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8年誕生以來的我國風險投資盡管遭遇到了互聯網泡沫爆炸的打擊、中科創業破產的恐慌以及創業板市場久
拖未現的煎熬,但仍然在痛苦的掙扎中提供了驕人的市場成績單:在2001年總基金規模達840億美元的175家創投公
司先后向1281個投資項目拋出了28.36億美元的繡球之后,2002年的中國風投又迎來了可喜的變局。
民間資本蓄勢待發
據不完全統計,在目前國內100多億元的風險資金的規模中,80%以上是政府或者是政府有關的國有企業的投入
,民間資本只占7%,這種“官辦官營”或“官辦民營”的局面早已招來了有識之士的批判。
中山大學教授、風投專家申曙光認為,由政府機構來直接經營,或者按照政府機構運作的那一套辦法來經營風險投資
,容易把風險投資與政府傳統的政策性產業投資混淆起來;不能解決所有者虛置和預算軟約束問題,當然更不利于培養中國自
己的職業風險投資家。
現實中,由于政府主導的風險投資帶著“國有”色彩,因此發生了一些被投資對象婉拒的稀奇之事。江蘇一家民營企
業就對政府背景的江蘇高新技術風險投資公司送上門來的錢置之不理。此事聽上去很荒謬,但企業也有自己的理由:政府的錢
是國有資產,根據有關政策,國有資產轉向境外交易必須經過許多繁瑣的審批程序,因此,為了不給企業今后境外上市增加麻
煩,他們寧可不要這筆錢。
最近,由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籌備發起的“創業風險投資基金”,即將獲得有關部門的批準。據該協會會長王治
國介紹,該基金將主要吸引國內民間資金參與,用以支持民間高科技企業的創辦發展。目標是數億元的規模。
與此同時,由國家計委醞釀發起的“創業投資基金”,也正在積極地籌備。該基金計劃規模為10億元,其中,國家
計委出資2億元用來帶頭,其余資金將吸引民間和海外資金。除了上述兩項基金,目前國內還有其他多只民辦基金正在籌辦或
者正在吸引民間資金加入。這意味著國內的民間資本開始大規模進入市場廣闊的風險投資領域,從而改變風險投資由官辦為主
的畸形格局。
外資公司加快圈地
境外創業投資基金在近期紛至沓來。來自德勤會計師行與德勤企業財務顧問公司聯合進行的境外創業資本調查結果顯
示:87%的被訪公司表示有意增加對中國的投資,在前不久上海召開的全球私人股權投資年會上,判斷未來10年全球投資
機會時,來自世界各地的100多名風險基金經理均不約而同的將中國列為首選目標。
國際金融集團負責管理一個規模為15億美元的環球創業投資母基金,這個華爾街著名的風險投資機構目前已在廣州
成立了辦事處,計劃在年內成立高科技創業基金,募資1億美元。
脫胎于花旗銀行投行部的梧桐基金(規模為5億美元)在廣州設立代表處,并與廣州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達成協議
,共同設立廣州梧桐風險投資管理顧問有限公司,首期雙方對等出資1000萬美元,以基金組合形式從事高新技術領域的風
險投資,為高新技術產業化提供從種子期到成熟期以至上市一系列的資金扶持以及增值服務。
日本集富株式會社是全球排名第八、日本第一大的風險投資企業,目前管理全球創業資本為30億美元,其計劃在中
國主要投資于無線通信與半導體設計、軟件開發、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就在今年4月集富在北京宣布對中國互聯網公
司3721投資1000萬美元后,負責中國北方的投資業務的北京辦事處日前正式開張。計劃于2003年在上海成立的集
富分部也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之中。
乍來者的咄咄逼人之勢,使得那些早已馳騁中國風投市場的“元老”們加大了出拳的力量———創造了單筆投資贏利
1.7億美元之亞洲紀錄的漢鼎亞太有著包括北京燕莎百貨、海南航空、星巴克咖啡等多個項目的投資輝煌,總裁徐大麟表示
,公司將加大在中國大陸地區的投資力度。
聲稱即將啟動大中華戰略華登國際投資集團并不滿足在華20多個項目、2億多美元的投資欲望,打破慣例將數位全
球合伙人直接安排在中國工作。
新近進入中國市場的國外風投公司呈現出了嶄新的特點:首先是資金規模較大。許多機構均為國際知名創投公司,管
理資金規模大都在20億美元以上,承諾首期投資中國的資金一般在1—3億美元之間。其次是資金來源和投資領域也呈現多
樣化。資金已不僅僅局限于歐美,韓國、日本的一些很有實力的創投機構已經開始在中國進行實質性的運作。
政策法規有待完善
在經歷了前兩年的浮躁之后,外資創投如今表現得越來越理性,目前國際創投資本看中中國的原因已經不再是為了短
期內通過“搏傻”獲得高額回報,而是更多的用長期投資的思路進行規劃。但目前的實際情況是外資承諾的多,實際到位的少
;進來的多,實際投資的少。而民間風險投資則是造勢多,成果少;觀望者多,起步者少。打破僵局有待于政策法規的改進與
完善。
風險投資業要正常運作,主要看找到“正常”退出的渠道,這就要求有一個成熟的資本市場體系,特別是要有供新興
企業上市融資的股票主板市場和創業板市場。可是目前的中國,創業板市場遲遲不能推出,而主板市場卻又有較嚴格的規定,
將大量的新興企業拒之門外。沒有一個完善的資本市場體系,風險投資的資本就只能被“套牢”在“臨門的最后一腳”上。
法律監管體系不健全、對中小股東權益保障體系不夠完善,也形成對境內外創投機構手腳的掣肘。去年盡管出臺了《
關于設立外商投資創業投資企業的暫行規定》,但沒有一家外商據此登記注冊創投企業。于是,由國家計委與科技部開始共同
著手研究制定《創業投資企業管理暫行辦法(草案)》。據稱,《暫行辦法》將通過承諾資本制,創投公司注冊資本可以分期
到位,解決了一直困擾業界的資本閑置問題,并在吸引外資進入創投領域上將有所突破。但在業內人士看來,要將風險投資引
向規范健康的軌道,盡快制訂并出臺《風險投資法》已是時不我待。(張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