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我國證券投資基金業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證券市場的發展,基金業雖幾經波折,但不斷成長
壯大,已經發展成為證券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截至到今年3月份,滬深股市總市值4.2萬億、流通市值1.4萬億,
而我國基金的凈值規模為881億元,占流通市值和總市值的比率分別是6.3%和2.1%。為便于廣大投資者認識基金,
了解基金,本報今起刊登
一組稿子,系統回顧基金業的發展歷程,展望其美好前景。
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其分水嶺是1997年11月《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頒
布。
老基金良莠并存
在1997年《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頒布之前,我國各種名稱為"基金"或者在性質上類似于基金的產品數
量已經達到73只,總募集資金規模約73億元。這些"基金"被統稱為"老基金"。至1997年底,老基金的總資產約9
6億元,其管理人分布于23個省、直轄市、特區及計劃單列市,其中,在滬深證券交易所上市或掛牌交易的品種25只,在
廣東、沈陽、南京、大連、武漢、天津等地證券交易中心聯網交易的基金約40多只。
老基金的出現,體現出基金這種金融品種的市場吸引力和廣大市場需求,但由于這批基金的產生有很強的自發性,同
時又限于當時的歷史條件,相關的制度體系較不健全,在設立、監管等方面缺乏統一管理;在管理人與托管人分離、信息披露
、投資團隊的專業性等諸多方面也存在著參差不齊、良莠并存的情況。
新基金快速發展
1997年11月14日,經國務院批準,第一個規范證券投資基金的法規文件----《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
法》發布。該辦法確定了基金業發展的制度框架,確立了以中國證監會為主的集中統一監管模式;對基金行業的進入標準、基
金投資的限制、托管人的角色進行了嚴格的規范,結束了基金業發展的不規范狀態,掀開了中國基金業發展的新篇章。
回顧1997年以來,我國基金管理公司的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首批新基金管理公司的設立發展。1998年3月,南方和國泰基金管理公司經證監會批準正式成立,由此揭開
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出臺后基金管理公司發展的序幕。同年又有華夏、華安、博時等3家基金管理公司先后成立
。1999年,鵬華、長盛、嘉實、大成和富國等5家基金管理公司陸續成立,使得基金管理公司家數增至10個。在基金管
理公司隊伍壯大的同時,各家公司也實現了自身資產管理規模的不斷擴張。1998年3月至1999年5月,10家基金管
理公司分別發行了自己的第一只基金,基金規模均為20億份基金單位。1999年6月起,華安、博時、華夏、鵬華、南方
、國泰、長盛、大成和富國等基金管理公司又實現了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多只基金的突破,相繼推出了一批規模為30億元
的新基金。2001年9月,首只開放式基金在我國的誕生更為未來基金管理公司實現資產管理規模的擴張奠定了堅實基礎。
2、老基金改制,第二批基金管理公司應運而生。在新基金進入快速發展的同時,原有基金的清理規范也在有序地開
展,并成為2000年以來基金規模擴大的主要動因。迄今為止,絕大多數老基金已得到清理規范重組,在經過更名、資產轉
換、調整存續期、更換基金管理人、更換基金托管人、修改信托契約等一系列手續后,得以上市擴募。2001年基金市場上
的熱點之一就是12只改制基金相繼回到了流通市場,進一步壯大了基金市場的規模,為新基金家族增添了新成員。同時,在
老基金改制過程中還催生了第二批基金管理公司,易方達、銀華、融通、寶盈、長城、中融等公司于2001年、2002年
相繼成立。
3、好人舉手制催生新基金管理公司,外資參股基金呼之欲出。2001年中國證監會決定在基金管理公司籌建審核
工作中推行"好人舉手"制度,要求基金管理公司發起人向交易所提交"自律承諾書",由交易所對其自報賬號進行監控。在
目前我國證券市場發展尚不成熟的背景下,及時推出該制度,有利于鼓勵一大批具備高信譽度、自愿規范自律者走上前臺,促
進市場公平、有序、規范運行。據了解,到目前為止,已有20多家證券公司、13家信托公司、12家實業公司向交易所提
交了"自律承諾書";而按照"好人舉手"原則評審的基金管理公司銀河、合豐、天同等已獲準籌建,其中銀河基金管理公司
已通過籌建評審,獲準成立。
與此同時,多家券商、基金管理公司與境外同行簽署了合作意向,待相關法律正式出臺后,外資參股基金管理公司將
脫穎而出。
運作方式日趨成熟
運作時間雖短的新基金,在吸取老基金精華的同時,也在不斷接觸和學習西方成熟市場的經驗和理念。伴隨著中國證
券市場的發展,新基金在管理理念和投資策略方面,經歷了三個階段和兩度飛躍。
1998年3月到1999年5月,是新基金發展的初始階段。從10只基金的《招募說明書》看,投資理念幾乎全
是"績優成長"。
1999年至2000年,是基金管理公司投資理念初步成型、基金個性初步體現的階段。自1999年6月開始,
新基金的招募書不再千人一面,市場上出現了平衡型、成長型、優化指數型、指標股成長型、國企股型、成長價值復合型等多
個基金品種。
2001年以來為第三階段。在這一階段,由于監管思路的調整使得各家基金公司更加注重公司治理結構的建設和投
資風險的防范,而開放式基金的推出,也從根本上改變了基金的運作模式,基本面分析、組合投資、提高資產流動性、注重風
險控制的投資理念和投資策略已在基金中悄然形成。
伴隨著對開放式基金品種的研究與實踐,基金管理公司內部也進一步加強了客戶研究、基金市場定位研究,根據客戶
的需求和不同的風險收益組合偏好來設計基金品種的投資風格,基金的投資特點進一步得到豐富。
市場認同程度提高
國內基金的投資業績究竟算不算成功呢?實際上,即使在成熟市場,基金管理人持續戰勝市場指數、只盈不虧的情況
也是沒有的,但并不能就此認為基金管理人能力還不如市場平均水平。證券投資基金作為一般居民的投資工具之一,只有在一
個較長時間內與其他金融工具的收益率相比較才有現實意義。從1998年我國規范的證券投資基金誕生到現在,累計向持有
人分紅已經超過250億元,平均每年的紅利收益率超過10%,遠高于同期銀行存款和國債的收益率;可以說,盡管基金做
不到完全規避市場風險,但還是體現出了專業理財的特點和優勢。正因為如此,基金這一投資品種在國內逐漸被一般投資者認
同和接受,表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
當然,對于基金,人們在認識上也還存在一定的偏差甚至誤解,突出表現在許多人有把基金當股票炒的投機心理。而
實際上,基金是一個中長期投資的品種,并非投機的品種。在國外,人們通過投資于基金,分享資本市場長期增長的收益,為
日后養老或子女教育積蓄財富。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