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9-174:05:19□本報記者楊曉平
應該充分利用我國參加世貿組織的契機,從多方面積極擴大出口,并繼續保持出口增速快于進口增速,使
外貿順差進一步有所增加在農村,主要是增加農民收入。近期比較有效的辦法,就是減輕農民的負擔在城市,應當針對已經出
現的中高收入群體,引導其開支更快更多地向新的消費領域傾斜中國當前的經濟形勢是好的,這也是國際上的多數經濟專
家和
重要經濟組織的估計。近日,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楊啟先就當前經濟形勢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問:現在國際國
內往往還流行著一種說法,就是不僅認為當前中國經濟形勢比較好,而且認為中國經濟在世界各國中是所謂的“一枝獨秀”。
答:這卻是很值得認真分析思考與謹慎對待的。這主要因為:一是這種評論同實際情況明顯不符。在近幾年中,不僅
有一些比較小的國家經濟增長比中國還快,而且有幾個大國,如印度、俄羅斯、巴西等,其增長速度也比中國慢不了許多。二
是用這種語言來形容中國經濟的人,在客觀上往往存在著種種不同的出發點與動機。例如:在國外,有的確實是出于對中國經
濟建設成就的欣羨、連續20多年經濟高速增長,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國家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在國際上的地位空前提高。因
此,由衷地認為,這在世界上確實很突出與很難得的。但不少也是同所謂“中國威脅論”聯系在一起的。表現在一方面形容中
國經濟在世界上是“一枝獨秀”,但同時也宣傳這很可能給世界帶來種種威脅與危險。包括:在近期,勢必會加劇同其他國家
的競爭,擠占周邊國家特別是東南亞國家產品出口的市場;在遠期,很可能會嚴重影響到這些國家甚至日、美等國的經濟社會
安全。因此,不僅主張,對于中國經濟的這種發展勢頭,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認真研究制定防范遏制的對策。問:是否可以認
為,目前我國的經濟,在客觀上有著不可忽視的兩重性?答:的確如此。特別是一些存在多年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至今不但
沒有解決和明顯的緩解。這些問題,不僅對我國經濟的近期、中期和遠期發展,已經形成了較大的制約;長此下去,還有可能
對我們反復強調的“穩定壓倒一切”的要求,帶來越來越大的威脅。例如:第一,有效需求不足,通貨緊縮。這是制約我國近
期經濟增長的首要矛盾。我國今年的經濟發展和正在實施的“十五”計劃期間,為什么國內生產總值的年均增長速度,只能安
排7%而不能更快一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需求不足,商品普遍供大于求,銷售不暢,通貨緊縮,價格下降。2002年以
來,不僅零售物價指數下降的幅度進一步擴大,而且消費價格指數也轉升為降。特別是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和批發物價指數,
下降的幅度大大高于消費價格指數和零售物價指數,這意味著今后一段時間物價指數肯定還是下降的。因此有人形容說,這是
通貨緊縮“卷土重來”。這種通貨緊縮長期不能根本緩解的局面,不僅必然帶來企業效益下降,社會信用低下,群眾信心不足
和對預期越來越消極等負面影響,嚴重制約我國近期經濟的進一步較快增長。而且從國際經驗來看,這也是導致一些發達國家
往往發生嚴重經濟危機的重要原因。第二,經濟結構明顯不合理,國有企業效益效率長期低下。這可以說是制約我國中期經濟
發展的關鍵問題。經濟結構不合理,實質就是資源配置不合理,它必然從多方面影響經濟的順利運轉。例如:在收入分配結構
中,積累的比例長期偏大;消費的比例長期偏小,導致了居民特別是廣大農村居民的購買能力不強,許多生活必需品的銷售也
很困難;在一、二、三產業結構中,第一、二產業的比重太大,第三產業的比重太小,不僅直接影響了經濟發展與居民生活素
質的提高,而且導致了勞動就業崗位嚴重不足;在城鄉結構中,城市的比重太小,農村的比重太大,導致了農村居民的人均收
入增長緩慢,城鄉生活差距越來越大;在地區結構中,東部地區的經濟水平較高,中部特別是西部地區的經濟水平很低,所帶
來的種種矛盾也很多等等。經濟效益效率低下,集中反映在國有企業上。由于國有企業的體制與機制不合理,高投入、低產出
,早已是一種長期和普遍的現象。盡管在過去的二十多年里,我們曾經用各種各樣的辦法對其進行改革,但傳統體制機制的積
弊現在仍未顯著改變。除極少數企業以外,從總體上看,投入多(每年所消耗的資源和資金占全社會的2/3左右),產出少
(每年所生產的國內生產總值只占全社會的1/3左右)的格局,仍然非常突出。這不僅嚴重阻礙了我國經濟長期不能進入良
性循環,而且也直接制約著我國中期經濟的健康發展。第三,生態破壞嚴重,資源明顯不足。這是制約我國經濟長期持續增長
的薄弱環節。第四,勞動失業率不斷升高,農民收入增長緩慢,銀行不良資產比重較大。這是有可能導致我國經濟社會不穩定
的三種客觀隱憂。關于勞動就業問題。從全國解放以來幾十年的歷史看,我國城鎮的失業率應該盡可能控制在5%以內,超過
了5%(如建國初期與70年代末期)所帶來的社會問題就比較多。2001年,我國的城鎮登記失業率按照公布的數字,已
經達到3.6%。如果加上還沒有工作的下崗職工,可能已經遠遠超過此數。這對于保持社會穩定的壓力,在客觀上是相當大
的。關于農民收入問題。從世界各國的經驗看,一個國家要保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農村居民的收入必須同城市居民收入同步
增長,甚至應該略快一些,才有利于城鄉差距的逐步縮小。我國80年代的情況,基本也是這樣。但從90年代中期以來,由
于種種原因,我國農村居民的收入增長一直很低,每年一般只有一兩個或兩三個百分點,而且還是按照所謂的可比價格計算的
。即如果扣除每年百分之二三的通貨緊縮因素,按貨幣量計算,農民收入往往并沒有什么增加甚至是下降的。從而導致城鄉收
入差距重新擴大,已經明顯超過了改革開放以前。加之各種稅費負擔越來越重,不少地方農民生活比較困難,基層干群關系比
較緊張。處理不好,也很容易帶來社會的不穩定。問:根據上述分析,可以明顯看出,在我國的經濟中,現在不僅存在的問題
還很多,而且解決這些問題的難度相當大,一般都不是依靠采取某種單一的措施就可以奏效的。答:是的,要進一步保證中國
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必須抓住要害,對癥下藥。應該有針對性地積極擴大就業,盡可能緩解勞動失業壓力;加快城市化發展步
伐;有效縮小城郊收入差距以及認真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以力爭實現低投入、高產出的發展以外,我認為當前最迫切的
是要切實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進一步擴大需求,盡快扭轉長期通貨緊縮的局面。除了應該充分利用我國參加世貿組織的
契機,從多方面積極擴大出口,并繼續保持出口增速快于進口增速,使外貿順差進一步有所增加,以擴大出口對需求的拉動作
用以外。關鍵是要想辦法較多擴大國內需求,盡快擺脫已經連續幾年商品供大于求,價格不斷下降的困境。要根據城鄉不同情
況,采取不同辦法積極擴大居民的消費需求。在農村,主要是增加農民收入。近期比較有效的辦法,就是減輕農民的負擔。包
括:適當減免農業稅特別是農業特產稅;或者是將現在主要由農民負擔的中小學教師和鄉村兩級干部的工資,改為主要由財政
負擔。在城市,除了必須繼續想辦法合理增加低收入群體和收入以外,應當針對已經出現的中高收入群體,引導其開支更快更
多地向私人住宅、家用汽車、教育信息、旅游休閑等新的消費領域傾斜。此外,要下決心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促使國有企業的
效益有一個明顯的提高。(17F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