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田毅北京報道
“51位失蹤華人”之謎
究竟有多少華人在9·11中遇難———這依然是一個謎。
去年9月14日,一則消息讓所有華人震驚。
消息援引“中國駐紐約領事館的對外公布”稱,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正式公布“9月11日美國遭受恐怖襲擊事件中51名失蹤華人名單”,估計失蹤人口的數字在之后幾天還會上升。消息還列出了這51位失蹤華人的具體名單,其中包括尤泳、何興虹、于珍妮、董政平、譚楓、郭大勇、鄭昌光、高林佑、吳杰等等。該消息通過正規渠道在中國報紙和網絡上迅速傳播開來。
但這其實是則未經證實的消息。去年直接負責處理該事的中國駐紐約領事館領事組唐先生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電話專訪時回憶說,“那天晚上,一個國內駐紐約記者來找我詢問有關中國人傷亡和失蹤情況,我們還沒有明確的統計。后來他將當地各媒體有關尋找華人的名單列出,并稱這些就是失蹤者。其實他們中絕大多數只是一時與自己家人失去了聯系。這一點后來我們曾向國內做過說明,但大家似乎沒有注意到。”
官方公布的數字中提到遇難的中國公民有兩人,即北京有色金屬研究所的鄭于光夫婦。受傷者經記者調查證實為中國物產公司駐紐約辦事處經理符向群,符現在紐約,傷勢已基本痊愈。而前二人是在華盛頓的飛機上遇難的。
另外遇難的華人數字官方卻一直沒有透露。中國駐紐約領事館有關人士向記者透露,9·11事件中,紐約世貿大廈中由大陸去美的華人遇難者至少有三人,他們是:曾吉吉、顧黎明和王維斌。
至于大廈中的中資公司數目,記者去年調查證實應該包括中國再保險公司駐紐約辦事處、中國貿促會駐紐約辦事處、中建美國公司、中國物產公司駐紐約公司等至少23家(詳見2001年9月17日本報頭版文章)。
2001年9月12日,中國外經貿部在第一時間發布公告稱,估計辦公地點設在紐約世貿中心內的中資企業共有13~14家,工作人員約30人,已知有1人腿部受傷。
周曉林是總部設在北京的君和律師事務所紐約分所的負責人,他的辦公室在世貿北塔77層。在接受本報記者電話采訪時他說:“我在世貿中心工作的時間算比較長了,據我所知大廈內中資公司至少有六、七十家,是個相當大的群體!
周曉林解釋:“據我了解,除了一些國企和大公司,大部分中資公司是沒有去備案的。一是要求不是那么嚴格,另外商業行為有時很難說,地點、人員經常有變化。其實最清楚情況的當然是大廈的辦公室,但你知道那兒什么資料都沒了!
9·11之后的她
“過幾天你會去紐約參加紀念活動嗎?”
“會的,我想是會的。我也許還會帶著孩子去看他們的爸爸!
她(經被訪者要求隱去姓名)現住美國新澤西州一個叫博根的小鎮,她有三個可愛的孩子,分別是13歲、11歲、3歲。在2002年9月11日那一天,她將一枝玫瑰插在那個位置永久不變的花瓶中,而另外2822個花瓶中的玫瑰,也將在世貿中心廢墟地下7層的紀念大廳中永遠綻放。
她的那朵玫瑰是獻給丈夫王維斌的。她與王維斌在1983年相識于北京,1986年結婚,不久王維斌赴美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生物學博士學位,一年后她也到了美國。“我們最終還是在一起了,那時為了兩個人共同的夢,我們拼命工作!
王維斌生前的一個好朋友告訴記者,取得博士學位后因為所學專業的職位很少,為了家庭,王維斌選擇了做計算機軟件設計,他的出色工作使他1998年進入美國頭號債券經紀行坎特·菲茨杰拉德(CantorFitzgerald)。
坎特·菲茨杰拉德公司位于世貿大廈北樓103層,當時公司有658名員工在9·11中死亡或失蹤。
她在沒有丈夫消息的頭兩天還抱著一線希望。在各個醫院尋找、貼紙張啟事、聯系使館———她為此不知晝夜。
幾天后,一顆牙齒的DNA檢驗,將她那一點點希望擊碎。
“人沒了,家垮了。”他們的朋友,也是孩子所在的華夏中文學校博根分校校長武小英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王維斌真是個很優秀的丈夫,家里大小事情都是他操持。沒了丈夫后,她開始時甚至不知道家里的賬戶開在哪里。”
她9·11前在曼哈頓唐人街一家雙語中學教高中英文,之后幾個月就沒有上班,幸虧學校很是理解!凹抑袥]了經濟支柱,我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萬一真付不出房貸,最壞的打算就只有把房子賣了!焙⒆印⒎孔釉诿绹芍^兩個最大的家庭壓力,而現在這一切都落在了她一人身上。
“現在政府的賠償金還沒有發,我的律師正在準備材料。”電話那端的她剛從學校回來不久,語氣中充滿疲憊。
據記者了解,遠在中國桂林家中的王維斌的老父親王振杰,最近已開始收到月石集團的專項基金資助,而以往他的生活費等開支是由兒子按時寄來。負責此項工作的桂林市僑聯羅科長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目前他們正在協調解決王振杰老人的住房和養老金問題。
還有他們“HELLO,你能聽見我的話嗎?lloveyou!
就在那些幸福的日子里,李先生經常這樣伏在已有孕在身的妻子肚子上與未來的寶寶說話。他給孩子起了兩個名字,一個是男孩名,一個是女孩名。但現在已經出世的兒子再也看不見與自己說話的父親了。
李先生和妻子都來自中國大陸。9·11當時,他正在世貿大廈FiduciaryTrust公司上班,那天早上他為了趕一份資料而早去了公司。
26歲的趙潔耀(音)是另一位被記者證實在9·11中遇難的華人。15年前他從廣州移民至紐約,與哥哥父母一起生活。
“開始的時候他們兩兄弟都上學,我就在華人的制衣廠中洗衣服,他爸爸在餐館給人幫忙。”趙淑珍———趙潔耀的母親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說。
那時趙家的經濟壓力很大,2001年兩個兒子都已畢業而找到了很好的工作,趙淑珍老人總算緩了口氣!霸趺磿l生這樣的事呢?”趙潔耀的哥哥反復說著這樣的話。
李先生和趙潔耀只是在世貿大廈遇難華人中的兩個,因他們都取得了美國國籍,故沒有與中國駐美領事館聯系,這也是領事館只有三名確切遇難華人名單的主要原因。
9月4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電話采訪時,臺北駐紐約經濟文化代表處負責人夏先生證實,在紐約世貿大廈中遇難的來自臺灣地區的華人共有9人,其中張美欣(女)、王晴暉等三人(另一人姓名至記者發稿前未能得到確認)為臺灣第一商業銀行員工!笆蕾Q中心內臺灣地區有5家銀行和一家私人企業,共有人員98名。”
另外,記者從香港有關方面得到的不完整資料顯示,有沈詩煌和YinPing
Wong兩人在世貿大廈內遇難,實際數字估計要遠遠超過這些。
至此,就記者掌握的資料統計,在9·11事件中,世貿大樓中遇難的華人共有21位,其中來自內地7人,香港2人,臺灣地區9人(除表中5名已確認姓名的來自臺灣地區的遇難者外,還有未知姓名的4人),另有3人記者也未證實移民前具體地區;此外在撞擊華盛頓五角大樓的飛機中,有3名華人遇難,2人為中國公民,1人(DongLee)為美籍華人。
世貿大廈中的遇難華人多是金融或高科技精英,金融精英們能預測股市卻無法預測罪惡。駐美國大使館新聞處夏文義主任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介紹說,“目前在美國的華人基本可以分為老移民和新移民兩大類。前者是1980年代以前來美的華人,其中很多是上世紀中期前就遠渡重洋,而后延續下來的,他們主要從事較傳統的餐廳、制衣廠等服務性行業;新移民是中國改革開放后來美的,他們一般具有較高學歷、通常為銀行、計算機、科研等行業的白領。這次遇難的華人大多是這樣的知識階層!
唐人街:一年風雨中世貿中心大樓內的靈魂漸漸歸于平靜,樓外的生者卻要面對一個更加不確定的世界。
以唐人街為主干的紐約華埠就是這樣一個被世貿大廈坍塌而徹底改變的地方。
“9·11那天我還在去店鋪的路上,后來就被封鎖了。我是之后第四天開始去上班的,但是只看見厚厚的灰塵沒看見客人。我這里的租金一月就是五六千美元,很貴,我只有去工作。”在唐人街上開旅游品商店的孫女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回憶說。
站在她的小店鋪外就可以望見世貿大廈,它們只有兩個街區的距離!拔覀冞@里旅館損失最大,9·11后的幾個月,我那個在旅館工作的叔叔一周只上一兩天班,沒有客人!
記者得到的一份紐約市規劃局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紐約市2000年有華人36.1531萬,比1990年增加51%,是全市78.7萬多亞裔人口中最大的族群。而以唐人街為中心的華埠又是他們生活的中心地區之一,這里最重要的行業是餐廳和制衣業,截止到今年3月共有華人零售企業3855個,制衣企業246個。除此之外,這里還有35家銀行。
唐人街上“糖潮食坊”的總經理陳培森對記者說,“以前華埠衣廠有300多家,午飯時間大小食肆人頭攢動,帶動華埠經濟繁榮。但現在的制衣業、餐館業已難復當年之盛況。至于很多店鋪生意額下跌30%的估計并不為過!
美國“亞美聯盟”將在9·11一周年時出臺一份該事件對華埠影響的調查報告。該報告主筆、研究主任沈少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了自己的調查:“我們發現,9·11兩周后,華埠的制衣、餐館、旅游和零售業生意額下降60%到100%,四分之三的華埠工人暫時失業;在9·11災后的3個月,華埠的33000多名勞工中,共有7600多名被解雇,占了華埠勞動人口的23%;一直到了9·11發生后的5個月,還是有70%的車衣工人和35%的餐館工人開工時間不足;6個月后,華埠人士依然驚魂未定,備受困擾,數萬名小本生意老板、工人及居民生活在困境中。華埠工人工資平均減少一半以上。”
美國移民局的最新數字顯示,2001年10月1日至2002年6月30日,申請H1B短期工作簽證的案件比去年同期下跌40%以上。專門辦理移民案子的華人律師周文龍說,這一定程度上說明美國經濟衰退,美國企業雇用外籍員工人數銳減。而受雇于美國企業的H1B人才中,以印度裔最多,華裔居第二位,因此,華裔社區在這波經濟衰退的浪潮下,受到的沖擊可想而知。
美國勞工部長趙小蘭今年初曾宣布,美國勞工部提供的2500萬美元全國緊急補助資金中的一部分將協助華埠的居民。據記者了解,這筆錢現在已到位20萬美元,主要用于重新訓練華埠失業工人。天主教慈善會也給1000名華埠工人發了總額160萬美元的賑災款。
“我們很想祖國,真的,越是在這樣的時候越思念親人。”一位已從制衣廠失業了5個月的中國婦女對記者說。
后記
唐人街茂比街七十號的門口,是一扇朱紅色的對開大門。走上二樓,那里是在華埠獨一無二的博物館———美洲華人博物館。手工刺繡的真絲裹腳拖鞋、全家福照片、華人過節時舞起的獅子頭和章回小說等等應有盡有。
這幾天,博物館館長陳麗妃女士正默默地忙著一項重要工作———2002年9月11日中午12時,這里將有一個名為“復興華埠:9·11藏品”的展覽。
萬里之外的夜色中。廣西桂林火車南站附近一幢1960年代的樓房的三層中,一套二室一廳的房子里昏暗無光,一件像樣的家用電器都沒有。今年68歲的王振杰老人久久端詳著床頭一個銀銅色的骨灰盒,骨灰盒上放著一個墨綠色的網球。王振杰說:“維斌生前最喜歡打網球。”
歷史,就這樣令人難忘地延續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