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極少數居心不良的人外,全世界都看好中國,為什么很多中國人卻憂心忡忡?”一位臺灣出生,后加入美國籍,曾任美國駐華外交官,現任某跨國公司全球副總裁的友人這樣問。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可能是一個視野的問題,比如說你們很難看到中國內地的困難,而很多中國人缺乏全球性視野,但我還是樂觀中國的!蔽疫@樣回答。真的,一個前所未
有的全球化機遇,在加入WTO的中國正前方的地平線上展開,向尚在憂心忡忡的中國人撲面而來,即使對有5000年歷史的華夏來說,這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是民族復興,民眾富興的偉大機遇。
這個機遇因全球信息化革命而萌生,以跨國公司全球化結構重組,發達國家和地區制造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為主線,以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為落足點,為全球市場制造將給轉型中國帶來最迫切就業需求和財富積累。
與160年前鴉片戰爭開啟的,西方堅船利炮在圓明園里燒殺搶掠的全球財富再分配方式不同;與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以哈德門香煙等商品席卷中國市場利潤的全球利潤分配方式不同。這一輪的財富是共生而雙向的,發達國家產業通過信息化升級,發展中國家則實現工業化遞補。中國企業可以為跨國公司OEM打工,盡管打工生涯辛苦勞累,收入菲薄,但那畢竟可以有最初的財富積累。
臺灣的高科技企業內遷、香港的金融業精英和海外39萬留學生的回歸將為中國的富興形成第二發動力和第三沖擊波,這是大中華圈的力量,一浪接一浪。
9·11事件后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對中國也相當好。隨著中國加入WTO,隨著中國贏得2008年奧運會舉辦權;面對共同的國際恐怖主義,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之下的共同機遇,美國與中國的共同利益越來越多,美國與中國的經濟結合將日趨緊密。一直緊懸于中國頭上的臺海危機已經漸漸消除,中國富興的外部環境將趨于寬松。
千載難逢的機遇也好,寬松非常的環境也罷,那都是外部的,富興中國能否成功到底還取決于中國人自己,不革除自己的弊端,不建立真正的市場化機制,不建立公正、公開、公平的社會環境,這個社會不能涌現很多以國家和民眾之富為己任的仁人志士,則再好的機遇也是過眼云煙。
在這個富興中國的時代,有3種財富智慧:一乃為個人聚富而不擇手段,他富了更多的人變窮了,這是惡富之智;第二是創造性的聚富,個人聚富,公司員工和社會的財富同步增長,乃善富之智:第三種是能夠超脫個人財富欲望,引領社會良性正和博弈的大智慧,這種大智需要大勇。
若后兩者成為這個時代的主流,則富興中國將會由一種可能變成一種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