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處“硬傷”令其藥業之夢至今難圓,更導致了公司2002年中報虧損。這個傷口是煙臺發展“曲線控股”魯南制
藥而遭到阻擊的結果
本報記者趙燕凌
煙臺發展(600766)主體商廈從今年7月1日起停業裝修,工期計劃將持續幾個月。
這家批零結合的大型商貿
上市公司自2001年實施配股以來業績下滑勢頭不減,近期公布的2002年中報顯示,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3.85
%,實現凈利潤-1748萬元。
真正引人關注的,倒是煙臺發展近年反復強調,將醫藥定位為公司第一主營業務,但是從半年年報看,此戰略依舊“
紙上談兵”。2001年、2002年上半年的醫藥業務僅完成銷售收入900.27萬元和580.83萬元,分別占當期
全部收入的4.12%和6.06%。在公司銷售收入構成中,絕大部分仍然是商業批零貢獻的。
“曲線控股”
分析師指出,煙臺發展在醫藥方面的投資目前仍然沒有找到明確的方向。2001年公司通過配股募集資金11830
萬元,半年報披露,公司僅對威海申威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增資擴股項目投入2640萬元;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募集資金尚有
8250萬元未使用。
煙臺發展1988年10月公開向社會發行股票成立,是全國華聯商廈集團效益較好的成員之一。目前公司總股本5340.59
萬元,其中國家股2598萬元,占48.65%;法人股1070萬元,占20.4%;社會個人股1672.59萬元,
占31.31%。
煙臺發展證券部的一位人士對《財經時報》表示,商業類企業這幾年利潤率不高,很多商業類公司紛紛向其他高利潤
行業拓展。煙臺發展很早就有心在醫藥領域投資,1998年通過股權投資,成為威海申威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第一大股東,2002
年通過增資擴股項目投入資金2640萬元,現在,煙臺發展已經占申威藥業90%以上的股份。
即便如此,申威藥業對煙臺發展的利潤貢獻部分仍然不足10%的比例。該人士說,煙臺發展目前在醫藥方面還沒有
好的投資目標,而一處“硬傷”更導致了公司2002年中報虧損。這個傷口是2001年煙臺發展“曲線控股”魯南制藥而
遭到阻擊的結果。
事件是1999年煙臺發展的第三屆大股東魯信國際入主而引發的。魯信國際是山東省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的子公司。
它入主煙臺發展后,為有利于股本增值,將山東省國投的魯信美國有限公司轉讓給煙臺發展,而魯信美國持有魯南制
藥25.7%的股權。這樣一來,煙臺發展間接持有魯南制藥這部分股權。
魯南制藥是國家一類中外合資制藥企業,兼有化學原料藥和中西藥制劑兩個系列,共有155個品種。2000年為
煙臺發展帶來了1073.94萬元的投資收益,占公司凈利潤的50.1%。然而竟難以預料,煙臺發展與魯南制藥的故事
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出正劇。
股權爭奪撕開傷口
2001年6月20日,魯南制藥突然發布公告,稱經公司董事會研究同意,并報國家外經貿部批準,公司原外方股
東魯信(美國)持有的2100萬股股權已轉讓給了美國凱倫公司。魯南制藥特別強調,該股權轉讓已經完成了工商變更登記
。
第二天,煙臺發展立即發布了一則針鋒相對的公告,稱魯信(美國)是煙臺發展的全資子公司,公司董事會曾在2000
年12月29日的六屆五次會議上討論通過魯信(美國)向美國凱倫公司轉讓股權一事,但未獲通過。
針對煙臺發展的反擊,6月23日、7月29日,魯南制藥又兩次發布律師聲明,強調魯信公司持有的公司股權已合
法轉讓給凱倫公司,并辦妥了相關手續。在這種情況下,煙臺發展將此事告上國家外經貿部。2001年8月2日,煙臺發展
發布公告,稱公司已經向有關部門申請行政復議。但據了解,魯信(美國)與美國凱倫之間的股權轉讓協議,煙臺發展是簽了
字的。
煙臺發展公司董秘楊劍波曾告訴記者:“這個協議是我們被迫簽下來的。董事會一直不贊同這個股權轉讓協議。而且
,中國證監會2000年在有關規范上市公司股權轉讓的相關規定中表明,任何一樁股權轉讓,雙方都必須聘請專門的會計師
事務所、律師事務所以及財務顧問進行認證,否則整個轉讓被認為無效。而公司從未聘請過任何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和
財務顧問對上述股權轉讓事項進行認證并出具意見——我們當然可以認為這項轉讓無效,甚至是違法的。”
楊劍波表示,煙臺發展當初為了實施“大醫藥”的發展思路,才將持有的魯南制藥2100萬股股權的魯信(美國)
全資購入自己的旗下,并間接控股了魯南制藥。全資購入魯信(美國)之后,在煙臺發展2000年中報中,公司將魯南制藥
的收益確認為自己當期的投資收益。
到了2000年做年報期間,按照有關規定,要確認對魯南制藥的投資收益,必須要有魯南制藥的審計報告。此時,
魯南制藥以種種借口不向煙臺發展提供其2000年業績審計報告,條件是公司必須與美國凱倫公司簽定股權轉讓協議。眼看
交易所規定的最后公布年報日期日近,而公司年報一直無法出臺,公司只好屈服。
該項股權爭奪至今仍在繼續,煙臺發展也在尋找證據證明魯南制藥仍然在自己旗下。但是,魯南制藥從2002年中
報開始就不將當期收益計入煙臺發展的投資收益里了,煙臺發展的“大醫藥”構想,由此被撕開一道裂口。
主業仍是未知數
市場人士認為,煙臺發展“大醫藥”構想至今未見果實,亦與大股東頻繁更換有關。煙臺發展證券部的人士告訴《財
經時報》,每一家大股東進來之后,公司領導班子就會隨著調整,每家大股東的發展策略和重點也不會完全一樣,對醫藥行業
的投資會有不同的意見。所以,“我們在醫藥領域就不可能邁出大步。”
圍繞著魯南制藥的股權之爭與煙臺發展大股東頻繁更換就有直接關系。北京金杜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建平全權代理魯南
制藥處理與煙臺發展之間的股權糾紛案。他曾分析,魯信(美國)作為煙臺發展的一家獨資控股企業,其董事會的決定與煙臺
發展董事會的決定完全相反,原因之一“可能是煙臺發展股權變更太快,魯信美國董事會的成員變更沒有與煙臺發展保持一致
。而每任大股東對魯信(美國)的看法又不一樣,結果導致了母子公司之間的做法截然相反”。
煙臺發展能否做大醫藥產業的構想現在仍然看不清楚。2001年6月,深圳萬基藥業有限公司入主煙臺發展,取代
了魯信國際的第一大股東的地位。萬基藥業是深圳市第三大藥業集團,煙臺發展希望借萬基藥業來打造自己的大醫藥。
據了解,目前煙臺發展的董事長是萬基藥業董事長陳偉東。陳本人深諳醫藥行業投資。但是,在煙臺發展中具有舉足
輕重地位的又是正海集團主營電子產品,與醫藥并沒有聯系。因此,煙臺發展主業向哪個方向邁進還是個未知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