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各家保險公司紛紛進軍企業年金市場的時候,國家勞動保障部、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公司合作開展的"企業年金
財稅政策與運行"研究項目最近正式啟動。據專家預計,到2010年我國企業年金保費將超過1萬億元。企業年金市場誘人
的發展空間已引起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
我國企業年金市場為何發展緩慢
太平洋人壽團體業務部總經理方林告訴記者,一個國家的企業年金市場,通常是與這個國家的養老保障體系是緊緊聯
系在一起的,企業年金規模,首先是由這個國家的養老保障體系來決定的。
我國從1991年起建立了養老保障體系。這是由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補充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和個人儲蓄養老三
個支柱所構成的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其中第一個支柱------基本養老保險是由國家來承辦的,第二、第三個支柱都
是交由商業金融機構來運作的,尤其是由商業人壽保險公司來運作。
與國外不同,我國商業養老金11年來并未得到很大發展,尤其是一個人退休以后,基本養老保險的替代率很高,達
到80%,絕大部分是由政府的基本養老保險來提供的。而目前這個政府所主導的養老保險體系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即出現政
府養老基金空脹的規模較大;養老金總支出和養老金積累差額較大(歷史原因);政府財政貼補數額較大等。要解決這些問題
,降低政府的養老金保險替代比例,只有提高商業保險的比例,大力發展企業年金市場。解決問題需要政策配套
企業年金,是一種由企業單位自主發起設立,企業員工自愿參加的補充養老保險體系。在一些發達國家,作為第二支
柱的企業年金的發展已經成為社會養老保險的主要支柱。
我國雖然早在7年前就提出了補充養老保險的試行意見,但實際發展極為緩慢。有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建立了企業
年金的企業職工,僅占基本養老保險參保職工的2%。企業年金制度面臨的問題在哪里呢?
方林認為,一是政策不配套。缺少稅收優惠政策或明確的資金列支渠道。二是法律環境欠缺。企業年金的立法機制沒
有相配套,缺乏管理企業年金的法規依據。三是投資環境不配套。因為企業年金對資本市場的依賴性很高,要求投資回報。但
目前沒有與之相適應的資本市場環境。保險公司開拓年金市場
盡管如此,作為商業保險,如何在企業年金領域發揮專業優勢,擔當起企業年金運營中合適的角色,各家保險公司一
直在進行努力探索。如太保、平保、中國人壽等保險公司紛紛加大對該領域的投入,相繼推出了投資、分紅型年金等保險產品
,產品類型包括了目前國際上通行的兩種企業年金:固定收益型(DB)(承諾固定福利,風險由雇主承擔)和固定繳費型(
DC)(風險由受益人承擔)。目前,太平洋壽險推出的眾恒團體年金保險(萬能型)處于領先地位,社會保障部官員認為,
它與國家下一步的企業年金改革方案比較接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