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跡象顯示,中國上市公司總體業績開始提升,公司治理全面推進,并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的中堅。
中國上市公司綜合績效發生的變化也被國際機構的相關研究結論所證實。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近期公布的一份《中國
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研究》報告指出:"與美國、歐洲和日本相比,中國上市公司普遍來說收益率并不低,其凈資產收益率比美
國稍差,與英國和歐洲差不多
,但是明顯好于日本。"報告認為,中國上市公司盈利已不遜發達國家。
今年第三季度上市公司的報告顯示,上市公司已基本扭轉近年來業績下滑的趨勢,招商證券預測今年全年平均每股收
益同比提高約12%。與此同時,更多的上市公司日漸注重培育主業的核心競爭力,上市公司將自有資金投向主營業務的比例
已由去年的60%提升到今年的90%;今年上半年1204家公司經營活動所生產的現金流均值同比增長28%。這些指標
的改善和提高,意味著上市公司的綜合績效水平發生了實質性改變,越來越多的公司走上良性互動軌道。
上市公司質量的提升與管理層加強監管力度也是密不可分的。在銀廣夏等公司造假事件暴發后,有關部門陸續出臺了
一系列嚴格會計報表及會計審計的法規文件,尤其是"八項計提"會計政策的實施,大大擠干了上市公司的業績水分。同時,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成為管理層提高中國上市公司質量的重中之重。近5年間,監管部門先后共出臺了200多部行政法規,包
括《上市公司治理準則》、《上市公司章程指引》、《股東大會規范意見》、《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指導意見》等,對上市公
司提升治理水準起到了根本性的推動作用。
伴隨著上市公司質量的不斷提升,上市公司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趨重要。據統計,截至10月底,滬深兩市
共擁有上市公司1215家,約是1990年的120倍,總市值達42686.37億元。中國證券市場已發展成為亞洲第
三大證券市場,而上市公司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主力軍作用也進一步凸現。統計顯示,2001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
.1%,上市公司平均投資增長83.3%,成為拉動和支持國內投資增長的重要力量。
國家經貿委的有關統計顯示,今年1至10月,全國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繼續趨好。其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煤炭采
選業以及汽車等行業均實現利潤大幅增長,而其中上市公司的貢獻非常顯著。
更令人可喜的是,不少公司正走出國門,向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邁進。京東方、海欣股份、中海油等紛紛斥巨資到海
外市場進行跨國購并,令國際同行為之側目。中集集團已發展成為全球冷藏集裝箱的龍頭,寶鋼股份已躋身全球最具競爭力的
世界級鋼鐵企業行列,中海油名列2001年亞洲最佳管理公司榜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