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素有“世界維生素之王”的瑞士羅氏公司與荷蘭帝斯曼公司(DSM)同時宣布,帝斯曼將以22.5億
歐元收購羅氏的維生素和精細化工部門。
據記者9月4日了解,羅氏還曾有過其他兩種選擇:一是將該維生素和精細化工部門成立公司再獨立上市,或是將其
賣給金融投資者,但最終羅氏還是決定出售此塊業務給帝斯曼公司。業內人士認為,對羅氏集團、被出售的羅氏維生素和精細
化工部門和帝斯曼公司來
說,這是個各方皆贏的結局,但中國國內的維生素生產廠商卻面臨著一場“惡戰”。
多贏選擇
分析人士指出,22.5億歐元的售價不高但卻明智。因為在羅氏的業務結構中,維生素早已顯得十分不匹配。20
01年,羅氏藥品部門銷售增長率為6%,診斷產品銷售增長率高達10%,而維生素和精細化工產品的銷售率卻下滑了2%
。
熟悉羅氏內情的消息人士告訴記者,從1990年控股美國基因泰克公司開始,接著在歐美等國設立生物科學、診斷
研究中心,1998年再收購寶靈曼公司,然后2001年又收購日本中外制藥的多數股份,羅氏早就在為轉型作準備。
與業界的同行相比,羅氏的維生素業務仍處于世界領先地位。2002年上半年,維生素和精細化工部的銷售額達到
17.47億瑞士法郎,該部門對帝斯曼公司來說可謂是補充了一個空白。
作為以生命科學、性能材料和工業化工為主要支柱的公司,維生素并不是帝斯曼的強項,因此,收購既能鞏固該公司
生命科學業務的實力,也不必擔心因有壟斷之嫌而被歐盟反壟斷部門否決。對于帝斯曼而言,收購有助于其實現在2005年
前銷售額增至100億歐元的目標。
中國廠商“惡仗”不遠
目前在中國維生素市場上,羅氏和巴斯夫的產品占有率達60%左右。業界人士告訴記者國內維生素廠商“惡仗”已
為期不遠。
與國外品牌相比,國內生產商存在一些優勢:成本低、產品質量相差無幾。但國內廠商的產品結構十分單一,基本上
各個廠家僅生產一種類型的維生素,國外廠商的產品卻是全方位的系列產品,因此不僅贏利范圍廣、而且抗風險的能力也強得
多。
國內廠商是否有聯合發展的可能性?一位業內人士否定了記者的想法,他說,在國內同一城市、生產同一類產品的幾
家維生素廠商往往出于各種復雜微妙的原因而無法合作。這不禁讓人回想1996年前后的世界維生素C大戰。在那場價格大
戰中,世界維生素C的價格從每公斤12美元跌至4美元,不少國內企業因實力弱小關門。
如果實力強大的國外廠商再掀起一次類似的價格大戰,國內廠商該如何面對?(吳天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