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和研究拉美經濟結構、金融體制及危機產生的原因,對我們在已加入WTO的情況下如何穩妥地擴大對外開放,
具有極其重要的借鑒意義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柳鴻生
今年以來,阿根廷金融危機迅速波及拉美國家,導致了拉美經濟金融動蕩、政治
社會不穩定。我們對拉美金融危機的
現狀和原因做了初步研究,認為對比歷史上歷次拉美金融危機和亞洲金融危機,今年的拉美危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深刻的
經濟背景和隱藏的國際因素。
阿根廷始作俑,烏拉圭、巴西成重災區
阿根廷是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去年12月危機爆發后,政府宣布暫停償還1400億美元的外債,凍結儲戶銀行賬
戶,美元存款比索化、放棄實行了10年的聯系匯率制(貨幣局制度),實行浮動匯率等措施。
隨之而來的是貨幣貶值,物價飛漲,民怨鼎沸,社會動蕩。據統計,2002年上半年,比索貶值70%,通貨膨脹
率40%,失業率25%,GDP增長-9%。目前阿根廷經濟已連續四年陷入衰退,正經歷著歷史上最嚴重的蕭條時期。面
對阿根廷的多次請求援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西方大國無動于衷,致使阿根廷危機惡性循環。
阿根廷危機對周邊國家的最初影響是出口貿易上的沖擊。阿根廷與巴西、烏拉圭、巴拉圭四國自組建“南方共同市場
”(以下簡稱南共市)以來,區域內貿易聯系日益密切,相互間貿易依存度增加,烏拉圭近一半的出口發生在南共市內部,巴
拉圭70%以上的外貿是對巴西和阿根廷的。阿根廷危機爆發后,南共市內其他三國對阿出口大幅下降。總體來看,阿根廷危
機發生后的近半年時間中,南共市國家尤其是烏拉圭和巴西受到沖擊較嚴重。
歷來穩定的拉美小國烏拉圭是阿根廷經濟危機的第一個受害者。目前烏拉圭經濟蕭條,生產萎縮,出口下降,銀行存
款流失,外匯儲備急劇下降。據統計,2002年1-7月,烏拉圭外匯儲備從31億美元下降到6.31億美元,流失76
%,銀行個人外幣存款下降近40%,全部銀行儲戶減少40%。1季度國內生產總值下降10.1%。
特別是進入7月以來,烏拉圭金融危機愈演愈烈,資本外逃加劇,僅7月17-19日這3天,國家外匯儲備就暴跌
近5.7%。7月30日,烏拉圭終于無法抵擋儲戶擠兌狂潮,宣布銀行停業,國有銀行凍結所有定期存款,結果導致烏拉圭
本國貨幣比索暴跌,物價暴漲,國家風險指數驟升,上千人聚眾哄搶超市和商店。
烏拉圭首當其害,除受與阿根廷貿易影響外,主要是其銀行體系與阿根廷銀行體系的聯系。阿根廷居民一度認為烏拉
圭銀行體系較安全,將大量存款存放在烏拉圭銀行。但在烏拉圭銀行出現受阿根廷影響的苗頭時,阿根廷居民開始大量提取存
放在烏拉圭銀行體系的存款,從而打擊了烏拉圭的銀行體系。
盡管烏拉圭今年3月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獲得約7.43億美元的緊急援助貸款,但其銀行系統流失的個人外幣存款
已遠遠超過這一數額,外匯儲備也大幅下降,從30億美元降至15億美元。為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不得不再次向烏拉圭提
供15億美元的援助,但仍然未能平息金融市場波瀾,6月20日,烏拉圭政府被迫宣布從當日起實行自由兌換的貨幣制度,
此前近10年內烏拉圭一直實行貨幣微貶值政策。
拉美最大的經濟實體巴西,是阿根廷金融危機受害最嚴重的國家。巴西曾在1999年底爆發了金融危機,這次在阿
根廷危機的沖擊下岌岌可危,外資外逃嚴重。巴西貨幣雷亞爾7個月中貶值了50%,為上世紀90年代墨西哥金融危機以后
的最高水平。股市和外匯市場經常激烈波動。6月17日-21日的一周內,股市下跌11%。7月22日受美國股市影響,
巴西圣保羅股市下跌6.53%,創下1999年9月巴西實行雷亞爾經濟調整計劃以來的最大跌幅。巴西的國家風險指數攀
升到1623點,增長了4.71%。8月7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答應給巴西提供300億美元的緊急貸款,給經濟重創的
巴西帶來緩機。
此外,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巴拉圭、委內瑞拉等國也先后受沖擊或國內政治沖突導致貨幣大幅貶值,股市動
蕩,物價上漲,已先后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出“求援”請求,以穩定金融體系。
美國態度轉變
布什政府上臺后,一直反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國際金融機構對拉美國家的金融動蕩進行援助性介入。美
國財長奧尼爾更是明確聲稱,國際金融機構向許多拉美國家的危機貸款,很可能最后被貪官污吏轉移到在瑞士銀行的私人賬戶
上。
2001年年底阿根廷首先爆發金融危機,但美國政府判斷,美國經濟足以對抗拉美金融形勢的負面影響。在美國暗
中干預下,IMF不但拒絕向阿根廷提供資金援助,并且收緊了向拉美其他國家的貸款,從而進一步惡化了拉美的金融危機。
在投資者對拉美國家金融動蕩經濟惡化形勢發展心存疑慮的情況下,美國政府不斷的官方聲明和不予援助的實際行動
,使得投資者對經濟金融的前景又持悲觀看法,從而進一步加重了資本外逃,導致危機在短時間內迅速蔓延,直接波及烏拉圭
、巴西、秘魯、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爾等國。一時間拉美各國貨幣大幅貶值、股市劇烈動蕩,經濟衰退,政治更迭、社會動亂。
很明顯,如果目前持續惡化的拉美金融危機得不到遏制,新的危機將一觸即發并迅速擴散。
經濟金融形勢的巨大變化,首先改變了一些經濟學家的認識,也迫使布什政府改變對拉美金融危機負面影響的認識。
美國標準與普爾的首席經濟師懷斯說:“我們必須面對現實,骨牌效應又再次發生了。此前我們認為拉美不會重演亞洲金融危
機的歷史,現在我們卻希望拉美的情況僅僅是有如亞洲在1997和1998年時的情況一樣,不要演變成更糟的情況。”
布什政府也開始一反常態,采取措施幫助拉美國家應對危機。美國財長奧尼爾于8月4日-7日對拉美3國進行了訪
問,多次表示,美國支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盡快向發生金融動蕩的國家提供救援貸款,以幫助它們控制局勢蔓延并逐步解決危
機。
美國還決定向烏拉圭提供直接貸款。美國政府于8月4日決定向烏拉圭提供15億美元的臨時緊急貸款,以幫助烏拉
圭解決金融動蕩引起的銀行無法營業問題。這是布什政府執政后首次向發生金融動蕩的國家提供直接貸款援助,這一行動在美
國輿論界引起了很大反響,媒體認為這意味著布什政府對外經濟政策發生了重大轉變。此外,美國也正在努力促成國際貨幣基
金組織盡快落實對拉美國家的資金救援計劃,這是美國關注拉美金融動蕩的又一表現。
我們認為,美國政府的對外經濟政治政策一貫以本國的利益和安全為出發點,布什政府短時間內政策急轉彎,主要是
擔心拉美個別國家的金融危機會嚴重損害國際金融體系,最終危及到美國的經濟恢復和穩定。目前,美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與
1997-1998年相比較,應付地區危機的能力已經大大削弱,經濟調控政策余地也有限。正是在這種嚴峻形勢的壓力下
,以及對拉美危機可能危及美國乃至全球經濟恢復的擔心,布什政府不得不放棄了上臺后一貫堅持的不向拉美國家輸血拯救金
融危機的政策。
他山之石
拉美金融危機發生后,世界組織和拉美各國有關機構高度重視,對危機的原因做了深入的研究。在分析當前拉美經濟
金融形勢、總結歷史上拉美曾發生的危機、認真聽取當前較有影響的經濟評論的基礎上,我們認為:首先,國際金融組織的判
斷分析失誤和美國的冷漠態度,錯過了化解危機于萌芽狀態的最佳時期。自2001年阿根廷發生嚴重經濟危機以來,以美國
為首的西方國家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拉美金融危機的深度和可能擴散的范圍認識不足,認為阿經濟危機是個“孤立的現象”
,“不會波及”拉美整個地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美洲委員會首席執行董事(FirstDeputyDirector)AnneKrueger
女士在今年5月7日的《美洲經濟展望》中還認為,阿根廷的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蔓延會非常有限。而美國把更多的注意力都
集中在反恐戰爭上,忽略了拉美事務。國際信貸機構的漠視態度使阿根廷失去了任何外來的資金援助,因而深陷泥潭不能自拔
。即便后期拉美國家接受了IMF有關條件,援助基金也往往不能及時到位,使得拉美危機進一步加劇。
其次,外資的雙刃劍作用越來越明顯。外資企業、外國銀行和外國投資者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流動性極強,見利爭
先恐后,一有風險苗頭就唯恐避之不及。阿根廷金融危機以后,外國投資者從這個國家抽逃的資金達到200多億美元。外國
資本這種釜底抽薪的做法,極大地削弱了拉美一些國家的金融實力。
第三,債務沉重,不堪重負。拉美金融風暴的多發區都是債臺高筑、外債負擔沉重的國家。巴西外債總額達2500
億美元,每年償還到期外債和利息就需要470億美元。阿根廷外債1423億美元,從去年年底開始已經無力支付到期外債
。人口只有230萬的小國烏拉圭,外債總額也達到95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1%。外債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過高
,不僅影響了一個國家的國內投資,更重要的是要時時勒緊褲帶過日子。
第四,改革超過了承受能力。拉美國家為了獲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迫不得已聽從該組織下達的一系列經濟改
革指令。在新自由主義的模式下,拉美許多國家實行經濟改革,普遍推行私有化。阿根廷就是在私有化浪潮中,用幾年時間把
幾代人掙下的國有資產幾乎賣得干干凈凈,絕大部分涉及國計民生的國有企業紛紛轉讓給私人經營,導致國有資產嚴重流失,
國家可支配的資產微不足道,致使在金融風暴突然襲來的時候,幾乎喪失了防御的力量。
第五,拉美這次金融危機最致命的原因是民眾信心喪失。按照傳統檢測方法,一些拉美國家的經濟、財政和金融指數
仍屬良好或較好狀態,并不具備爆發危機的條件。但阿根廷金融危機破壞了地區內外投資者對拉美地區的信心,在美元化程度
比較高的國家,居民的存款大部分為美元存款,一旦民眾失去對銀行系統的信任,他們為了資金安全必然會從銀行取走存款,
出現擠兌現象。一般來說,銀行是很難經得住儲戶的擠兌的,所以,維護民眾的信心要比獲得國際貸款更為重要。目前,IMF
和美國對烏拉圭的貸款已到位,其他國家的貸款也正在陸續進行,金融危機發展的勢頭有所緩解,但還遠未結束。拉美的金融
危機究竟會向何方演變,能否最終避免誘發一場世界性的金融危機,其不確定因素和隨機性較大,有待關注。
但是,拉美要遏制住其發展的勢頭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即國際支持、國內政策得當和恢復民眾信心。好在美國和國際
貨幣基金組織開始注意到拉美金融危機的嚴重性,特別是美國財政部長親自到金融風暴中心巴西、烏拉圭和阿根廷走訪一番后
,對這場危機有了感性認識,將有助于國際信貸機構加快決策進程。援助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輸血,或許可以暫時穩定這一
地區的金融形勢,但難以堵住這些國家經濟上的巨大漏洞,更解決不了他們面臨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的根本問題。而對于我們
來講,觀察和研究拉美經濟結構、金融體制及危機產生的原因,對我們在已加入WTO的情況下如何穩妥地擴大對外開放,具
有極其重要的借鑒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