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上市被部分業界人士看好,甚至有人認為將因此激活中國股市,優化上市公司結構,以及培育規范理性的機構投
資者。其實,在促進國內證券市場與國際接軌的同時,“崇洋媚外”大可不必,投資外企股同樣有風險,外企上市也可能帶來
一定的負面影響。
看待外企上市也要防止陷入誤區:一是投資外企上市公司風險低,盈利更有保障。其實,投資任何上市公司都是有風
險的,在華上市的外企雖然質量較高,但并不等于這些外企
沒有投資風險。松下電器、摩托羅拉、愛立信等國外大公司均出現
虧損,說明外商投資的企業也不能保證股東只賺不賠。另外,上年度,除索尼公司外,其他日本家電企業均有不同程度的虧損
。據稱,目前在華外商直接投資企業自報虧損額高達1200億元,其中有六成公司自稱虧損。二是外企上市往往更多考慮形
象宣傳。上市提高了外企自身品牌在華的影響力,但上市不是做廣告宣傳,首先還是出于融資的目的。三是外企財務報表可靠
,不會侵犯中小股東權益。事實上,外企的財務報表同樣有失真的可能。在去年的一個研討會上,就有專家揭露外企經常采用
轉移價格的方法逃避在華稅收。若這種把利潤截留在中國境外的違規行為出現在上市外企中,勢必導致財務報表的失真。
我國證券市場過去更多地肩負為國有企業改制、融資、脫困服務的重任,現在打破所有制界限,取消發行審核制,平
等引入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乃至外資企業,是證券市場成熟度提高的表現。然而,對待外企上市不應從拒之門外,走向給予“
超國民待遇”的另一面。證券市場的功能之一是優化資源配置,應該在嚴把上市審核關的前提下,使真正質量優秀的公司進入
市場。
外企上市需要充分考慮市場的承受力,確保不拖累二級市場發展。
而現在主板市場可能出現負擔過重的問題,一方面,創業板遲遲不露面,許多原來擬上創業板的企業開始轉向爭取主
板上市;另一方面,中國移動等已在海外上市的公司,又積極尋求發行中國預托憑證。各路企業都希望到國內資本市場上“解
渴”,滿足其對直接融資的需求。但問題恰恰在于二級市場尚未否極泰來,主板市場的融資功能已出現萎縮。
投資者應該信賴即將在華上市的外企,但絕不是盲目的“崇洋媚外”。在二級市場上,不能過度地把在華上市的外企
股當作概念炒作,外企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挖掘仍需要立足于基本面。同樣的道理,在華上市的外企也可能出現違規行為。尤
其是文件規定上市發行股票的外企只需要外資股占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意味著有一些中資成份更多的外企股上市。應
該說,對任何類型的上市外企都需要監管部門加強監管。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