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大局喜中隱憂 專家警告“保護期”不是“保險期”明年震蕩因素尚難預測 |
|
http://whmsebhyy.com 2002年12月19日 06:37 中華工商時報 |
|
2002-12-192:51:20□張旭東黃全權
臨近年末,中國外貿進出口總額超過6000億美元已成定局,其中,凈出口增長將一舉扭轉近年來的被
動局面———對GDP的貢獻可望首次由負轉正。面對不斷攀升的進出口統計數字,外經貿部部長石廣生表示:結果超出預料
,比預計的要好。在全球經濟較為低迷,美、英等國復蘇緩慢的背景下,中國入世元年呈現出的這一戲劇性局面,令人欣喜之
余
,也值得冷靜回味。出口大批量增長從何而來外貿增長的顯著業績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進出口貿易總額仍然實現了兩位數字
的增長,截至11月底,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達到5601.8億美元,已超過去年全年進出口的總額,同比增長21%;二
是出口貿易增長尤其突出,全年將一舉超過3000億美元。預計全年凈出口增長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將在10%左右。探
究外貿出口增長的原因,“WTO”的影響因素可謂無處不在。專家們認為,WTO無疑在深刻改變中國外貿增長的模式,今
年外貿增長的走勢變化,僅僅是初露端倪。“我們過去在分析出口因素時,總是在世界經濟起起落落中尋求答案。其實,高收
入國家的經濟低迷,未必會對中國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造成太大影響,反而會增加對中國產品的需求。”國家統計局副局長
邱曉華認為,2002年外貿出口保持良好趨勢的原因,一方面是與政府進一步完善出口退稅制度和改善企業生產經營環境有
關系,更重要的是來自市場的活躍因素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帶來新的推動力。“原先的估計有偏差,是沒有充分估計到加入
世貿組織后對我國經濟可能帶來的促進作用,沒有充分看到市場因素被激活后可能帶來的巨大力量。”邱曉華這樣強調加入世
貿組織對中國經濟的重要作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外貿進出口體系進行了縱深改革。一大批原來沒有出口權的私營企業、
股份制企業獲得了出口權,這些富有活力的企業成為出口快速增長的有生力量。而隨著國內投資環境的改善和全球產業的轉移
,中國被跨國公司更清晰地定位為制造業基地之一,紛紛來華的外商投資企業在出口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占據了出口份額的
半壁江山。火爆難掩“背后缺陷”原來擔憂對外貿的沖擊沒有來,預期的好處卻提前到了。不過,仔細品味這份外貿成績單,
尚有許多讓人不踏實的地方:———“增量不加價”,出口產品多了,價格卻跌了。從2002年的貿易價格看,出口價格普
遍下滑,加上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造成國外針對中國提起的反傾銷案件不斷增多。不少外貿企業有規模沒效益,出口過
度競爭,競相殺價,靠著退稅勉強獲得微薄的利潤;———東南沿海成為出口的大贏家,而西部卻不甚理想。前10個月,東
部10個省市出口占全國份額的91%,廣東、福建、浙江、江蘇等省出口增幅均在20%以上,但同時竟有多個中西部省區
的出口在萎縮之中;———是“貿易大國”尚非“貿易強國”。較弱的創新能力、較低的勞動力素質,簡單的技術水平,限制
了中國在國際分工中地位的提升。“改變我們用100億條褲子換一架波音飛機的尷尬,需要在制度和技術創新、在增加人力
資源投入方面做出更艱巨的努力。”此外,一個最容易麻痹我們的現象是,加入世貿組織伊始,國人普遍擔憂的農業等脆弱產
業并未受到劇烈沖擊,反之,農產品出口增加而進口下降,貿易順差擴大。“這其中原因,頗耐人尋味。但只要考慮到今年國
際市場糧價變動和轉基因產品管理辦法的實施、配額的發放等因素,就不會有任何理由樂觀。”外經貿部研究院研究員馬宇說
:“真正的考驗無疑在后頭。”“保護期”不是“保險期”踏上新千年的征程,中國外貿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機遇。按照中國
加入世貿組織相關協議,我國一些幼稚行業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保護寬限期。但“保護期”不是“保險期”,在未來的幾年中
,來自經濟貿易全球化的挑戰將不可避免。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帆說:“在短暫的世貿寬限期里,我們
能否建立起與‘WTO’相適應的國內體制,關系到能否順利實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的戰略。”專家認為,在對明年外
貿形勢的判斷中,震蕩因素不可避免:明年年初我國總體關稅水平將進一步下調,進口商品的價格可能繼續下降。部分商品的
配額限制將取消,農產品、化肥等關稅配額商品的配額量也將增加15%。同時,可以肯定的是,明年美歐等世貿組織成員對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承諾的履行情況將十分關注,對我國放寬進口限制的交涉壓力將會加大。面臨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服務貿易領
域中,國內企業與外資企業的競爭也將更為激烈。權威人士指出:“保持中國外貿向好發展基于建立起長久的競爭優勢戰略。
應對以逼人之勢進入中國的外企和進口產品,根本之處是增強我們企業出口的國際競爭力,以質取勝,利用后發優勢,加快國
內產業升級。”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專家特別提醒說,在對外開放的同時,對內搞活同樣重要。國家計委對外經濟
研究所研究員張燕生說:“只有進一步加強國內市場環境建設,形成有效的競爭機制,我們的企業才能真正強身健體,應對加
入WTO后所帶來的挑戰。”(19B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