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化,國有企業激勵機制的創新也從簡單意義的分配制度改革,演繹到更深層次的產權制度創新
,MBO就是這種制度創新的重要形式。專門從事MBO咨詢的上海榮正咨詢CEO鄭培敏指出,隨著MBO在國內的不斷發
展壯大,"新民營"板塊將快速形成,并帶來治理結構的創新;與此同時,還將激發與之相配套的金融工具創新。因此,稱2
003年為"MBO年"將不為過。
他指出,所謂"新民營"概念,是相對傳統的民營企業而言的。傳統的民營企業我們也稱"原生民營",如希望集團
劉氏家族企業、東方集團等。新民營也稱"衍生民營",其本來是國有企業,通過MBO或其它改制途徑成為產權清晰的現代
企業,如上海恒源祥、長沙友誼阿波羅等。部分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通過一系列人力資源資本化的改革(如員工持股、MBO等
)使得國有資本退出控股地位,而經營管理者和廣大員工成為這個企業真正的"主人",我們將這樣的上市公司稱為"新民營
"板塊。"新民營"板塊的擴容速度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而不斷擴大,目前數量在15家左右。
榮正咨詢預測,按照此趨勢,明年新增MBO上市公司的數量將超過歷年之總和,從而使得該板塊的數量達到30多
家以上,預計占市場總量的2.5%左右,所以,稱明年為"MBO年"將并不為過。到2005年,這個板塊的數量將擴大
到80至100家以上,占整個證券市場上市公司的5%,而占存量上市公司(截至2002年末)的8%至10%左右,從
而成為市場上不可忽視的一種力量。
MBO后的企業,表面上看經營權和所有權又重新統一到一起,似乎是一種企業組織制度的退化。但實際上,由于我
國傳統的國有企業在治理結構上存在"所有者缺位"的重大缺陷,這種先天缺陷似乎在原有體制下是難以解決的。所以,這種
MBO后的治理結構是相對國有控股情況的一種"否定之否定"的改良。另外,由于MBO一般是一種團隊的行為,又有別于
家族控股企業的治理結構,是一種有效人力資本的再分配過程,無疑在治理結構上也是一種進步。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MBO創新也需要金融工具創新的支持。制度創新有賴于技術創新,在國有企業產權制度創新
的過程中,離不開金融技術手段的運用。MBO對于絕大多數中國的企業和企業家而言,還是一個全新的概念。但在國際資本
市場上,已經是一種成熟的金融產品,其中,支持MBO的重要金融工具主要是垃圾債券和銀行融資,但由于我國現階段社會
主體,特別是自然人的風險承受觀念和能力有限,中國企業債券市場極不發達,而銀行貸款的相關監管政策又不允許利用貸款
進行股權投資,因此,目前MBO融資通道相當狹窄。而在創造有效的融資方式的同時就是金融創新的開始。近期,MBO專
項投資基金已浮出水面。日前,榮正咨詢又與境外MBO私募基金合作,受國外知名投資機構JPMorgan的支持,推出
了基于MBO定向投資的基金俱樂部,這是一個開放式的平臺和"撮合系統",通過信息共享和不同偏好的投融資方的匹配,
從而提高融資效率,加快國企MBO改革步伐。可以預見,將有更多的金融創新發端于MBO,進而推動MBO在國內的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