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由“中國企業家”雜志社主辦的“2002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于2002年12月20日在北京召開,新浪網為本次論壇的網絡支持。
《中國企業家》2002中國企業領袖年會,是中國領袖級企業家在全球化整合進程中探索自己群體個性、在企業界道德危機下探尋自己與社會關系的一次高層論壇。拒絕空洞,擯棄虛榮,這將是一次富有反思精神和前瞻思維的論壇。300位企業領袖的智慧交融,可能給中
國企業界與世界與社會的和諧共生,帶來長久的影響。
以下為畢博管理咨詢公司大中國區總裁黃輝先生的發言全文: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中午好,非常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和政府的領導、專家、企業界的前輩進行廣泛的交流。今年11月3號我參加了上海市長咨詢會議,我的感觸非常深刻。原來上海市市長的咨詢會議請的是全球一百強的CEO來對上海產業的發展、上海城市的發展出謀獻策。但整個會議的焦點落到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上海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市民的精神素質問題。第二個問題是我們的時間觀念問題。也就是說包括很多在市長咨詢會上發言的企業家也好,領導也好,在時間上會造成很多日程推行不下去。我想我們今天上午也討論到全球化中國企業家的個性問題。所以這個時間觀念本身就是我們企業家走向世界,真正成為世界領袖的一個基礎。我想今天龍部長他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我也希望以龍部長為榜樣,把我的談話在預定時間里完成。如果有拖延,請主持人給我舉黃牌或者紅牌。剛才這幾分鐘,不算我的時間,算我們主持人的時間。
十六大提出中國經濟發展的目標,以及實現此目標的基礎,更進一步加強了全球對中國經濟保持高速增長的信心。經濟的高速增長,良好的宏觀經濟的環境,為企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巨大的市場前景也吸引了全球最終的目光,使中國成為2002年世界上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今后還有更多的跨國公司將更多更高端的市場基地移植中國,中國不可避免成為下一代世界各地上最大工廠第一個核心。同時這也促使中國企業與跨國公司站在同一地點的競爭,在國內、國外市場同時競爭,這對中國企業是不可避免的挑戰。中國企業必須走向新的競爭臺階,迎接新的競爭環節。這種新的競爭環節主要產生于核心技術和技術標準、現代化的管理、管理創新的能力。中國尤其是中西部在十幾年內還可以提供成本優勢的堡壘。但是在全面實現小康,中國邁向發達國家的行列后,要繼續保持巨龍的騰飛,核心技術、品牌以及管理的發展是重中之重。亞洲四小龍在金融風暴中一蹶不振正說明了這一點。核心技術包括基礎技術、產業化技術、應用技術以及生產技術等等。企業能夠進行不斷的產品創新、標新立異,生產技術不但是高效的生產、高質量的產品而且也是現在成本競爭以及市場快速反映的重要部分。以后生產技術的關鍵是如何盡量組合低成本勞動力和資本設備,使其既能達到市場要求,又能創造成本優勢,在這些方面國內很多企業已取得了偉大的成就。經濟價值、核心技術不單單是技術和技術的競爭,更是管理的問題。只有適應國內外市場的發展,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并將其反映到研發過程、生產技術的開發過程中,才能有效、高速地開發和掌握高價值的核心技術和技術標準。
優秀的品牌是企業乃至國民經濟的高級的無形資產,品牌是凝聚著產品中的技術、質量、服務水平、管理水平、營銷策略的綜合體現,是產品和客戶間可信賴的橋梁。打造一個優秀的品牌需要全方位的努力,更需要漫長的時間和巨大的資金。國內市場是這樣,國際市場更是這樣,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全球品牌具有更強的輻射力和反輻射力。打造優秀品牌,對中國企業來說沒有捷徑,許多中國企業還在通過外包等方式,提升自己的能力,學習全球營銷的方法,已最終打造一流的品牌。從八十年代開始,歐美企業的競爭已發展到管理模式的競爭,管理也是中國企業今后在國內做好并成功地走向世界的關鍵。盡管我們有許多優秀的軟件人才,我們的軟件仍遙遙落后于鄰國的印度,其主要的原因是管理。因為我們的管理上沒有達到國際市場上需要的要求。我們的家電業有TCL(相關,行情)這樣的優秀企業,但一些企業業績的利潤處于遍及狀態,其原因也是管理。我們沒有保持管理創新,沒有有效的管理渠道、采購成本、售后服務,以及逐步地提高生產設備的智能化水平。
中國高級人才的培養,是企業文化上臺階的關鍵,只有多渠道的培養,才能滿足對管理人才的巨大需求。國內的MBA、EMBA的教育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將來更應該把重點放在培養管理人員的前瞻力,遠見能力,實干動手能力,以及變革創新能力上。過去的二十年,全球經濟化的經驗已經表明,全球化的戰略,本地化的實施是任何企業全球化成功的關鍵。這也是跨國公司的管理在日新月異、取長補短、融會貫通、不斷提升的戰略手段。中國企業也越來越需要有跨國管理經驗、跨國管理經驗的人才,中國企業應該勇敢地走入歐美市場,去學習、體驗他國的市場,他國的技術以及他國的營銷。在低迷的日本,很多日本公司能保持發展,也表明走出去是培養全球視野的高級管理人才的途徑。
不斷的管理創新是現代企業處于不敗之地的過程。學習借鑒國家的先進模式,可以少走很多的彎路,可以快速提高水平。文化背景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因素。五十年代福特大規模流水線移植到日本,當時鑒于日本社會對產品的承諾,鑒于日本文化中優秀的團隊意識,發展成舉世矚目的精細生產方式,引領了第二次生產革命,開展了以綜合生產管理、綜合質量管理,團隊營銷等為代表的,從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主導全球模式的日本式的管理時代。這也說明了,不同文化之間的管理模式可以使得管理創新深化下去。中華民族有悠久的文化和豐富的思想,中國企業家擁有不可比擬的創新精神,我堅信在業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迎接輝煌的中國時代、管理時代。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