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福發(000547)日前發布公告稱,第一大股東福州牛津-劍橋集團有限公司擬將其持有的公司1830萬股
法人股轉讓給福建國力民生科技投資有限公司。轉讓后,福州牛津-劍橋集團仍為公司第一大股東,福建國力民生成為公司第
二大股東,二者持有股份數量非常接近。
重組后的困境
1999年,福州牛津-劍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從福州市財政局受讓了閩福發公司29.9%的股權,成為公司第一
大股東。入主閩福發當年,"牛津-劍橋"即通過合資將主要從事質量體系認證業務的福州尤卡斯公司注入上市公司,使閩福
發當年每股收益達到了0.519元。此后的兩年,"牛津-劍橋"繼續重組閩福發,公司先后在2000年介入了信息產業
和環保產業,2001年繼續開拓了教育產業和新材料產業,迅速完成了產業結構的調整。
但與之相背離的是,2000年以來,公司業績有所下滑。到2002年三季度,曾經使閩福發1999年每股收益
達到0.519元的福州尤卡斯在彌補了柴油發電機組業務的虧損之后,對閩福發業績的持續提升顯得有些力不從心。200
2年1至9月,上市公司柴油發電機組業務收入比2001年同期下降了25.45%,累計虧損達601.2萬元。
微妙的股權結構
資料顯示,注冊資本15050萬元的福建國力民生科技投資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包括了通信技術、網絡技術、生物
技術、環保工程技術等高科技產業。其前三大自然人股東中的戴凡為香港居民,現任英國豪頓公司駐香港總代表,香港新榮國
際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其實,在ST海洋的歷史資料中,也可以發現國力民生的身影。當年國力民生曾經和"牛津-劍橋"幾乎同時分別受
讓了廈門海洋集團遠洋漁業有限公司等的股權。而就在2002年4月,牛津-劍橋因向國力民生借款總計6400萬元,曾
與國力民生簽訂兩份《質押合同》,將其所持閩福發公司股份3660.4529%中的1830.4529%萬股(占股本
總額的14.95%)質押給國力民生,并由此引出了2002年11月28日國力民生以占股本總額14.95%的第二大
股東身份入主閩福發。目前牛津-劍橋與國力民生持有閩福發的股份只相差了4000多股,從理論上講,國力民生隨時可能
成為閩福發的第一大股東。從閩福發當前寄予最大希望、投入了8000多萬元的杭州天海新材料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生產優
質柔性抽油線纜等新材料)和投入4700萬元的廣州環保項目來看,這兩個項目正處在建設期,要等到2003年中期之后
方可能產生效益。與此同時,投資600萬元的春天房地產項目和投資508萬元的四川瓊漿玉液銷售有限公司項目由于對行
業不熟悉,成效也不是特別明顯。公司目前正在收縮這類過于分散的投資。
逐步退出曾經引以為豪的傳統產業,努力發展高科技產業或許將成為閩福發的必由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