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個簡單的問題:你結婚了嗎?照了結婚照了嗎?如果點頭,那有沒有聽過類似這樣的“脫口秀”:“這么漂亮,一點也不像你。”“這是誰啊,這么漂亮?”……耳熟嗎?沒錯,這話最頻繁出現的場合就是在看完別人的結婚照后。究其原由,倒不能怪說這話的人不太善于表達,而這純屬是一種感官在受到某些事物的強烈刺激下,所表現出的本能反應。這就叫:“脫口而出”。別人這樣“脫口而出”說過自己,反過來,自己也對別人“脫口而出”過。咳,誰讓我們都這么“漂亮”,怪誰呢?——不久前看過這樣一則趣聞。同在一大型企
業擔任要職的胡氏夫婦到天河某影樓拍婚紗照,但照出來的效果卻令他們大為詫異和尷尬,因為做丈夫的認不出相片里那個女的是誰,做妻子的也認不出照片里那個男的是誰。夫婦倆一合議,竟棄那張婚紗照拂袖而去了。據悉,胡氏夫婦三年前就結了婚,但一直未拍婚紗照。不久前,他們看到天河某影樓在廣州某報上刊登的婚紗拍攝廣告后心血來潮決定補拍一套。他們到天河那家影樓補拍婚紗照的當日,該影樓的化妝師單為他們化妝便花了2個多小時,最后才在攝影師的指揮下完成了各種造型的拍攝工作。然而一個星期后,當胡氏夫婦到該影樓取相片時,卻發現照片里的男女一點也不像他們本人,因為他們的相貌本來是較為普通的,但照片里的他竟貌若潘安,女的則國色天香、美如天仙,絕對是一對金童玉女的形象,無怪乎胡氏夫婦不喜反怒,認為該影樓弄虛作假耍了他們,連婚紗照也不要即拂袖而去,至于拍攝婚紗照的錢,他們當然也予以拒付了。對于胡氏夫婦的做法,不知別人有何高論?至少自己是理解萬歲。看看現在的婚紗照,整個婚紗美女泛濫,管你是什么樣貌,哪怕你貌似鐘無鹽,沒關系,只要婚紗店里走一遭,保證你是冰清玉潔的美女芙蓉。這不得不讓人產生一種疑惑:真人有這么漂亮嗎?好像都是一個媽生的?難怪有人戲說:墻上掛的是一個老婆,男人們娶的是另一個老婆。對此,北京的楊先生有過親身“體驗”,證實該戲說所言非虛。——我曾利用出差機會探訪了在外地一位多年未見的老同學。老同學相見,自然分外“眼紅,”少不了一番暢飲,更少不了拿從未謀面的老友的另一半說事兒,怎奈是“佳人”不在,多少感覺有點掃興。“兄弟,今天雖然無緣讓你一睹佳人了,不過哥哥可以給你看看我們的結婚照!“說著便起身進臥室翻箱倒柜后捧出一個影集,神神秘秘地遞給我,打開一看,是一張放大了的婚紗照,定睛觀瞧,新娘子確實是一個出水美人兒。如玉的肌膚,靚麗的容貌,最甚的是那迷離的眼神和醉人的微笑,我都有點兒開始嫉妒起我這其貌不揚的老同學的艷福不淺了。也許是太專注或是太熟悉的緣故,竟未對也同樣顯得非常精神帥氣的老友產生些許疑惑。正欣賞時,只聽房門一響,然后鑰匙聲,再后來房門大開,一個保姆似的婦女闖進來,手里拎著一堆菜,看見我先是一愣,然后便扯著嗓門說:“你就是老徐說起的老同學順子吧?”我望了一眼老徐,他的臉色兒真是比茄子還茄子……原來這就是婚紗照!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想要拒絕“美“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在以往“千人一面”的婚紗照火也就火了,但現在時代不同了,這是個凡事都講求個性的時代,美也要美得有個性。有調查顯示,90%以上的人表示結婚一定要拍婚紗照,但對目前所拍攝的婚紗照只有2%的人認為“很滿意”,46%的人認為不是很理想。華能沈陽公司的尹小姐,是98年照的婚紗照。當時照片沖洗出來后,看上去的確很漂亮,但怎么看都覺得有點不像自己。不過,結婚畢竟是件大事情,穿婚紗,照婚紗照本來就是想把做新娘子最美的一瞬間留住,所以,當時還是很高興的。——當我把自己的結婚照片拿給親戚朋友看的時候,他們的反應幾乎都是一樣的。都先夸照片:“哇,太漂亮了,”再端詳下去,表情通常都是這樣:看看我,再看看照片,看看照片,再看看我,“怎么一點都不像你啊?”起初,我還不覺得怎樣,不過到了后來,說這話的人多了,聽上去也就越聽越別扭,最后都搞不清楚人家是在夸我呢還是在夸別人?現在婚紗照也已經掛了好幾年了,但不知為什么,越看越覺得沒味道。再看看其他人的婚紗照,跟自己的都差不多。如果要是在同一家影樓拍的話,更沒有什么分別了。聽說,我們這剛剛流行一種生活化的結婚照片,如果有時間我打算去重新拍一次。神州數碼的孫先生說,我老婆的長相其實是屬于一般那種,但婚紗照拍出來卻很漂亮,真是一點也不像她自己。看著墻上的婚紗照,感覺有時真的很不舒服,真應了那句戲言:墻上掛的是一個老婆,實際娶的是另一個老婆。但是這些話,我從沒敢跟她說過,看得出來,她倒是很喜歡那照片的。不過,她總是經常跟我嘮叨:“這照片,好象真的不太像我,不過,還真挺漂亮......”其實,在心里,我倒希望照片上我的老婆真實一點更好。其實,婚紗照就是一個記錄,真實的再現才具有紀念意義,才會帶來多年后的回味無窮。失去真實的照片只能用藝術的眼光去欣賞,而生活不是藝術,真實的去生活才是藝術。看來,“千人一面”的婚紗照片,真的要成為過去式了。對于它曾為美麗事業所做出的“貢獻“,我們也只能在心里“緬懷”了。“真相“的回歸“婚紗照“里走一遭,真真悟出這樣一個道理:真實的存在才是永恒的美麗。真正的個性就是真實的存在。再想想時下崔健所倡導的“真唱”運動,比起以往曾一度流行的“假唱”來,雖然后者聽上去很美,但總覺得有瑕疵,時間久了,魅力自然也就大不如前了,甚至已經開始被視之為是欺騙,遭到諸多的聲討。一句話:“假唱”死定了,“真唱”復活了!人嘛,就是這樣,總在失去后才知道珍惜,所以,崔健帶著“真唱”來了,并引起強烈的凡響,也受到熱烈的歡迎!總之,前途是一片大好。同上,呼喚婚紗照的“真相”就是如此。本來嘛,從婚紗照的“假相”到“真相”的過程,簡直就是對人心理上的一次考驗。就像北京楊先生從對他同學老婆婚紗照“假相”的“垂涎三尺”到對其生活中“真相”的“目瞪口呆”,無論對眼球還是心理,都是一種折磨。何必呢?想一下,如果在定格美麗的那一瞬間還她一點真的話,也許這樣看上去,她才是最美。那楊先生也就不必對婚紗照有如此強烈的愛憎了,不是嗎?再者,現在是什么時代?講求個性,追逐另類的時代。一切都在講求“Do it yourself。”“Do it yourself”是現在較為流行的一種生活方式,自己創造自己喜歡的,婚紗照亦是如此。——通用公司的胡小姐,我的婚紗照可是“原汁原味”的。一是因為我本來就不喜歡那種千人一面的照片,二是因為自己長得也還不錯,根本就不需要濃妝艷抹來修飾。所以,我只畫了淡淡的妝,把自己的缺點略微地做了些掩飾,看上去,既漂亮又很自然。而且,拍攝的地點,我沒有選在攝影棚里,因為棚里的背景太過單一,所以,我去了郊外,拍出的效果真的非常不錯。朋友看了我的照片后,都說很漂亮,至今我還沒遇到“這么漂亮,一點也不像你”的尷尬境地。所以說,真實一點真好!——北京的趙先生,如今,時興補拍婚紗照。有些老年夫妻當年結婚時,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大多簡樸。現在生活大大改善了,又有了經濟保障,便紛紛補拍婚紗照,重溫當年結婚的感覺。兒女們也希望我和老伴補張婚紗照。但是,每當我看到那張泛黃的結婚老照片時,便喚起我對許多往事的回憶。那時的生活也有它充實的一面。那個年代結婚不興化妝,不施粉黛,拍黑白照,原汁原味,倒也純真。就是這張結婚照,幾十年來像一盞不怕風雨的常明燈,伴隨我們走過多少坎坷歲月,照亮我們40年酸甜苦辣的喜憂人生。有的老年人羨慕年輕人的婚紗照,有的將結婚時的老照片經過加工翻新,成了舊時的腦袋現時的裝,篡改了本色面貌。我和老伴認為,既然歲月把我們磨練出滿臉皺紋,兩鬢染霜,那就遵循客觀規律,順其自然好了。所以,我倆達成共識,不補拍結婚照。但是,我們卻分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老年時光,我們朝朝暮暮,相隨相伴,將這平平常常而又無愧無悔的人生之路走到盡頭。——米蘭春天婚紗攝影的李小姐講,市場跟著需求走,商家跟著市場走。就婚紗照的市場需求而言,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厭倦“千人一面”的婚紗照拍攝。而那些看上去,越充滿個性,越回歸自然的婚紗照愈加受到當今年輕人的歡迎。針對此需求,如果商家的經營策略一成不變,也許市場就會越做越窄了。俗話說:變則通,通則久嘛。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生活方式和生活觀念日漸多元化,人們漸漸對“擺拍”這一單調、虛假的形式失去了興趣,而希望能在照片中體現一些生活的真實情趣。感受一種不同的婚紗風格。其實,婚紗照還可以這樣詮釋:新娘子卸下以往模式化的美麗面具,以自己原本清雅的面孔,記載生命中最美麗浪漫的一瞬……——在西安、成都、廣州、上海等城市,一種“另類”的結婚照悄然登場,而且以其張揚的個性頗受新新人類的青睞。據了解,這些“另類”的結婚照都不是在影樓拍攝的,也沒有那種常見的白紗掩面、嬌羞不可方物的新娘造型。往往是牛仔褲、浴袍、圍裙之類的家居服,但畫面精美,情調溫馨。許多構思都十分巧妙。這些“另類”結婚照,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纏綿”型,照片中的新人都大膽地裸出上半身,但裸體的關鍵部分被精心設計的飾物遮住,令人遐思無限、情意綿綿。很多新人喜愛這一款,他們認為這代表著從此后兩人就是肌膚相親,終身相伴的神仙眷侶了。另一種則為“隨意型”、“搞笑”型。或兩人煮飯洗衣的場景,或新娘“折磨”新郎的瞬間,或兩人笑謔的鏡頭,這類照片拍來輕松瀟灑,富于創意。一位家住鐵路新村的趙先生坦然表示,在影樓拍婚紗照千篇一律,無論化妝、布景、造型都如出一轍,實在沒情調。這才選擇了“另類”。據西安位于西影路的一家影樓老板介紹,這種“另類”的結婚照生意不錯,每套價位在人民幣五百元至一千元之間。逢節日結婚的旺季,還得提前預訂。很多業內人士認為,崇尚自由、張揚個性,這就是“另類”結婚照流行的原因。年少時曾幻想像天使一樣,擁有一對潔白的雙翅,在有些許薄霧的天氣里,在遠遠地可以嗅到空氣中裹夾著芳草氣息的日子里,和自己的愛人步入婚禮的殿堂。高天上流云,發芽的樹葉,歡快的金翅膀,在全新的氣息里奔跑,自由得丟失了方向,光潔的額下有一雙會說話的眼睛,仿佛看到自己花樣的年華。沒有過多的修飾,只是偶然添一點獨立自由的個性,無怨地將時代精神披掛在身上,不落伍也不太超前,盡展屬于自己獨特的魅力與風采。多年之后,當現今的時尚已成為過去,驀然發現,原來自然才是永恒且最美麗的東西……既然,婚紗照“假相“的時代已經過去,那么,“真相”的市場空間誰來開發?文/邢麗萍
結婚照的變遷Wedding Photos See Significant Changes一. 20世紀初:沒有結婚照20世紀初的中國還在滿清的統治下,結婚慶典仍保持著典型的傳統風格,雖然這時攝影技術傳入國內,但是人們的魂,對照片懷著一種敬畏的心情,新人結婚很少有什么結婚照,因此,我們今天試圖用直觀的照片來回顧那時結婚的情景就十分困難,從稀少的傳世照片看,當時結婚照不過是記錄夫妻合影的影像。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結婚照。
二.“五四”運動帶來的變化1919年“五四”運動前,中國人結婚崇尚紅色,新人是絕對不允許穿白色衣服的,“五四”后,西方民主思想的風氣被引進,歐美白紗禮服也被引進,結婚慶典在知識階層開始西化,新郎穿西化的西裝,新娘也穿上了象征純潔的白色婚紗,這是中國結婚儀式的一大變化。
三. 20年代:新人走進教堂隨著20年代初西方文化的傳入,婚紗首次在我國亮相,從海外留學歸來的先生小姐,不少人已經信奉了基督教,他們一般選擇在教堂舉行婚禮,新郎打領結、穿西裝禮服,新娘披婚紗,戴白色手套,手握紅玫瑰,代替花轎的是綴滿鮮花的小汽車,新人在親朋好友的簇擁下,步入莊嚴的教堂。代替喜娘的是西式的司儀,新人交換戒指,互致親吻,在大家的注目下,新郎將新娘抱進車內,去渡他們的新婚蜜月。
四. 30年代:婚紗照中西合璧30年代西式服裝大行其道。在上海等大城市開始流行穿白色婚紗禮服,一般新娘穿白色婚紗禮服,手捧鮮花,頭戴白色長紗,長達五六米,新郎穿黑色大禮服、白硬領襯衫,戴黑領結,手捧黑呢高帽和白色手套,另外還有男女二位儐相,也穿大禮服和白紗,陪著一對新人,舉行婚禮后就在教堂內與雙方家長、證婚人等拍攝合影照,這就是起初的婚紗照。這種類型的結婚照一直延續到50年代,當時的大多數人仍以傳統婚禮為主,新婚多穿大紅鄉裙,上配石青鄉花襖或大紅繡花襖,頭戴鳳冠,并披一兜紗,新郎是中式裝扮。30年代的結婚照很火,這里面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30年代電影業發展很快,好萊塢拍攝的明星照涌進上海,照相館借鑒了電影用光的經驗,采用了多種類型的光影效果,使光效變化多端,第二,在上海等大城市,思想比較開放,經濟條濟也比較好,使有一定生活水平的新人能夠拍得起結婚照,在規模比較大的照相館,還配備婚紗女服和男子燕尾服。這時候的婚紗照片中既有新人穿白色婚妙、西裝的西式婚照片,也有穿旗袍婚紗的中西結合式婚紗照,還有穿中式長袍、旗袍的中式婚紗照,不過需要注意的倒是在中式婚紗照中已經融入了一些西式風格。
五. 40年代:出現水上婚禮空中婚禮40年代前后白色婚紗禮服已經成為一種風氣,婚紗照由教堂合影逐步轉移到照相館,程序上也由舉行婚禮后拍照改為婚禮前拍照,人數由集體合影演變為二大二小的四人合影,進而發展到只有新郎、新娘二人合影,從此開始了名副其實的婚紗照。這時大城市的照相館的攝影技術已比較成熟,對于拍結婚照有了一定的經驗,講究用光、影調等等,但這時還只能拍攝黑白照片,對于比較講究的結婚照片多采用著色處理。1947年是中西婚禮結合最為流行的一年,一是表現為著裝中西合璧,二是集體婚禮的流行,社會上出現了幾次規模比較大,影響也大的集體婚禮,這種城市婚禮取代了老式的迎親拜堂。集體婚禮典禮中,先是新郎、新娘各立一隊,魚貫步入禮堂,儼然是男女有區別,在大禮堂完成結婚儀式,新人成雙結對步出禮堂,這時已經達了合法的夫婦,婚禮儀式照片成了這些人的結婚照。受西式婚禮講究新奇的心理驅使。一些新人追求新穎、新奇的效果,有的舉行水上婚禮,有的又舉辦空中婚禮,需要說明的是,受當時條件的限制,那時的水上婚禮、空中婚禮與后來的水上、空中婚禮的概念是有區別的,當時攝影技術還無法在水中或空中拍攝,只能記錄婚禮的靜態,所以,照片記錄的只是新人走出船艙或下飛機的畫面,而不像后來水中婚禮在水下拍攝水中的畫面,在空中拍攝新人路傘畫面。
六. 50年代:結婚照以簡樸為美50年代的結婚照體現出的是勞動為美的時代風尚,婚禮儀式都簡單,一張床、被,幾件簡陋的凳子、椅子就是結婚的所有家當,新人的服也很簡樸,許多人結婚并沒有什么結婚照,通常情況也就是去照相館拍一張合影而已。從現在人的眼光看根本算不上是結婚照,偶爾也有比較講究的穿旗袍結婚照相的,這部分基本上是知識分子,他們或者有留學經歷,或者是出身于工商官宦之家的公子、小姐。
七. 60、70年代:工作照代替結婚照60年代中后期,正值“文革”傳統文化受到沖擊,旗袍、婚紗統統被列為“破四舊”屬于清掃的對象,婚慶照同樣在掃除范圍,這一時期,基本上沒有什么藝術風格的婚慶照,有的也是戰斗色彩濃厚的結婚照片,身著革命服,手捧紅寶書胸戴主席像,滿臉的嚴肅,軍裝這時十分流行,能戴上紅五星,穿上黃軍裝照一張結婚照成為許多年輕夫婦的一種榮耀,這時的結婚照與其說是婚慶照莫如說是工作照。進入70年代,社會風氣相對有所開放,婚慶照流行二寸黑白照片。 八. 80年代:婚紗照卷土重來80年代初婚紗攝影得到了重新認識,婚紗攝影業務開始增加,當時的婚紗照大多以模仿西方宮廷模式或園林景做背景,被攝的主體,人物的服裝及裝飾品都是歐化的,人們對此怦然心動,將婚紗照當做結婚的一項重要內容片放大,著色,人物表情比較不自然,風格也很保守,到了中后期,彩色攝影開始普及,著色在婚紗照中被淘汰,這一時期的婚紗照造型、用光、服飾等大都固定,缺少變化,但當時也有一些攝影師在用光、造型等方面做了一些成功的探索,比如《旭日》因其新穎別致,為照相館贏得了可觀的利潤。
九. 90年代:從“罐頭新娘”到回歸自然90年代初期臺灣、香港婚紗照開始進入大陸,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攝影風格,給人們帶來一種新鮮的美感,讓都市的青年男女好一陣欣賞,于是輪到自己結婚,免不了都要一試身手,新人從化妝到服飾搭配、造型全部由影樓人員處理,無需被攝者自己動手,而且照片極大地美化了被攝者。這時的婚紗照有比較強的商業性、唯美性,使婚紗照成為一種流行,時尚,同時它很講究程序化拍攝,也就是說拍攝有一套統一的程序,從化妝、擺造型到拍攝,基本都是一個模式,一種套路,為了掩飾被攝影者相貌上的不足,往往以犧牲清晰為代價,朦朧的畫面。使得人物失去了個性,港臺婚紗照追求一個“柔”字,其結果往往使新娘出落地很白嫩,但是畫面中一有新郎出現時,這種柔和處理就顯得很不適宜,新郎失去了男性應有的陽剛之氣,此外,這類婚紗照浪漫有余,莊重不足,在影調處理上也有顯得單調,一般以溫馨的色調為主,很少變化。這種風格流行了數年,原先唯美的風格反過來成了它最大的弊端,就是千人一面。有人戲稱這類婚紗照拍出來的新娘是“罐頭新娘”,近年來,這種狀況有所改變,清晰的柔美之中具有了細部層次,畫面的色調越發豐富,同時回歸自然之風也時興起來,人們開始喜歡在室外拍攝婚紗照,留下自然生動的一刻。文/黃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