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期,有關上市公司進行MBO(管理層收購)的公告頻頻在媒體上露臉,有關MBO的研討會接連不斷,
中介咨詢機構甚至是國外的專業機構紛紛爭食MBO這塊大"蛋糕"。究其原因可以發現,正是由于目前宏觀政策環境的不斷
變化和完善,導致國內MBO快速升溫。中國的MBO作為一個新生事物,正逐步由最初的實驗階段進入快步發展階段。
管理層收購雖起源于國外,但近年來在國內早已"暗流涌動",從四通產權改革開始,中國
就揭開了MBO的序幕。
據不完全統計,僅去年一年,公開披露實施或擬實施MBO的上市公司就達12起。但由于政策面對MBO一直不明朗,加之
實際運作中在融資等方面確實存在諸多不規范甚至違法之處,使得國內MBO多呈"鴨子劃水"之勢。
目前,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正有條不紊地推進,國有資本從一般競爭性領域退出的步伐明顯加快,這無疑為國內管理
層收購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MBO也逐漸成為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之一。近期,就有一些地方政府在貫徹落實《關于
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精神時,率先將管理層持股作為國企變革的突破口,如浙江將在全省范圍內的上市公司
中推行股權激勵試點工作,上海則將MBO列為進一步推進國有經濟結構的戰略調整及加快金融創新的重點工作之一。
除了宏觀政策環境發生了巨大變革以外,今年6月24日財政部恢復了國有股權向非國有股單位轉讓的政策,令國有
企業實施經營者持股成為可能。而今年以來,有關MBO的具體制度安排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特別是近期有關MBO的政策面
發生了突破性進展,MBO首次獲得政策面的認可。在今年10月中國證監會公布《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中,明確將管理
層收購列入其中,并強調獨立董事和獨立財務顧問等專業機構要在MBO的操作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與此同時,洞庭水殖成
為財政部恢復"國轉非"后的首家獲批單位,并由此邁出了實施MBO過程中最為關鍵的一步。此外,勝利股份、ST甬富邦
等上市公司的MBO已進入待批程序。
由此可見,基于MBO成為國有經濟布局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手段之一,市場各方也越來越清楚認識到MBO在其中的
價值與作用。有關專家指出,MBO在我國仍是新生事物,雖然正逐步跨入快速發展時期,但相關規則仍不完備,如股權收購
的資金來源和融資手段問題、如何確保股權收購的定價公允性以及如何協調各方利益達到平衡等,因此,規范仍是重中之重。
隨著股權激勵法律法規的出臺以及相關政策環境的不斷完善,將有更多的國有上市公司走上MBO的道路,并不斷摸索出一套
符合中國特色的MBO策略,從而真正促進企業股權結構的多元化,分散國有資本的經營風險,為上市公司建立起現代企業法
人治理結構,調動廣大經營者的積極性,改善資本總體素質發揮更大的作用。(記者徐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