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企業丑聞纏身金錢名譽雙雙盡失 歐洲市場也不干凈 |
|
http://whmsebhyy.com 2002年12月12日 06:55 中華工商時報 |
|
2002-12-125:00:48□席雪蓮
今年夏天,美國被企業丑聞攪得烏煙瘴氣。當美國同行正官司纏身,面對金錢與名譽的雙重損失的時候,
倫敦和法蘭克福的企業家和分析家們卻逍遙自在,甚至還會不時地發表一下對企業丑聞的高見。然而,歐洲人真的就比華爾街
人道德高尚嗎?顯然不是。因為,歐洲的企業丑聞也開始浮出水面。腐朽味道難掩實際上,華爾街的不適感已經開始在歐
洲的
土地上出現。法國大財團路易威登集團(LVMH)不久前將美國的知名投資銀行摩根·斯坦利告上了法庭,指控這家銀行的
證券分析部門發表了不公正的證券分析報告,因為該銀行與自己的老對頭———意大利古奇集團(GucciGroup)間
存在著咨詢業務關系。路易威登集團認為摩根·斯坦利為了討好古奇集團,故意降低對它的評級,但摩根·斯坦利對此堅決否
認。無獨有偶,上周,另一家美國投資銀行高盛銀行駁斥了《泰晤士報》關于該銀行昧著良心推薦垃圾股的報道。在英國最具
影響力的《泰晤士報》宣稱,他們掌握了高盛在倫敦的電信分析師詹姆斯·格羅伯與紐約同事弗蘭克·格沃奈里在2000年
8月的電子郵件。格羅伯在郵件中說自己感到很奇怪,電信行業的震蕩已經持續4個多月,然而很多問題公司卻依然名列高盛
的推薦榜上。格沃奈里也認為這種情況十分“荒謬”。雖然高盛銀行對此予以否認,并指責《泰晤士報》斷章取義,但這篇報
道卻引起了英國議會的高度重視。英國下院“財政管理委員會”主席約翰·麥克福爾專門致信英國市場監管機構———金融服
務管理局(FSA)局長霍華德·戴維斯,要求他盡快對英國金融研究業務以及其他投資銀行業務存在的利益沖突進行徹底調
查。市場清理啟動麥克福爾在寫給戴維斯的信中說:“面對越來越多的指控,我深感金融服務管理局有必要對此予以重視。我
已經要求戴維斯列出一個時間表,并且能夠盡快(對英國金融市場情況)做出總結。”眼下,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已經掀起了
第一輪市場清理行動,發誓要對倫敦金融服務行業中的證券研究業務來一次徹徹底底的檢查。預計明年初,金融服務管理局將
會推出英國自己的金融行業改革計劃。根據初步的調查結果,戴維斯保守地承認:“在某種程度上,這里的確存在利益沖突問
題。”到目前為止,歐洲已經發現了一些不良分子。法國媒體巨頭威旺迪趁股市牛市之際,大幅虛夸企業利潤,以實現吞并對
手的目標。而德國的股票二板市場,也因丑聞纏身市值大為縮水,不得不關張。問題輕于美國不過,到目前為止,歐洲的投資
銀行還沒有像美國的花旗或美林那樣,有出現在報紙頭版的“機會”。換句話說,他們的問題沒有美國同行那樣嚴重。一方面
是因為歐洲的證券承銷市場遠沒有美國來得熱鬧,還有就是歐洲證券分析師的影響也不夠大。在歐洲的證券市場上,幾乎見不
到大宗股票承銷商的身影,因為歐洲的大公司流行在美國股市上市,代理商也就跟著跑到美國市場去打拼了。知名的會計事務
所安永的歐洲合伙人菲利普·米德爾頓說:“這里的直接證券承銷市場根本無法與美國的相提并論,客戶很少,所以利益沖突
也就相對少了很多。”歐洲投資銀行的另一個特點是沒有什么“大牌”分析師,即使是歐洲頭號證券分析機構瑞銀華寶(UB
S)也拿不出能夠與花旗前當家分析師杰克·格魯伯曼相提并論的人物。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局長霍華德·戴維斯說:“在華
爾街,無人不知格魯伯曼。但在倫敦的倫巴底街(或稱銀行家之街),如果要找到一個能夠舉出十位倫敦知名證券分析師的人
,卻比登天還難。”既然名氣小,報告就不會太受重視,影響也不會有多大。然而,這并不代表歐洲市場沒有問題。戴維斯意
識到,作為歐洲金融中心的倫敦難免存在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眼下,他們就已嗅出了一些不尋常的味道。他們發現那些同投資
銀行建立關系的公司的股票評價在整體上要高于沒有關系的公司,這兩個梯隊的“買進”比率分別為80%和40%。(12
D1)
|
|
|
新 聞 查 詢 |
|
|
新浪精彩短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