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隨著擴大內需一系列政策的實施,固定資產投資特別是國有投資拉動了社會投資的增長,放大了財政帶
動經濟增長的效應,但帶動民間投資增長效應不十分明顯。目前,國債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有下降趨勢,投資對拉動經濟增
長的后勁乏力。要保持投資增長力度并推動經濟增長目標的實現,必須啟動和激活民間投資,使民間投資逐步成為帶動經濟增
長的主導力量。本文所指的民間投資是指國有投資之外的所有固定資產投資的總和,包括集體、個體、股份制經濟、聯營經濟
、外商港澳臺投資和其它經濟投資。從
目前我省經濟的發展來看,民營經濟正在逐步壯大,在國民經濟中的份額在逐年上升,
但從金融部門的存差已達600億(2002年6月底數字)和全省經濟發展又嚴重缺乏資金的情況來看,說明民間資本還有
巨大的潛力。要調動民間資金逐步成為投資活動主體,使其形成促進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個新的亮點,必須采取相應的對策
措施。
一、對民間投資的現狀分析
1、政府投資仍占據著投資的主導地位,對推動經濟的增長有重要作用。投資的擴張與收縮一直是經濟周期波動
的直接原因。投資和國內生產總值(GDP)之間有很強的正相關性。利用近十年的數據資料進行相關分析測算可知,199
1-2001實際投資增長與GDP實際增長之間的相關系數,全國為0.892,湖北為0.863,充分說明投資與經濟
增長的波動基本一致。政府投資仍占據著投資的主導地位,對推動經濟的增長有重要作用。“八五”以來,盡管國有
投資占全社會投資比重有所下降,由1990年的69.5%降為2001年的59.2%,但所占份額仍近60%。正是因
為政府投資的大幅增加,確保了宏觀經濟增長目標的基本實現。政府投資以擴大內需,推動經濟增長為目的,在占據投資主
導地位的同時,其投資結構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主要投資方向。基礎產業的投資為緩解和消除了基礎設施瓶
頸對經濟發展的制約,改善了經濟增長的客觀環境,降低了企業的創業投資成本,為經濟的長期持續穩定增長奠定了良好的基
礎。但如果長期依賴政府投資,而不從市場上培育真正的投資主體,對經濟增長的推動則有可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2、民間投資發展較快,對經濟增長貢獻不斷提高改革開放以來,在全社會投資中,湖北集體經濟、個體、私
營經濟、股份制經濟積極參與全社會投資,規模不斷擴大,投資的領域逐漸拓寬,投資主體的多元化格局已基本形成。尤其是
“八五”以來,湖北省經濟年均增長11.8%,高于全國9.5%的發展速度,投資對湖北省經濟增長起到了重要的拉動作
用,社會民間投資也步入了快車道。湖北省民間投資概況
單位:億元
年份
總計
國有經濟
其他經濟
集體經濟
城鄉私人
單位
單位
單位
投資
1990
144.44
100.35
15.59
28.50
“八五”時期
2211.67
1497.69
262.07
190.04
261.87
1991
168.19
119.07
19.49
29.63
1992
240.73
182.86
22.52
35.35
1993
383.18
275.84
36.35
30.62
40.37
1994
593.07
401.16
90.46
44.83
56.62
1995
826.50
518.76
135.26
72.58
99.90
“九五”時期
6022.80
3425.23
1080.06
573.74
943.77
1996
984.38
593.32
169.78
96.50
124.78
1997
1083.60
567.60
248.32
107.12
160.56
1998
1231.10
661.94
257.72
116.92
194.52
1999
1302.17
745.36
189.45
124.88
242.48
2000
1421.55
857.01
214.79
128.32
221.43
“十五”時期
1551.75
918.21
257.54
126.41
249.59
2001
1551.75
918.21
257.54
126.41
249.59
“八五”以來全社會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810億元,年均增長288%,其中國有經濟投資5841億
元,年均增長25.0%;社會民間投資完成3969億元,年均增長33.2%。從近10年湖北民間投資走勢看,由19
90年44.09億元發展到2001年633.54億元,占全社會投資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由“七五”末的30.5%,
發展為2001年的40.8%。分類型看,集體經濟單位投資由15.6億元增加到126.41億元,城鄉私人投資由2
8.50億元,增加到249.60億元,其他經濟類型由1993年的36.35億元增加到257.54億元,年均分別
增長26.1%、24.4%、46.9%。
湖北民間投資不僅在數量上不斷增長,而且還出現了以下一些特點:投資來源多樣化,以私人資本、信貸資本和
其他經濟成份為主,投資項目規模不斷擴大,產業投資結構趨于優化,投資領域不斷拓寬。1992年以前我省民間投資主要
以集體經濟和私人投資為主,占全社會投資不到1/4,1993年以后,其他經濟成份投資力度加大,比重不斷提高,20
01年其投資額已占民間投資的41%,從民間投資結構看,2001年股份制經濟和外商投資為主的其他經濟類型占40.
7%,集體經濟占20%,城鄉私人投資占39.3%。社會民間投資已涉足制造業、房地產業、餐飲業、社會服務業等。
3、民間投資總體落后沿海地區,差距呈擴大趨勢
從總的情況看,湖北民間投資仍不夠活躍,發展空間狹小,總體水平低。與沿海地區相比,湖北非國有投資啟動
緩慢,演變進程落后沿海地區。
一是民間投資整體規模小,2000年全國民間投資超過1000億元的有5個省市,其中廣東、浙江、江蘇超
過1400億元,而湖北為564億元。低于廣東、浙江、江蘇、山東、上海、河北、四川、福建、河南、遼寧等省市,居全
國第11位。在全社會投資中的份額,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等省比重達50—63.4%,湖北不僅比沿海省市低出10
個—20個百分點,而且低于一些中部省份,在中部9個省中,比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等省低2.6—5
.5個百分點。
二是融資渠道未能有效拓寬,吸引民間資金不如沿海地區。江浙粵等沿海發達地區,中小企業多,鄉村企業多,私
營企業多。民間資金相當充裕,其流動量也相當驚人,以民間融資為特征的正式、非正式金融市場頗具規模,甚至成為中小企
業融資“主渠道”。
二、民間資本的潛力巨大
國內外經濟發展的實踐表明,民間投資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二戰以來,西方發達國家通過對其國有經濟及企
業實施民營化改革,調整經濟結構,使民營經濟占絕對比例,經濟的民營化成為一種發展的主流,民間投資成為國民經濟增長
的主體。
經過20多年的改革與發展,中國經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國內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36241億
元增加到95933億元,全國城鄉居民民儲蓄存款余額由210.6億元增加到73762億元,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比
重達76.9%。2001年湖北國內生產總值也達到4662億元,城鄉居民民儲蓄存款余額達到1940億元,占當年國
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41.6%。
據統計,全國民間擁有的金融資本已經超過了10萬億元,這其中包括居民的儲蓄、國債、股票、企業的各種債
券、個人的外匯儲備,個人擁有的金融資源已經超過了政府所有。按照一定的測算方法,我們對湖北的民間資本做了一些估計
: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大約2000億元,城鄉居民手持現金大約200億元,非國有法人利潤與城鄉居民手持股票、國債、企
業債券、投資基金等有價證券大約500多億元,如果再加上民營企業的資本、居民手中可以較快變現的財產,則民間資本的
潛力總計2800億元以上。從全國民間資本的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浙江、上海、廣東、江蘇、北京、山東等沿海地區。據有
關部門的保守估算,到去年底,僅浙江民間資本已超過5000億元,其中該省個體私營企業注冊資本總額為1526.69
億元,僅占1/3。
三、啟動湖北民間投資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民間投資不活躍,其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宏觀經濟走勢的影響。由于亞洲金融危機影響持續和國內總供給與總需求關系發生根本性變化,全國經濟生
活中出現了通貨緊縮。湖北的物價總水平自1998年出現下跌后,到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費、工業產品出廠價格和農業生產
資料三個價格指數已經連續出現近四年的負增長。經濟發展明顯趨緩,物價持續下降使投資者對經濟前景信心不足。農民收入
急劇下滑,也大大削弱了農村個體經濟的投資能力。
2、政策環境與制度環境的制約。近年來盡管政府投資占全社會投資不斷下降,國有經濟比重越來越小,但國有
投資和經營涉及領域仍然多達80多個,而允許民間資本進入的領域只有40多個。一些投資收益高的如金融、保險、證券、
通信、石化、電力等行業幾乎由國家資本包攬,并形成壟斷經營,而民間投資卻被嚴格限制進入具有較高預期投資收益的領域
。在國有經濟布局調整中,國有經濟退出哪些領域,民營經濟可以進入哪些領域,以及進入到何種程度,國家與地方的政策和
規定也不十分明確。政府雖出臺了產業政策和投資導向,但對社會民間投資引導力度不夠,缺乏對市場化的運作方式的探討研
究。缺乏統一協調和系統的管理服務,國有資本與民間資本存在著明顯的不公平競爭。傳統的審批制度,審批時間長、手續繁
瑣、涉及部門多。社會中介組織不健全,為社會投資提供項目、技術和信息服務規范的社會中介組織缺乏。
3、融資渠道不暢且成本偏高
為中小企業、民營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缺乏,造成非國有經濟融資困難;而金融政策的制度性緊縮,強化了金融
機構對貸款風險的控制。長期以來,民間投資的資金來源主要靠自籌,民營企業往往很難通過正規金融渠道融通資金,絕大多
數依靠個人家庭儲蓄或者以高出國家法定利率許多的成本從黑市拆借,這種集資方式因違反國家政策,融資成本高、風險大的
弊端。而國有銀行給民營企業貸款很少。據省企調隊跟蹤調查,2001年中小企業向銀行貸款的比例較上年已經下降了14
個百分點,有363%的企業認為國家銀行信貸政策更加嚴格,在直接融資方面,與中小企業發展相配套的融資體系又沒有
相應地建立起來,不僅是對民營經濟,一些經改制后的股份制企業正面臨再投入,調整產品結構,再次創業發展的機遇,而由
于企業結構調整項目建設資金難以落實。
四、關于啟動湖北民間投資的對策建議
如何把民間資本從金融資本轉化成產業資本,使之從閑置狀態參與到擴大再生產循環,一個重要的發展戰略優先
舉措,就是要把潛力巨大的民間資本激活、民營經濟搞活。關鍵是按照省委抓好改善環境、培植主體、創新體制、招商引資等
關系全局大事的要求,促進和引導民間投資的發展。
1、建立健全鼓勵民間投資的政策體系。主要是支持民間投資的市場準入政策和融資政策。隨著經濟改革向縱深
發展和宏觀經濟大環境的變化,需要進一步結合湖北的實際情況,適應加入WTO形勢,本著“同等待遇、效率優先”的原則
,及時修訂、完善有關政策。依據今年實施的《個人獨資企業法》和國家計委《關于促進和引導民間投資的若干意見》,結合
湖北改善環境,發展民營經濟,把《湖北省促進民間投資發展的若干意見》落到實處,盡快制訂民間投資產業指導和具體操作
辦法,定期發布投資和產業發展信息,進行投資引導。如計劃部門向社會公布“拓寬民間投資領域建議和項目計劃”。定期對
全省大的基礎設施和經濟效益好的項目,面向全社會公開招投標,吸引民間投資,采用政府與民間共同投資的做法,推出幾個
項目試點。鼓勵個人創業、個人投資。引導湖北民間財富乃至沿海地區的民間資金不斷轉化為民間資本和民間投資,直接投資
于實業,轉化為生產力。
2、化對民間投資的規劃與引導。要將民間投資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統籌安排、協調發展,使民
間投資與全社會經濟中長期發展總體相銜接。在制定產業政策和實施產業結構調整中,應適時地發布民間投資指南,為民間投
資提供項目選擇,避免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從宏觀上進行調控和指導,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
3、改善湖北營商環境,提高投資者信心。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是啟動民間投資、發展民營經濟的重要保證。在
加強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的基礎上,著力抓好制度建設。全面施行政務公開,改革民間投資項目行政審批灼度,建立和完善收
費、征稅、執法公示制,接受社會監督。民間投資項目由審批制轉向核準或備案制。建立投資項目社會中介組織和專家審查、
咨詢制度,以有資質的社會中介機構和專家審查、咨詢意見為決策依據,對民間投資項目進行審批、核準、備案登記。民間投
資項目在項目立項、前期可行性考察和研究過程中,政府各職能部門要做好服務,為投資者提供一個良好的經營環境。
4、探索建立多渠道的融資服務體系。拓寬民間投資的融資渠道,除了加大銀行信貸支持力度外,要用市場化的
思路和手段,借鑒國外及沿海地區的辦法,創新金融工具,為分散的民間資本尋找集聚的有效途經。如逐步發展民間投資基金
,發行民間投資企業債券,建立地方區域性資本交易市場,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可通過收購兼并、控股、參股、借“殼”等形式
到股票市場直接融資。(付春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