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王志新
今年的冬天來得好像格外的早,幾場秋雨之后,本來應該是秋高氣爽的北京已經讓人感覺不到太多秋的氣息了。然而,券商的冬天還沒有真正來臨,“現在還不是券商最難的時候,明年也許才是券商最難熬的時候。”一位證券公司投行部總經理助理在不斷抱怨現在市場難做后,向記者這樣預測道。
裁員一直在延續
“其實,證券公司的裁員從去年年底就已經開始了,現在只不過是去年的延續。”這位投行部人員這樣告訴記者,“今年6月份公司又進行了大幅度的裁員,比例差不多達到20%左右,其中投行部門受到的影響最大。”然而,這家公司還不是裁員最嚴重的,據一位證券公司的人士透露,一些規模比較小的券商,裁員幾乎已經到了50%,而且從事投行業務的部門裁員一直是最多的。
據了解,各證券公司投行人員幾乎都處在臃腫狀態,這主要與前期證券公司對于投行業務的盲目擴張和承銷業務實行的通道制有關。基于幾年前對于創業板設立的預期,很多證券公司都對投行業務進行了大規模擴張,采取了人海戰術,招募了大量投行人員,準備大干一番。然而,事與愿違,隨著創業板的遙遙無期,使得這些人員的儲備變成了一種累贅,再加上降傭以來,券商利潤普遍下降乃至出現虧損,投行業務人員不可避免的變成了裁員的首選。
“通道制對于投行業務的影響也非常大。現在首發的企業越來越少,券商承銷收入明顯下降,而且還要支出各種費用,投行人員的收入也大受影響。”這位投行人士在感慨市場難做時這樣告訴記者。其實,這已不是一家證券公司的情況,據一位證券公司投行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于市場不好,他們的收入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據了解,在審批制時,控制上市企業的數量可以用額度的手段,但在核準制下,額度已經不復存在了。于是,監管層推出核準制下的配套辦法“通道制”,希望通過對券商的限制實現對上市企業數量乃至擴容節奏的控制。2001年3月29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專門下發通知,對“通道制”的具體執行作出解釋:每家券商一次只能推薦一定數量的企業申請發行股票,而且所推薦的企業每核準一家才能再上報一家。具有主承銷資格的券商擁有的通道數最多8條,最少1條。這就意味著,最大的券商同時推薦企業的家數最多也不過8家。如此少的業務量使得投行人員無用武之地,一些大券商不能完全發揮自己的能力,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因此導致大量裁員。
對于那些已經具備一定的業務基礎的中小券商來說,現有的通道封閉了他們拓展投行業務的空間。一位券商投行老總就曾抱怨他的手腳被現在的通道制牢牢地捆了起來,因為他們公司只分配到2個通道。“應付現在的2個通道,20多人已經夠了,但我們卻有60來人,那些6個通道的券商也不過60人左右。要想通道數量從2家增加到6家,可能要等三年五載。”這位投行老總說。
今年9月23日,也許是發現了通道制的某些弊端,在征求了券商們的意見之后,證監會出臺了《主承銷商執業質量考核辦法》,把通道制從“分配型”改為“獎懲型”,即通過證券業協會對券商承銷業務的打分,評判券商承銷業務開展的優劣,并給予增加或減少通道的獎懲。此舉一方面加強了對券商承銷業務的考核,有利于提高股票發行企業的質量;另一方面也使得券商增加通道成為了可能。然而,業內人士指出,遠水畢竟解不了近渴,隨著市場的低迷,企業股票發行的速度也會不斷減緩,券商也只能靠裁員來解燃眉之急了。
轉變盈利模式勢在必行
“經過十年的發展,證券公司的盈利模式已不能適應現在市場的發展,已經到了非變不可的時候了。”一位證券公司的分析人士告訴記者。雖然市場的擴容是大勢所趨,但是其速度和數量都受到各種條件的約束。嚴峻的現實已經使得一些券商把眼睛盯在了更能帶來穩定收入來源的投行業務上。今年10月8日,證監會出臺的《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無疑給這些券商提供了一個開拓新業務的機會。
“現在的上市公司已經達到了1200多家,它們之間的兼并收購必將越來越多,為這些企業提供投行業務的服務無疑會給我們帶來較穩定的收入來源。”某投行部的總助這樣分析道。然而,新業務的開展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這將意味著券商將從以往的等客上門甚至客求上門轉向送服務上門。雖然沒有了通道制的限制,但這將意味著更多競爭對手的出現,對于那些習慣了傳統盈利模式的券商來說,誰能夠在未來的市場中贏得更多地份額,將取決于誰的轉變速度更快。
另外,隨著傭金的下調,券商主要依靠傭金收入的盈利模式也受到了嚴峻的挑戰。10月23日《上海證券報》公布的券商綜合實力排行榜給一直沸沸揚揚的證券公司全行業虧損提供了數據證明。根據排行榜提供的數據,今年1—9月券商的價值業務總量為190.9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99.8億元萎縮了109億元。
這份排行榜顯示,今年1—9月券商的累計綜合業務價值量(經紀業務和承銷業務的推算收入)大幅萎縮。位列第一位的中國銀河證券業務價值量為12.14億元,只有去年同期的2/3。而第二位國泰君安只有10.71億元,這個數字放在去年只能排在十名以外。
有專家分析,傳統業務收入的減少也許預示著券商業務創新的未來,隨著上市公司購并的增加及外資的進入,未來的證券市場是大投行的天下。
券商的嚴冬還遠遠沒有到來
“現在肯定還不是券商日子最難過的時候,半年甚至一年后,券商危機也許才會更加明顯的顯現。那時,證券公司的破產或者兼并將會不可避免。”一位證券公司的人士這樣表示。
據2002年前三季度券商經紀業務排名顯示,排名靠后的券商與居前的券商之間的交易量差距有所擴大,第10名與第1名的差距從上半年的3077.16億元擴大到9月底的4314.77億元。雖然各券商的座次與上半年相比未發生變化,但是券商的強弱差距進一步擴大。
中國證監會日前發布的證券公司最新名錄顯示,目前我國證券公司數目已達124家,注冊資本金總額達1040多億元,營業部總數為2800多家。據統計,注冊資本金超過10億元的券商有45家,占總數的20%,其中銀河證券以45億元的注冊資本金位居第一,占總注冊資本的4.3%。這些數據表明,券商之間的規模差距將越來越大,業內人士指出,券商的分化將最終導致整個行業的優勝劣汰和行業資源重新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