是關于財富的文化,關于人才的文化,關于權力的文化這三個方面缺陷更為嚴重。不患少患不均應該是我們中國財富文化的主線,所以恨富人、恨能人就成為我們中國國民不用教育大家都會的思維方式。所以人們怕顯能、怕出頭,怕露富,地主老財怕人家恨,有的錢就換成銀元裝在壇子里買在地底下。就是說把農業很不容易積累起的資本不是投資工商業,而是變成黃土。多少年來中國的老地主們,把多少資本化成黃土?所以中國的資本主義也就被這樣地扼殺在了搖籃之中了。中國人是聰明的,歷代有許多發明創造,有許多秘方絕招,但是因為我們沒有知識產權的保護,或者是師傅帶徒弟或者傳子不傳女,于是在他們活著的時候也很難形成相當的經濟規模,許多很快就失傳。用我們現在的眼光,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看?富人是有形資產的代表者,能人是無形資產的代表者,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是經濟發展的兩個翅膀。但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里頑固存在的“兩恨”文化就如同兩把剪刀總是不失時機地把這兩個翅膀不斷地剪掉。所以我們中國經濟的落后從文化上看這個原因,我看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點,一個核心性的撥亂反正。鄧小平同志之所以成為我們尊敬的偉人就是因為他敏銳地發現了中國歷史和中國現實的這個問題,并且抓住時機以財富觀為核心進行了實質性的撥亂反正。小平同志為啟動中國的改革說了許多話,但最關鍵的就是兩句話,第一句他大聲疾呼“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展慢了也不是社會主義”。于是窮不再光榮,富不一定就會變修,從此變向富裕的大門在中國人的面前打開了,其實這是一個非常樸素的真理。無產階級為什么要革命?就是因為無產不舒服。如果革命之后仍然無產,那就失去了革命的意義。所以我們說最希望消滅無產階級的就是無產階級自己。鄧小平同志還說了幾乎同樣重要的一句話“要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這就指出了如何富裕的基本途徑和方式。沒有這一條,改革開放同樣發動不起來。這句話不僅反映了事物發展不平衡的基本規律,同時也深刻地反映了財富增值的普遍規律,這個道理是否可以這樣表述?把這幾句話聯起來,“發展是硬道理”“發展等于資本加勞動,沒有資本和勞動哪有發展,中國最缺的不是勞動而是資本。”“財富只有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成為資本。”“而財富的適當聚集有利于迅速形成一定規模的資本。”我想我們中國人應該深刻認識這樣一個財富的規律。所以我認為鄧小平不僅是中國共產黨的領袖,還是中國歷史上的偉人,因為他為中華文化向新的方向發展指出了一個奠基的理論和論述。 第三點,一項破天荒的理論突破,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證明了鄧小平理論的正確和英明,中國富起來了,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了。于是老的問題又以新形勢出現在人們的面前。如何看待這些新富人?是否出現了兩極分化?是否應該打倒這些“新生資產階級”?新老傳統文化的巨大慣性再一次考驗了我們中國人民和中國共產黨。江澤民同志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從理論上鮮明地回答了這個問題。最近召開的十六大的報告中有這樣兩句話“在社會變革中出現的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受聘于外資企業的管理人員、個體戶、私人企業主、中介組織的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等社會階層都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建設者”“不能簡單地把有沒有財產,有多少財產當做判斷人們政治上先進和落后的標準,而主要看他們的思想政治狀況和表現,看他們的財產怎樣得來的,以及怎樣支配和使用,看他們以自己的勞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做的貢獻。”非常清楚,我想我們在座的都會對此理解得非常深刻。我認為正確的理解這段話是政府理解三個代表思想,黨的十六大精神的關鍵所在。十六大號召我們與時俱進,與時俱進的核心是“與實俱進”,人們的關鍵要根據實際的變化和實踐的發展進行前進。所以我認為可以這樣說,不僅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而且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這樣正確對待財富和正確對待富人的理念。這是中國文化史上一個具有破天荒意義的重大突破。那種恨富人,恨能人的文化,有希望不再延續。那種不斷折騰,不斷受窮的老路,也希望在中國不再重復。我想這是第三點。 第四點,一個新階層的神圣使命。為什么在這里說了上面的話?是因為這些問題與我們的企業家直接相關。企業家首先是能人,他們不僅自己能,而且能夠使眾多的能人發揮才能。企業家還是富人,起碼我們應該在理論上承認創造更多財富的人自己也應該擁有更多財富。所以兩恨的文化與企業家是正面相撞,不解決兩恨文化企業家難以成長。正確地對待能人和富人,當前最集中的表現就是正確對待企業家。我們曾經討論過中國有沒有企業家的問題,現在在討論中國有沒有企業家領袖的問題,我自己的回答是傾向于寬容和樂觀的,中國經濟連續四年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發展,眾多企業創造了奇跡般的業績,出現了國內外著名的品牌,說一句“沒有”是無法解釋的。如果一個企業家的影響力超出自己的企業,如果他創造了具有普遍意義的經驗,如果他受到了企業界和社會界的尊重,我想他就應該是企業領袖。現在不是有沒有的問題,而是如何全面地認識中國企業家的個性,從理論上、制度上、社會上給企業家以恰當的定義和定位。 我認為中國企業家講到個性有五個個性。第一創業性,當今被人們認可的企業家大都是創業者。第二是轉軌性,因為他們的業績是在我們轉型期社會作出來的。第三是實踐性,他們是在本土上通過實踐不斷摸索并沒有現成的理論做模式。第四是綜合性。他們不僅具有企業經營管理的才能,而且具有政治和社會多方面的才能。第五是脆弱性,企業的不成熟,自身的不成熟,和階層的不成熟,是脆弱的內因,市場觀念的不成熟是脆弱的外因。 為使中國企業家階層健康成長,我認為至少要做四方面的工作,首先要給經營者、企業家以清晰、獨立的理論定義。企業里有三者,所有者、經營者、勞動者。作為理論定義,經營者不是所有者,也不是勞動者,經營者就是經營者,這里說的不是階級的概念,而是企業內部的角色。經營者可以有各種頭銜,經理、總經理、CEO,從現在市場經濟發展大趨勢來看,經營者逐步走向職業化。其中出現了一批佼佼者,成為人們經常說的企業家。這些人形成的社會群體就是經營者階層或企業家階層。 第二方面的工作要重視完善占有制度。企業有很多制度,但是我們很長時間沒有提出占有制度的問題,占有制是產權制度和現代企業制度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經營者是占有制的人格化,現在有一條發展趨勢看得很清楚,即所有者起的作用越來越間接,越來越弱化,而經營者起的作用越來越直接,越來越強化。完善占有制的核心問題是重視人力資本。人力資本最重要的人格體現者就是經營者。經營者是以勞動形勢實現的知識、資本投入者,所以應該用知識資本投入者來對待他們。要建立起對經營者完善的激勵、約束和保護的機制,當然不能無限度的增長,但是也不能夠給企業家一張八仙桌,讓他天天跳芭蕾舞。 第三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正確的尊重、愛護企業家的良好環境,建立和發展正確的對待富人和能人的文化。基礎是正確地認識財富和才能,理論家需要根據中國的特點撰寫新的財富論和才能論,企業家是稀缺的資源,企業家的問題不僅是企業家這一伙人的事情,有了更多的企業家,同樣的財富就有了更大的能量。如果說在一般人手里財富是可以烹調的肉雞,在企業家的手里,它就可以成為能夠繁殖的母雞。代表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企業家必然成為在各方面推動我們社會前進的中堅力量。 第四點企業家自身應該正確地認識自己的地位和使命嚴格要求自己不斷進步,不斷提高盡量使中國的企業家階層從一個自在的階層,變成一個自為的階層。在八十年代我們就說過,中國企業家階層形成之時就是中國改革成功之日,歷史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這種判斷的正確性。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