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者為什么總越位 中國股市10萬個為什么之十一 |
|
http://whmsebhyy.com 2002年11月26日 12:26 中華工商時報 |
|
2002-11-2616:26:03水皮雜談
如果證監會錯把自己當作上市公司的主管部門,代行所有者的職能,市場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呢?上市公
司會變成證監會事實上的下級部門,監管者和被監管者一旦構成上下級關系,那么一般意義上的監管者就也沒有了,這就是我
們說的缺位。歷史上我們經常會發現,監管者為了調控行情,常用的辦法之一就是公布違規公司的查處,而公布的時間又
和查
處的時候存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短則一年長則二年,猴年馬月的事了,此時拿出來說,顯然醉翁之意不在酒,不是為了懲處
違規者,而是殺雞給猴看的。如果有不明就里的投資者斬倉出局,那也只能怪自己淚眼昏花,至于原來的莊家人家早就馬放南
山逍遙去了。這種缺位除了給投資者造成傷害外,還會抹黑監管者的形象,因為在外人看來,上市公司和證監會就是一家人,
那么還會有胳膊肘子往外拐的事情嗎?2001年6月6日,河北開元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一紙訴狀將中國證監會告上法庭,
理由是“行政不作為”。河北開元大家也許并不熟悉,但是國際大廈及圍繞其展開的糾紛投資者都知道,河北開元正是國際大
廈的第二大股東。在2001年3月至6月的三個月中,河北開元作為一個民營企業在重組國際大廈的過程中和大股東,也就
是國有股的持有者國大集團及其關聯方產生沖突,河北開元自認股東權益受到侵害,第一大股東違反證券法規,先后三次致函
證監會舉報要求干預,但是一直沒有回音,在這種情況下河北開元認為證監會沒有行使國家賦予的行政權力,屬于“見死不救
”。可見,缺位的后果可能就會招來官司。但是更多情況下,監管者卻處在越位的位置上,管的太多,管的太寬,管的太細,
管的太小,管了許多不該管也管不好的就是連人家正宗所有者恐怕都不會管的東西,讓人產生很多困惑。困惑之一,證監會和
交易所究竟是什么關系。原來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都是地方編制,由當地政府管理。但在全國統一監管的名義下
,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被劃歸中國證監會領導,由地方部隊升格成為中央軍,成為證監會的一線監管單位,從監管業務上
看,垂直領導似乎更為有效、效率太高,這是值得肯定的。令人不解的是,交易所是什么性質的單位?交易所實行會員制,最
高決策機構是理事會,是一種股份制的企業,交易所本身如果合適的話都可以上市掛牌交易,證監會算他的股東還是其他呢?
盡管表面上,由證監會副主席出任兩個交易所的首長是抬升交易所地位,但顯然交易所的產權卻模糊了。困惑之二,機構投資
者和證監會又是什么關系。比如說,基金公司,究竟歸不歸證監會領導。去年基金公司發生大面積違規申購新股事件。媒體披
露后,證監會基金部主任張景華勃然大怒,連夜草就著名的“10嗚呼文”給予譴責,其中不乏如諸多公司卷入其中,我們如
何向上級交待,如何向同業交待,如何向社會交待的字眼,其情也切,其恨也急。其實張主任根本不必大動肝火,直接查處不
就了事了?不得不提及的是,就在今年年初,上海交易所據稱在“內部”對幾十家上市公司的違規行為進行了通報。媒體對此
大惑不解,作為一線監管者,交易所和誰的關系屬于內部,又和誰的關系屬于外部,監管者究竟是為誰服務的,如果是為投資
者的話,為什么不把監管的結果告訴我們卻內部通報給違規者。上市公司其實是無主管單位的,國有股所有者的缺位不成其為
監管者越位的全部解釋,監管者有必要對自身重新定位,把市場的權力還給市場。(23B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