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高,管理層對民營企業政策限制的逐步放寬,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介入證券
市場,據統計,目前已簽署股權轉讓協議的70余家上市公司中有40余家的受讓方是民營企業。但無論采取哪種介入方式,
目標都只有一個,就是加快企業發展、提升核心競爭力。
突破籌資瓶頸
絕大多數的民營企業是靠個人資本投資完成初始資本積累的,股權投資者僅限于親朋好友及與企業關系密切的人,但
是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時,特別是在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過渡時,企業內部的資金供給很難滿足擴大再
生產的需要,對外部融資的需求也就愈加迫切。
長期以來,由于政策限制和自身的缺陷,民營企業融資渠道十分狹窄,資金短缺成為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主要瓶頸。
介入證券市場不僅能夠使民營企業能夠迅速籌集到巨額資金、擴大其經營和生產規模,而且給它們提供了持續融資的渠道和資
本運作的舞臺,使之能夠通過收購兼并、聯合重組等迅速擴充自身實力,促使企業向規;、大型化方向發展。如寧波韻升利
用1.02億招股資金投入釹鐵硼技改,使釹鐵硼年生產能力從500噸迅速增至1000噸,產銷量升至全國第三。通過介
入證券市場,上市民營企業實現了資本的低成本擴張。
轉換經營機制
當然,很多民營企業介入證券市場,并不單純為了融資,而是借資本社會化的契機,轉換經營管理機制,從而迅速提
升市場競爭力。民營企業在創業之初,普遍實施家族式管理。介入證券市場,將使民營企業轉變成公眾性的上市公司,有利于
其在管理理念、股權結構、運作模式等方面實現質的轉變。首先,民營企業進入證券市場,要按照監管原則,建立現代企業制
度、規范管理流程,這將有力地促進其改變粗放的經營管理模式,更好地規范運作,實現從經驗管理到專業管理的飛躍;其次
,上市可以明晰民營企業的股權結構,并適當降低其股權集中度,法人治理結構將得到逐步完善;第三,提高企業運作的透明
度,將股權安排、經營模式、財務狀況公之于眾,接受嚴格的外部監管。從太太藥業、康美藥業等上市公司的情況來看,雖然
上市后家族控股的特征沒有改變,但大多數企業已開始將經營權與管理權分立,大量引入職業經理人,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
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大大提高。
拓展國際市場
隨著中國加入WTO,中國企業將更多地面臨國際競爭。而通過在香港等海外證券市場上市,將是民營企業國際化的
捷徑。因此,去年年底以來,民營企業掀起一股赴港上市的熱潮,2001年已有金蝶軟件、浙江玻璃等20家民營企業在香
港上市,預計今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民營企業將超過100家。
一方面,香港證券市場已經形成了一套非常嚴格規范的運作體系,介入海外證券市場將促使民營企業更好地熟悉國際
市場的運作規則,用國際化標準和國際管理規范企業運作,并借助嚴格監管改善企業的治理結構;另一方面,香港等成熟資本
市場可以為民企提供更優越的發展條件及開放、公平的競爭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